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我和我的家乡》有感
电影依次由5个故事渐进,围绕“家乡”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各个主人公们身上的故事,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同一个祖国下,不同的家乡情结,每一份情感都如此深刻而令人感动,观完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第一个故事给予我思考,张北京先是领着表舅冒用医保卡治甲状腺肿瘤,不料反倒自己被送上了手术台,最后他将原来存钱买车的愿望亲手打破,毅然决然地为表舅的治疗付上全款。正如影片中那位智能机器人的一句话所言:“你的病就是我的病”,张北京想方设法地为表舅的病寻求解决方法,尽管不恰当,但那一份厚重的亲情着实温暖人心。故事的最后虽以表舅妈早已偷偷为表舅办好医保卡这一欢喜结局收场,但我心里却掀起了另一番的牵挂,国家还有多少个省吃俭用却不愿为自己身体健康买个医保的“表舅”,又有多少个家庭因为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而雪上加霜。所幸,国家的医疗体系日趋完善,医保全覆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人民的病就是国家的病,“表舅”也再不用陷进如此窘迫的困境中。
第二个故事给予我启示,由乡村“发明家”黄大宝发射”UFO”却失败偏航而引发起“天上掉下来UFO”的乌龙事件,无意间带动全国人民关注到这偏僻的山村,相继奔赴来此探秘。贵阳多多少少因为此事从“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更新成“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公路,村村铺水泥”一派美好景象。尽管黄大宝的种种发明并不见多么实用,甚至让人不忍发笑,但他仍日日夜夜坚持创造,坚持为手机屏幕外的观众直播他的成果,展示出不仅是他个人那一份无比珍贵的憨式质朴,更是他那一份由衷为家乡着想,心切家乡的热爱。也许作为大多数平凡人的我们做不到多么伟大,但却足以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尽己之力为家乡做出贡献。同时,从故事中我也看到了偏僻村庄发展的困境,仅仅“直线一公里”却偏是错过了一生的爱人,仅仅是因为交通却偏是万千好物无法流通,这恰是现实生活中国家正在拼命努力筹划的工作之一。
第三个故事给予我力量,大学教授老范不幸在晚年患老年痴呆症,出现片段式失忆,却唯独记住一段对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往事,那是他在望溪村支教十年的最后一课。影片以紧凑的步伐,喜剧化密谋了一场为老范而设的“骗局”,但小朋友们童言无忌的言语却无意间一一揭穿真相,刺激着老范的回忆,历史的那天是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历史的课堂是破烂的瓦片房,历史的学生并不是这般光鲜亮丽……影片不停地将过去与现在的画面来回穿插,我不禁感叹时间流逝之快,乡村发展之快。回忆中范老师在大雨滂沱中奔跑,为姜小峰找到红颜料,却不慎摔倒,倾撒向河流里。看到这一幕我已不自觉地流泪了,小学时就看到一张海报,那是一位看似和我当时年龄相仿的女孩,只因她抬起头那一双对知识渴望的明亮双眼,深深印在我脑海里,从此便在我的心底播下了一颗立志为人民教师的种子。我想老范如此惦记着那堂课的原因,离不开他对学生们的忧虑与期盼,离不开他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牵挂。
第四个故事给予我感恩,一直致力于带领村民种植沙地苹果来改造毛乌素沙地的乔树林,以及知名网红主播回乡支持的闫飞燕,两位都是怀着恩情而来,不管是处境困顿还是大红大紫都不忘黄土风沙曾给他们的教育,始终记住高妈妈的付出。如今外出谋生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一去不复返,有的带回技术和资金为家乡加以改造,唯有后者才能让故土焕然一新,作为新一代的我们也应如此。
第五个故事给予我感动,马亮瞒着妻子放弃留学,到离家不远的贫困村当了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一天天富起来。为了瞒住马亮妻子,村民自发学习俄语,经常带着金色假发干活,最终纸还是包不住火,但马亮迎来的并不是妻子的大发雷霆,而是妻子一步步地耐心地走过他工作的路,看着一面又一面的画作,渐渐感悟到丈夫正在选择一项更伟大的事业,从而发自内心给出的肯定与支持。我感动于马亮对扶贫工作的当仁不让,对妻子的疼爱,感动于村民自发学习俄文的朴实,共同帮助马亮圆谎的笨拙,感动于乡村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从支援西部到上山下乡,多少有志青年奔向非出生地的家乡却已在那里和人们相处如亲人一般,只因同一片天下,我们都是一个家。
5个故事分别给我的感悟都很多,小人物也有大情怀,平凡也能做到深刻。整部影片观看过程中,总是时不时笑中带泪又破涕为笑,于平淡中感受到人物的力量,祖国的强大!
说起我的故事,我从小跟着在外打工的爸妈一起,每年仅是回一次家乡过年,对家乡不那么熟悉,也没那么眷恋。但让我来形容家乡的味道的话,那一定是海的味道,因为湛江是一座海滨城市,这里大大小小有我至今仍没看完的海,有别人家乡所没有的海。每一次过年期间,爸妈都会带我看海,从吉兆海到鼎龙湾,从南三岛到中国第一长滩——东海岛,我也在用笨拙的方式在了解家乡,感受未能在此长大所错过的美,体验这儿的人土风情。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在家乡找到归属感,也向往着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建设。
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国家已给予我们足够多的机会,我们理应乘风破浪练就过硬本领,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