《愤怒的黄牛》观后感精选
《愤怒的黄牛》是一部由郭玉龙执导,吴樾 / 董璇 / 崔志佳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一):翻拍
翻拍韩国电影《愤怒的黄牛》,我光看预告都没有心情看正片 。剧情类似,不如说是在照搬。中国电影在畸形发展。这样中国电影是没有出路的。不能走复制粘贴的路子,这样烂片会烂大街。要是觉得外国的拍的好。去学习来回自己创作,国外这个电影好,抄一点。那个电影好,抄一点。中国自己的电影路呢。学习不是照抄照搬,创新在哪里。拿了重拍权,换汤不换药。你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二):个人看法
这部电影满分10分的话我会给3分,看着打戏爽,剧情方面可以不用在意,反派的演技还是可以的,有内味了。电影中主角没有铺垫,一上来就很能打,主角人物背景没有提前说清楚,后面才用朋友的一句话交代他是当年的ufo“黄牛”才明白,简简单单就结束了对主角背景的描述。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前传我没看,个人感觉配角也就算了,主角的话在电影中还是得交代个2分钟左右吧。最后那句正义不会迟到真的二到我了。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三):我不解的是:这个片子值得抄吗?图啥?
脱离原版来看的话,完全是胡说八道的大烂片。
黑社会绑了人还主动给家属送钱,这哪是黑社会明明是红十字会。
公开身份和幕后黑活都用相同的名片,还到处散发,这么作死的组织是怎么生存发展下来的?
剧情嘛,不用逻辑也不用情理,吴樾两只拳头就推进了:哪里有障碍了一通拳打脚踢就解决了,然后再拳打脚踢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动作真的谈不上火爆刺激。在电影频道播估计都没观众。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四):女主也长的太寒碜了,我艹……黑社会都没见过女人啊……
翻拍不是照抄啊,那我们还看你这翻拍干么呀?就图你们满嘴东北话??另外女主也长的太寒碜了,我艹……黑社会都没见过女人啊……什么货色都拐?剧组把钱都买那龙虾了吧?
强烈要求以后翻拍的电影都在预告片和正片开头标明是翻拍,并且注明原片出处,以便于我们跳过翻拍,直接看原片好了~
翻拍不是照抄啊,那我们还看你这翻拍干么呀?就图你们满嘴东北话??另外女主也长的太寒碜了,我艹……黑社会都没见过女人啊……什么货色都拐?剧组把钱都买那龙虾了吧?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五):观后感 含剧情梗概
生活在泰国的小夫妻两人为了未来努力奋斗 在车上起了争执 停车间隙 突然被人撞了车尾一场意外车祸 使得故事展开 男主不肯直接收取赔偿大反派因为在抢抓少女不愿耽误时间 双方 冲突 女主因争执中途下车离开 反派竟看上了女主 在女主回家后 反派抓走了女主 中间看的生气的点在 明知做生意总是不成功 却没有商量的把所有积蓄拿去投资 女主一次一次的替男主还款 女人在生存上的弱势可见一斑 她再有能力 也无法保证自己能一直安全 需要可靠的环境来保护自己 在剧里 男主可以凭借强大的武力跟纯粹的感情寻找她救回她 现实却不一定会 因为爱就要忍受许多对方的缺点 不肯去摆脱依赖 明知道对方不好 也骗自己他会改变 然后拼命压榨自己 奉献所有 是傻愚昧
最大的看点还是吴樾的打戏 行云流水的动作 实打实的力量感 很解压
剧情槽点太多没啥好说的 就冲着吴樾的名字我也会看 给个三星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六):槽点亮点总结
亮点:
拳拳到肉的打击感
加上有些破旧的环境
让我想起导火线里常威和叶问的对手戏
估计是因为动作设计编剧不懂
所以这一部分还可以
槽点:
码头工摇身一变成为超级格斗狂人
如果小跟班不说什么ufo黄牛做铺垫
我还以为你搁这写大帝重生小说
其实很简单的补两个镜头
比如住处有拳击沙袋或者是房间角落有奖杯和拳套之类的做暗示铺垫即可
然后和主角特写镜头看向这些东西就可以埋伏笔
可惜没有
大金牙手下的打手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脏话
只能说21世纪新概念混混
器官移植和颜值有毛线关系?
抓了人还给钱我是真看不懂
这些钱拿去给敬茶不是更好?
只能说21世纪新概念绑匪
还有什么一群黑衣人没有一把枪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全都是败笔
也可能没钱的租不了
演技什么的很一般
演员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没有尬也没有出彩
总结:可快进二十分钟看完,打戏可以停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七):愤怒的黄牛:吴樾猛虎发威,可惜对手太弱,精彩不足
吴樾的作品最近频繁在抖音上刷到,先是和吴镇宇在舞台上飙戏,之后便是这部电影的动作集锦,能文能武令人大赞。作为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国家武英级运动员,他演出的作品很多,可大红大紫的影视作品却不多。早期知道他还是连城诀的狄云和西游记的孙悟空,如今偶见多是电影中的动作反派,并非是他实力不济,可能还是机遇的缘故吧。
曾经有段采访是问吴京和吴樾对打结果会如何,吴京说那我得打120,虽有谦虚的成分,但也足以说明对吴樾实力的肯定。这次吴樾饰演一位因伤退役的UFC选手,去跟一帮黑社会小混混打,有点大材小用了。本来剧情就有些俗套,好在情节把控紧凑,可对手太弱导致吴樾的实力也没有完全展现,令人期待的动作决战变成了搞笑的教训模式,只能说不够燃,功亏一篑。
吴樾退役后是一个海鲜市场的小商贩,为了过上好日子,与老婆董璇努力打拼赚钱,几次折腾却没能发家致富。这一次是帝王蟹生意,交了60万的押金,货被海关扣了,要多惨有多惨,马路边吃个饭还能赶上暴雨,真应了那句“人要走背字,喝凉水都塞牙”。
某晚小夫妻两的车被黑社会追尾,结果老大古斌看到董璇后色迷心窍,趁两人分开之际将董璇劫走。这伙人绑架美女都是老手,威胁吴樾不要报警,否则就杀人灭口。本来还以为是走私器官,或者要求吴樾代运毒品什么的,万万没想到是给吴樾一大笔钱,作为买董璇的费用。这老大也挺逗的,把入室绑架干成了非法买卖,要是换做一般人,拿钱走人一拍即合。
在见识到警方的拖延之后,为了救有身孕的老婆,吴樾爆发了小宇宙。先是暴打高利贷拿了一笔钱,之后找到收钱办事的崔志佳求线索,团灭了黑车交易点,总算是跟到了黑帮团伙。杀入对方老巢救人的架势,过五关斩六将,前面一顿操作猛如虎,后面古斌怎么这么逗比,也太搞笑了。好人会有好报的,编剧给了一个大圆满的结局,不忘把帝王蟹的坑给填上了。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八):吴樾铁拳打出翻拍片的必胜技
这几年翻拍片拍的比较多,无论票房高低,评分高低,如《误杀》《大人物》《深夜食堂》《阳光姐妹淘》其实都没有超过原作画好的标准线,差一点的就是邯郸学步,好一点的也只是锦上添花,原因很简单,原作的故事、表演本来就很棒,在相同的赛道上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后来者自然难以逾越。
可是这一次,吴樾、董璇、崔志佳领衔主演的《愤怒的黄牛》却在爱奇艺上线后,让大家看到了翻拍片的另一种可能性,不仅在动作场面上比韩版更能生猛,更硬核,在剧情和表演方面也呈现了自身的风格与优势,打出了翻拍片的必胜技。
影片的故事与韩版区别不大,讲的都是一场争分夺秒飓风营救,吴樾饰演的退役拳手巴图本来和妻子塔娜过着与世无争的平凡日子,偶尔因为生意失败而争吵,但总体来说还算平静温馨,直到古斌饰演的绑架集团大佬盯上了塔娜,在一个大雨夜把人绑走,巴图被这场飞来横祸彻底激怒了。
故事其实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因为地域的转变,从韩国搬到东南亚(实景是在湛江拍摄),剧情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变得如鱼得水,富有异域色彩的场景,独特的市井人文气息,彪悍而又怪异的动作特点,产生了类似《唐人街探案》《误杀》和《杀破狼2》的特征,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真是以暴制暴的最佳场景,特别是反派的癫狂程度,放在别的地方可能都会显得太夸张,在这里却变得很合适。
作为影片的动作担当,吴樾几乎全程炸裂,文武戏都在线,在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基础上,打出了人物的身份、个性与命运,从昔时UFC的名将黄牛,到甘愿寄身市井唯唯诺诺凭力气养家糊口的巴图,再到发现妻子被绑后不顾一切发起反击的愤怒丈夫,打出了战斗力逐渐恢复至彻底被激发的过程,而不是一根筋的打到底,循序渐进,有章有法,这是大多数动作片都没有做到的。
从这些场面,也能看出吴樾已经突破了动作明星的舒适区,不是单纯银幕上的武者,而是通过不断的打磨和历练,悄然晋身到演技派的行列,包括《澳门风云2》《荡寇风云》以及《杀破狼·贪狼》,他都是在出色的动作戏基础上,塑造出不同风格有血有肉的硬汉,还有《叶问4》里面的太极宗师万宗华,不仅与甄子丹上演两种风格的极致对决,更有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在唐人街夹缝中救生存,身份显赫心地谨慎又不失侠义心肠的武者诠释得丝丝入扣。
而这次除了吴樾能打,董璇的表现也是亮点,一直以光鲜靓丽的形象出现,突然变身为处乱不惊的犀利人妻,她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刚出场时夫妻争吵的戏码非常真实,后来自救通过天窗逃出的沉着镇定,虽然没有打戏,但是通过惊恐中蓄势反击的戏码,把另一条故事线演绎得气氛非常紧张。
《愤怒的黄牛》通过这样的表现,给屡次翻车的国产片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那就是不要选剧情太精巧的电影,非常成熟的剧本很难被移植,倒是像这种以动作为卖点的犯罪片,在剧情上容易上手,再加上自身优势的动作,很容易就达到青出于蓝的效果。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九):看中国版《愤怒的黄牛》有感
看中国版《愤怒的黄牛》有感:
两部电影对比,我觉得还是韩国版《愤怒的黄牛》好看,内容也多,场面也火爆刺激,直击社会的负面也广,批判和谴责一直是韩国电影的强项,看多了也懂他们的意思,犯罪的都是那些政客和财团。马东锡是韩国数一数二的能打猛男,可以和好莱坞的道恩·强森,香港的洪金宝媲美,都是体魄强壮,雄浑有力,拳如雷电。韩国电影的打斗设计看和哪里比了,如果是和内地比,当然是绝对占上风的,曾经一度超越日本,可之前看了日本电影《浪客剑心之人诛篇》,那打斗场面又不是韩国能比的,也不是内地能比的,全程都是真人在打,没有替身,没有吊绳,所以日本电影还没有没落。我们的电影能在相关题材方面和韩国争锋的只有香港,台湾的江湖片,或是打斗设计都没有香港成熟,像电影《杀破狼》里面的洪金宝和甄子丹对打,吴京与甄子丹的巷子里对打,像电影《导火线》里面的邹兆龙和甄子丹的对打,像《杀破狼2》里面的吴京、托尼贾与张晋的对打,这些都比韩国电影要打的精彩。
看国产的《愤怒的黄牛》其实是看吴樾去的,如果不是因为他在里面主演,这电影我就不打算去看了,整部电影就是他在支撑,毕竟他也是一路打过来的,换了别人除非是武打巨星,一般人不见得打的好。马东锡虽然身强力壮,让人看到很粗大的肌肉,但是电影的打斗未必是看身材,而是看套路和技巧,像李连杰也不是大壮个子,一样打进了好莱坞,他的电影也没有人敢说打的不好。赵文卓也不是大壮个子,在电影《碧血蓝天》里面他和连凯也打的很猛,像香港早期的钱小豪、李赛凤、周比利、惠英红他们,都不像是虎背熊腰的大壮个子,可打起来却招招致命,成龙个子也矮,他早期的电影也打的很猛,如《醉拳2》。动作电影主要看谁是武术指导,一流武行班子的打斗设计肯定很精彩,像那些依靠吊绳,靠替身,靠电脑制作的影视剧,看起来肯定乏味,都是给00后这些小孩看的。电脑特效的打斗,也不知道在打什么,早期的武侠剧无论是飞起,还是着地都是相互连贯的,招式也很一目了然,像梁朝伟的老剧《倚天屠龙记》就很经典,万梓良的《凤舞九天》也一样很经典。
我对吴樾印象深刻,特别是和古天乐合作的那一部电影《贪狼》,连一向演文戏的古天乐在这部电影里面也是骁勇善战,拳来脚往,就不要说吴樾和托尼贾了。最精彩的还是吴樾和高战的对打,双方都拿刀力战,两手四刀互相对砍,那场打戏看了会让人不寒而栗,有股被窒息的感觉,无法想象他们在戏外要排练多久才能一气呵成把这场戏打完。在另一部电影《狂兽》里面,吴樾和张晋对打,反派则是余文乐,吴樾饰演的角色先是一个警察,最后和坏人同流合污,一切都是为了钱,他和昔日的同袍也反目成仇。吴樾的电视剧很多,能打的电影不多,主要是内地没这方面的人才和想象力,只能依靠香港宣传一下,可香港电影也不会什么片都想着找内地演员,自己本港都一大堆人了,娱乐圈也讲拜码头和各个地盘。
早一批能打的人都老了,功夫电影也一蹶不振,自己的功夫渐渐没落,却看日韩影视看的津津有味,想想真是讽刺。还能打的真的没多少人了,吴樾、张晋他们能打,都是大器晚成,曾经和李连杰演过戏的谢苗已经长大,形象也不错,功夫底子也好,就是没人欣赏,还有释小龙也长大了,一样是没人力捧。曾经我在北京做过一段时间的群众演员,听说这一行也有戏霸,比如某个打星很出名,如日方中,他就会压制其他人,不让他出名,除非对方有背景也就压不住他了。像《愤怒的黄牛》这类题材,又是拐卖妇女,又是人体器官的,只能出内地能拍,内地电影无法走向世界就在这里,什么都要审核,什么想象力都被束缚没了,只能拍些手撕鬼子的神剧,反而沾沾自喜。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里面能看到城市变成火海,警察被打的落花流水,大楼被炸飞,财团和政客极为丑陋,民众发泄不满情绪,那么我们的电影就可以和好莱坞较量了,如果能拍部像《奥林匹斯的陷落》那类型的,我们的电影就有救了。
但是,就算有香港电影在支撑,也是撑不了多久的,香港电影经历了大起大落,剩下几个导演也撑不了多久,陈木胜走了,其他的导演也会有离开大家的时候。如果都走了,试问还有谁能接班,谁能打,谁能设计好武打套路,都没有人了,那么韩国电影就更能横扫我们了。毕竟我们没有东西,只能欣赏别人的东西,别人那么小的地方,结果把我们这么大的地方,甚至是东南亚都给征服了。有些东西靠的是灵感,不是靠技术,技术是给灵感服务的,导弹也是靠人想出来的,没有灵感,没有想象力,再好的技术也是累赘。比如在汽车上打斗,这就需要想象力,如何设计打斗,如何选择拍摄角度,后期如何剪辑,如果打斗设计的一塌糊涂,拍摄角度也是随随便便,就算是开几千万的车,请了什么大明星,那也是一部烂片。不要说电影复兴靠想象力,即使是民族复兴也要靠想象里,我们现在的人除了吃饭睡觉真的是一无是处,再对比一下古人,有文化,有思想,有节操,有胆识,有灵魂。就说文艺方面,就说白居易,在他当时各个阶级的人都知道他,现在还有人不知道李白是谁的,不知道苏格拉底,不知道莎士比亚,不知道霍金,我们的想象力真的都被生活给碾压没了。
《愤怒的黄牛》观后感(十):生搬硬套韩国原版?《愤怒的黄牛》画虎不成反类犬,吴樾打戏差评
现如今,各大影视剧基本上都被小说漫画影视化及购买版权翻拍瓜分得不剩分毫了,数量多如牛毛,质量却参差不齐的现象网友们表示已经见怪不怪了,前面的《燃烧吧!废柴》刚广获好评,后面的《愤怒的黄牛》就遭骂声连连。
此片讲述的是老实本分的巴图为了寻找被绑架的妻子,联合侦探颂猜、好友老焦开启了漫漫追凶之旅的故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翻拍和原版一经对比,就将所有问题暴露无遗。
生搬硬套,剧情一成不变
在国产电影史上,凡是照搬某部电影的翻拍版,大部分口碑都不好,因为翻拍的影片总会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翻拍片的品质很难达到原版的高度。
令网友失望的是,《愤怒的黄牛》翻拍版不仅在剧情以及人物设定上1:1照搬韩国,甚至就连台词和细节也未曾改动,原封不动地“运”了过来,只不过因为情节的特殊性,这才将影片背景换成了泰国。
而更令观众无语的是,虽然故事背景设定在泰国,但是整部影片“韩化”严重,让网友们属实有些跳戏。男主吴樾和配角崔志佳倒还说得过去,说起东北话来,还带有一些国产片的味道。但是,电影中的反派人物就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无论是从面部表情,还是肢体动作,又或是一惊一乍的台词设计,基本上就是韩版“金成五”本人。
翻拍并非不可以,但对原版影片生搬硬套的做法直接让网友直呼辣眼睛,这已经不能称作翻拍了,说这是复制粘贴也不为过,它翻拍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剧情上不如原版,演员魅力差强人意,更何况观众早就先入为主,马东锡的形象在网友心目中也已经根深蒂固,挑战这种高难度,也算是自讨苦吃了。
无脑爽片,强行缩减时长
水产投资失败、偶然车祸遭遇黑帮、妻子被对方绑架,这桩桩件件的情节都完全照搬,而在整体时长上,中国版本却缺少了将近40分钟,虽然剧情更加紧凑,但人物关系及部分重要情景并未交代清楚,而且女主的镜头极少,想必片方是想在有限的镜头里,突出吴越的动作戏。因为网大的投资有限,所以缩短时长网友们也表示能够理解。但是从头打斗到尾,就显得有些无脑。
韩版《愤怒的黄牛》其实也不过是一部只有6.7分的中庸之作,而在电影高度工业化的今天,有一类电影被称作“爆米花电影”。这类影片是电影纯商业化的产物,并不追求烧脑、立意、人性等较为深刻的思想,只是单纯通过搞笑、刺激等元素,让观众们“一爽到底”。很显然,翻拍后的《愤怒的黄牛》就充当了这样一种类型,让众多网友感到失望。
演技翻车,吴樾打戏差评
与韩国版一样,此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打戏,国产《愤怒的黄牛》中,吴樾的打戏无疑占据了这部电影的半壁江山。从打斗动作设计中,观众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吴樾在打斗动作上也极力想要模仿韩版,而许多动作都需要势大力沉的拳头才能表现出来。而吴樾看上去说是“瘦”版马东锡也不为过,很难展现出像马东锡那种势不可挡的力度。
在影片中,黄牛在打小兵的时候,都是重拳出击。等到真正要打小BOSS的时候,就又变回了国产武打动作的套路,改用招式和关节技。这种“混血”武术遭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差评。
与小说影视化魔改引起不满不同的是,翻拍剧一般有两条路可走,创新or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经典难以超越,因此选择创新的占据大多数。本片将原版电影丝毫不动地照搬过来,简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遭网友吐槽也不无道理。
翻拍就是一个将外域影视剧本土化、古早影视剧实时化的过程。但翻拍风险大,在考虑翻拍前还是得多吸取前面的经验,要是一不留神翻车,可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