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9岁女童性早熟!终身身高不足1米5,妈妈知道真相痛悔不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9岁女童性早熟!终身身高不足1米5,妈妈知道真相痛悔不已

2021-10-16 15:43:57 作者: 凯叔讲故事 来源: 凯叔讲故事 阅读:载入中…

9岁女童性早熟!终身身高不足1米5,妈妈知道真相痛悔不已

  如今,孩子性早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家长还是要多留个心呀!参照这篇文章,对孩子日常生活来个大排查吧!

  ——凯叔

  作者 | 茱莉

  01

  儿童性早熟,就在你我身边

  小美(化名)是个9岁女孩。

  上小学二年级时,身高突然长了一大截,一下子成为班里最高的女孩。

  亲戚朋友也常夸小美个子高,长得漂亮。

  这样的夸赞,做父母的听了,心里也挺美的。

  一个周末,女儿突然说肚子疼。

  妈妈吃惊地发现,9岁的小美竟然来月经了。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这可把妈妈吓坏了。

  也是这个时候,妈妈才留意到,女儿的乳房早就开始发育了。

  她赶紧带小美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性早熟。

  而且,小美的骨龄竟然已经达到12岁,预估成年后身高不足一米五!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这是个真实案例,来自央视科教栏目的一期性早熟主题特别报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真的太扎心了。

  你以为性早熟只是偶发的、别人家孩子才可能遇到的事吗?

  事实却是,我国6-18岁少年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约为0.43%,其中女孩发病率为0.48%,男孩为0.38%。

  这也意味着,我国约有53万孩子面临性早熟,这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数据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罗小平教授,在今年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对“中枢性性早熟的最新诊治研究及随访管理”的演讲内容。上图即是根据同济大学罗小平教授PPT绘制柱状图。

  性早熟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首先,就是终身身高会受影响。

  因为提前分泌过多的性激素,会直接导致孩子骨骺提前闭合。骨骺提前闭合后,孩子整体长个子的空间就变小,很可能成年以后的个子会比较矮小,部分职业选择都可能受限。

  其次,孩子的性腺提早发育,也意味早衰会提前,同时面临更高的生殖肿瘤疾病风险。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第三,心理上的影响也非常大。

  身体过早发育,会给孩子带去巨大的冲击和恐惧感,导致他们很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当中。

  所以,做父母的,真的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性早熟的知识,争取做到有备无患!

  02

  如何尽早识别性早熟?

  临床上对性早熟的判断有个简单标准,即: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就出现第二性征的表现。

  图源:央视栏目《平安365》

  女孩性早熟,比较好识别:胸部发育,来月经。

  就在前不久,一位网友表示,自己6岁半的女儿自述胸部一侧按压痛,去看了生长发育门诊一查,孩子骨龄已经9岁了。

  这位妈妈后怕地说,真没想到儿童性早熟,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幸好发现及时,尚在可控范围,遵医嘱做相应生活方式调整即可。

  难的是男孩子。

  因为他们的性早熟,最初体现在睾丸的变化,这就很隐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傅君芬,分享过这么一个令人叹息的案例。

  是她的一个患者。

  一个男孩,父母个子都不矮,妈妈身高一米六几,爸爸身高一米七八。

  就因为家长都不矮,所以从未担心过儿子的身高发育问题。

  小男孩读的寄宿小学。

  读四年级那年,他给妈妈打电话,说:“我生殖器那里好像有点变化。”

  也是那一年,男孩个子蹿了一大截,而且小鸡鸡悄悄地变长,也开始长毛。

  妈妈安慰孩子说:“没事,小孩子都是要发育的。”

  忙于工作的妈妈,对儿子的小小疑惑,完全没在意。

  谁知一年多后,男孩读六年级时,妈妈发现孩子一整年身高都停留在1米56 ,几乎不长了。

  带去医院一看,孩子被诊断为性早熟,骨龄已经有16岁,骨头快要闭合了。

  这也意味着,孩子的身高基本定下来,没有多少长高的空间了。

  父母痛心极了。

  只是缺乏概念和常识,以至于把孩子给耽误了,一生都受影响。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傅君芬医生提醒男孩家长:

  “最好由孩子爸爸定期陪男孩洗澡,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

  没有发育的男孩,睾丸大小在4毫升以下,就像花生米大小。

  如果睾丸大小达到我们成人大拇指第一节的大小,可能意味着孩子的发育已经启动了。”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因此,父母有必要关注女孩子胸部、男孩子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一旦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此外,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慧教授表示:“生长提前加速,也是性早熟的表现之一。10岁之前,孩子身高突然快速增长也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这也意味着,父母最好保持记录孩子身高发育数据的习惯,每3个月左右做一次记录为佳。

  03

  怎么避免儿童性早熟?

  当然,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应该就是孩子已经性早熟了,才着急带孩子看医生。

  最好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好排查,防患于未然。

  到底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孩子性早熟?

  医学界目前普遍认为:虽然造成性早熟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但除了疾病因素外,肥胖和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也会增大性早熟的风险。

  所以,父母要避免孩子性早熟,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避免孩子过胖。

  近日,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卫海燕表示:

  “国庆节后,因乳房发育或月经早初潮的患儿急剧增多,性早熟门诊量较往年增长了3~5倍。

  而这些来门诊看性早熟的孩子中,小胖孩居多。”

  原来暑假遇上疫情,又过了个中秋、国庆,有的孩子两个月长3公斤,个别孩子甚至增重10公斤。

  大人看着孩子吃得胖乎乎,觉得挺好。

  殊不知,儿童肥胖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性早熟就是其中之一。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要如何避免这种问题?办法其实很简单:

  1.孩子饮食要均衡。肉食、蔬菜、水果、坚果、五谷杂粮等都要吃一些。

  2.避免长期过量吃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譬如各种饼干点心、油炸食品,罐头制品、各种零食饮料等等。

  孩子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3.加强运动。

  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慧教授在他的《让孩子多长10厘米》一书中,特别推荐父母多带孩子跳绳。

  因为这项运动不仅有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还有助孩子长高。

  下附3-18岁少年儿童体重指数图表,父母可以自查孩子是否超重、过胖。

  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平方米)。网上也有便捷的应用可以计算BMI指数。

  ⬇️女孩版: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男孩版: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第二,确保睡眠质量,最好不要开灯睡觉

  近日,湖南长沙,一个7岁女孩乳房开始发育,并因此受到同学嘲笑。

  家长带她去看医生,结果诊断出了性早熟。

  排查了一圈,最后发现,孩子的性早熟跟女孩长期使用小夜灯睡觉有直接关联。

  原来,为了鼓励女儿独自睡,父母就给她装了小夜灯。

  女孩开灯睡觉的习惯,整整持续了两三年。

  一个小夜灯,为何会成为导致性早熟的罪魁祸首?

  其中的缘由是:睡觉时如果一直开灯,光照时间长,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儿童发生性启动的时间提前。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除了不要给孩子开灯睡觉,尽量让孩子10点以前睡,避免总是晚睡、熬夜也非常重要。

  只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才能确保孩子褪黑素正常分泌,性发育节奏才不至于被打乱。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第三,不要随意给孩子进补

  协和医院潘慧教授特别讲过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孩子个子矮,总是追不上同龄人,一着急,就给孩子各种食补。

  比如给孩子吃人参、燕窝之类,食材越贵越好。

  比如,动辄给孩子补钙、补锌什么的,吃各种各样的营养品。

  有的父母尤其热衷于购买各种国外的保健品。

  可是,毕竟人种不同。外国人食用的保健品给中国孩子吃,往往存在健康风险,很可能会给孩子帮了倒忙。

  不少孩子一补,就补成了性早熟。原本还有的长高空间,反倒被整没了。

  说到底,父母要有基本的常识储备,提高警觉。

  如果实在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定期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儿保科或者相应科室进行检查。

  请医生判断孩子是否营养均衡,生长发育节奏是否正常,以及要不要进行外部干预,而不是自行在家给孩子进补。

  第四,留意一些生活细节

  临床上曾经发现,有小孩误食了家长收在抽屉里的避孕药,结果导致性早熟。

  图源:央视栏目《平安365》

  所以,大人的口服避孕药一定要收好,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才行。

  图源:央视栏目《平安365》

  另外,在和孩子日常接触过程中,减少化妆次数。尤其不要把大人用的化妆品,给小孩子使用。

  无论是避孕药,或者是其他性激素药,抑或成人护肤品,都含有性激素,孩子误服后会导致提早发育,所以家长一定要留神,避免家庭环境中的激素污染。

  第五,关注遗传因素

  性早熟也可能来自遗传。父母双方有任何一方发育早,孩子因为遗传因素出现性早熟的风险就会增高。

  所以,我们可以去了解母亲的初潮年龄,父亲初次遗精的时间或变声的时间,好在心中有个预估和警醒。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上面图中第二行,爸爸的发育时间(变声、遗精)为12岁,属于偏早的情况(具体时间参照下图),就需要父母留心孩子的发育节奏。

  最后,要强调的是,应对孩子性早熟,父母不要过于焦虑。

  有什么担心的,第一时间去专科医院咨询医生,而不要自己随便干扰孩子的生长节奏。

  而且,不论孩子吃什么、用什么,“抛开剂量谈毒性”肯定都是不科学的。

  收藏今天分享的内容,平时养娃心里有个弦儿,确保孩子睡眠和饮食质量,留意检查孩子有无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同时持续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即可。

  祝愿所有宝贝都健康长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