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命式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生命式读后感锦集

2021-10-23 00:24: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命式读后感锦集

  《生命式》是一本由[日] 村田沙耶香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式》读后感(一):以前完全不知道这个作家,看了以后还有点惊喜(短评写不下了)

  游走在神圣与亵渎的两极,两者之间的转化似乎只在一瞬间。一类人将人体的使用视为至高无上,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但其实它是将人类的价值附着于人类作为“物”之上,所以人和食其同类的螳螂没有什么区别,可以说体现了一种“高贵”的恋物癖(或者说是“物”本主义);另一类人则将其视为不可理喻,认为这是对人类的侮辱、对死亡的亵渎,是“根正苗红”的人本主义,但在后现代的视角下也可以说它体现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它们像是融和了人类生命的肯定价值(将人类的肉体回收利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寄托了人类的感情,甚至可以成为生命诞生的仪式)与否定价值(死后只不过被用来做一种食物或者材料),显得无比微妙。就好像神圣与亵渎,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最喜欢第二篇,直树因为看到了用父亲皮肤做成的头纱中所蕴藏的感情,所以动摇了一直以来的信念——认为使用人体是件残酷的事情,这里真的还蛮动人的。是很细腻的那种,不觉得重口味。最后一篇是关于人设故事,看的时候心里哈哈大笑,感受到了作者的双商碾压,又辛辣又好玩。倒数第二篇的故事真的是品尝街道,题目太形象了。第三篇也不错,有反转有黑色幽默。中间的几篇就有点平淡了。

  《生命式》读后感(二):如常之外

  这是一本给人“惊喜”的书。也说不清楚究竟是“惊”多一些,还是“喜”多一些。

  “惊”的是这本书带给我的那种冲击感,非常直接。是翻到第二页,目光扫过“土豆炖牛肉”,脑与心犹处在一片漫不经心时,就猝不及防撞到了下一句“中尾先生好不好吃呢?”这第一篇《生命式》无愧于它在全书的“灵魂”地位,就此给整本小说集打好了基调,一个不同的世界,与当下连接又独立的世界被延展开来。

  由“惊”而“喜”,这种跳出自身、跳出当下、跳出常规之外的想象,在给人冲击的同时无疑也更能引人思考。

  我对《美妙材料》一篇印象尤为深刻,娜娜和直树都认为对方才是“残酷”的,书中说“我们在用同样的词汇抨击彼此的价值观”,所以啊,这世间哪里有什么绝对主义的真理,我们不过都是在自以为是的活着,庆幸的是,娜娜和直树都是愿意理解对方、更愿意正视自我的人。

  最后不得不吹一波译者的文笔,因为我几乎是一口气将全书通读完毕的。这里面固然有作者小说自身魅力的缘故,而另一面,即在于译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自然,又不失日本文学的独有的那种味道和感觉,读起来真是十分的舒服。喜欢~赞!

  期待魏晨老师更多更好的译作❤

  《生命式》读后感(三):隐藏在邪典作家村田沙耶香“猎奇作品”背后,那些想要告诉我们的事

  “我曾是个邪典作家。”

  ——因《人间便利店》而斩获第155届芥川奖的村田沙耶香曾如此评价自己。

  因为孤独且非常害羞的性格,村田沙耶香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以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然而那些积攒在内心的想法和冲动,却并没因此化解,最终以文字的形式的迸发了出来。她在东京的出版商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是我唯一可以自私和表达自己的地方,我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

  而此次由KEY-可以文化出品的《生命式》一书,则将最真实的村田沙耶香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全书共收录她自出道以来创作的十二篇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作品,看似小说的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甚至有些完全超出了“常识”的范畴,但是其背后所探讨和展现的问题却与所有人息息相关,令人在感慨其奇思妙想的同时,也能产生一种深深的共鸣。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存在,人们总认为常识、本能、伦理这些东西是约定俗成、一成不变的,并对此保持一种如宗教信仰般深信不疑的态度,然而实际上这些东西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有时候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倘若一个人所持的旧观念与当下盛行的新思潮格格不入,那么他到底是应该继续坚守,还是“同流合污”,便是作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在同名小说《生命式》中,作者延续了自己在长篇《杀人生产》中的做法,依旧将日本少子化问题作为了故事背景,并给予其非常疯狂的国策设定,即人死之后,亲朋好友需参加死者家人举办的“由死亡孕育新生”的生命式,在这个仪式中,受邀参加生命式的男女以便吃死去的人,一边寻找受精的对象,倘若找到了愿意发生关系的对象,两人便能离开,找个地方进行受精。

  而紧随这篇之后的《美妙的材料》,同样在设定上令人毛骨悚然:人类开始普遍利用死者的尸体,将其加工成服装、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并被打上了“高档次”的烙印,成为了大众趋之若鹜的潮流产品。可以说,这两个短篇一上来给人的感觉非常猎奇,颇有怪谈的意味。

  然而在大众认知发生巨变的故事里,仍存在坚守着旧思想的人,《生命式》中的真保便对这种事持怀疑态度,而《美妙的材料》中的直树更是表现出异常排斥的情绪。于是乎,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下得到了不同的解读,正如娜娜抱怨的那样:“我不太明白所谓‘残酷’一词的意思。直树说,把人当作材料使用很残酷。我觉得不当材料使用全烧掉才‘残酷’至极。”

  不过故事最终的落脚点,却是呼吁人们尝试顺应和接纳,毕竟“正常”与“疯狂”往往是相对而言的,“正常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被允许的疯狂”,既然社会整体认知发生了改变,那么继续故步自封反倒更像是一种“疯狂”。与其如此,不如尝试接受,毕竟哪怕是看似可怕的事情,也有极其温情的一面——无论是山本为了让自己被吃时可口而做的努力,还是父亲离世时留下的意愿,都使得这些猎奇的行为充满了爱的暖意与温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会坚信某种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是因为我们坚信这种标准和方式会让我们显得更加高尚、更加幸福,正如《美好的餐桌》中,“丈夫执着于不停吃‘幸福未来食品’,是因为这些被视为成功者的食物,是因为这些被当作‘美好的生活’的片段”。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同一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下,看到自己的“美好的生活”。因而面对与我们不同的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时,应该努力包容,而非对其进行同化。毕竟“每个人吃的东西代表着他的文化,是只属于个人的人生体验的结晶。强迫别人接受这些是错误的观念”,也正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不同的文化,完全没有必要去迎合或是去融入”,而是需要互相包容、默默守护。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尊重别人的个性,譬如《双人家庭》中因履行高中时“老了彼此没对象就一起生活”约定的菊枝和芳子,不仅遭到了周围人的非议,甚至连她们自己也开始有些动摇,最终反倒是她们的大女儿让其明白,既然大众无法理解她们这样的家庭,那么就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而苦恼;倘若连“我们自己过得好就行”的想法都不能抱定,那么她们终究无法得到幸福。

  另外,有时候我们为了进一步地了解某个人,往往会尝试去体验他所坚信的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这时候同样需要我们记住保持自身的个性,不然就会像《美好的餐桌》里的丈夫那样人云亦云,变成一个失去自我的“怪物”。

  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欲望,但真正能正视这些欲望的人却并不多。而《魔法的身体》则为读者讲述了两个女生在出现性意识后,学会了正视这种需求,并通过自己的方式与之和解的故事。

  小说中作为“引导者”的志穗无疑让人印象深刻,看似较小的她并没有以众人趋之若鹜的所谓“成熟”为目标,也没有借用他人的语言和价值观来表达自己的身体和欲望,而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身体,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身体,郑重其事地凝神自己的欲望,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进而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与其发生关系。

  或许有人会误以为作者在变相诱导未成年人“搞事情”,但实际上她不过是借人物之口阐释一种态度,毕竟,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唯有内心“成熟”之人,才能以成熟的方式面对自己的欲望,承担它所带来的责任。

  而《品尝街道》一篇同样也讲了一个“欲望”的故事,那便是居住在钢筋水泥之中的主人公,对乡土气息和自然氛围的无限渴望,最终转化成了一种在城市中寻找乡土滋味的行为。而结尾她引诱同事小雪加入自己行列的行为,则让整个故事拥有了一份别样的趣味。

  除以上介绍的主题外,《生命式》一书中还有借由无知女孩之口,跟“不睡觉小镇”上的男孩约定长大后两人要“房事昏厥”的冷幽默《巨大星星的时间》;有讽刺每天被“两点之前做完”这句话折磨的上班族,宁可被两个小女生养在笼子里,过着如狗一般的生活,也不愿被工作地大手町来的人给找到带回去的《波奇》;更有挖苦某些女生因缺乏直面对方的勇气,而故意接近暗恋对象女友的《风之恋人》;以及讲述了女孩被自己同事纠缠不清的前男友所吸引,最终收获爱情——也有可能是把那个“跟踪狂”吓走的《拼图》。

  而这些看似互补相关的故事里,其实也反映着村田沙耶香的人生。出生于东京郊外一个保守的家庭里的她,因为害怕引起别人的反感,从小便学会了通过模仿别人来融入其中,努力满足家人的期望,而这与《孵化》中那个拥有五种“人设”的晴香如出一辙。

  在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时候,她试图让自己接受传统的女性观念,而目的只是为了避免她所说的“社会骚扰”,最终因为厌恶而放弃了。她坦言说,“我假装表现出我认为一个可爱的女人应该有的行为,有过度的女人味,但那是一种可怕的经历。我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意志。”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经历和感受,使得她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加强调保持自我个性的重要性,并能理性地看待自己身上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一面。

  所以《生命式》并未是一本以猎奇博取读者眼球的作品,作者村田沙耶香无疑在用自己的方式,倾述着内心那些无法言明的人生思考。最后在期望更多人能借由这本书了解和喜爱村田沙耶香的同时,也希望她的更多作品能借由KEY-可以文化这一平台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生命式》读后感(四):选择与多数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是错误吗?

  村田沙耶香是日本第155届芥川龙之介奖得主,荣获芥川奖的作品《人间便利店》在日本畅销百万册。距离简中版《人间便利店》引进国内3年后,小KEY终!于!推出了村田沙耶香的最新短篇小说集《生命式》~

  《生命式》 [日]村田沙耶香 著 魏晨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 KEY-可以文化2021年8月

  这部作品收录了村田18年作家生涯中,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12篇代表作,全球3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简体中文版和繁体中文版几乎在同一天上市,村田纱耶香还特意简体中文版《生命式》撰写了序言。喜欢村田老师的读者朋友,速速读之!小K会天天蹲守豆瓣、小红书、微博看你们的“读后感”(疯狂暗示)~

  今天也是荣登豆瓣新书速递的《生命式》~~

  村田沙耶香是一位极有个人风格的日本女性作家,很少有人像她一样以一种“局外人”的冷静笔触,对社会规则、当代人的处境以及女性身份进行如此犀利的剖析。她从10岁就开始尝试写作,先后获得了包括群像新人文学奖、野间文艺新人奖、三岛由纪夫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大学期间她开始在便利店打工,基于自身经历创作了小说《人间便利店》,并获得了第155届芥川奖。

  在作家朋友们的圈子里她被戏称为“疯狂的村田”,但是她的写作风格其实是非常柔软多变的,这本小说集中的故事最能体现她丰富的创作主题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黑暗寓言《生命式》,轻松活跃的家庭喜剧《美好的餐桌》,童话般的神秘故事《巨大星星的时间》,日常家庭小剧场《夏夜的吻》《双人家庭》,以及充满诗意、朦胧抒情的《风之恋人》,等等。1979年,村田沙耶香出生于日本千叶县的一个传统家庭,父亲是地方法院的法官。父母希望她像当时大多数的女性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成为优秀的家庭主妇。村田从小内向又安静,努力地想要满足家人的期望,却无法真正理解需要如此生活的理由。她的想法似乎和大多数人都不在同一个频道中,写作就成为了她和世界沟通的唯一途径。

  村田在媒体采访中说,二十多岁的时候她也曾尝试按照他人期待的那样化妆、打扮、恋爱,但是这些尝试非但没有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容易,反而成为了她内心矛盾和痛苦的根源。“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家告诉我,要找一个有钱的结婚对象,要考虑生孩子,我很震惊。如果考取大学只是为了这个,那获得学历还有什么意义?我看着我的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办。”

  从2003年在《群像》杂志上发表处女作《授乳》,并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以来的18年间,村田沙耶香出版了10多本小说,也发表了众多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村田提到过她从小就没有什么自己的意愿,只能迎合他人的期待做出相应的反馈,这让她觉得和他人和世界始终存在一道无形的隔膜,就像她在《孵化》这个故事中创造的主人公晴香。晴香也自认是一个没有性格的人,每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她就会迎合这个团体中其他人的需要,或是借由某些偶然的事件为自己确定下一个“人设”。但是,即将到来的婚礼,让晴香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人设崩塌”的危机——如果这些本来没有交集的、不同圈子的人聚集到了一起,晴香又该用哪一个“人设”去面对他们呢?

  △村田沙耶香《生命式》

  这个故事笔调轻松,令人忍俊不禁,但同时也令人思考“自我”和“人设”的本质。“自我”究竟是什么?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或是为了获得认可,我们是不是或多或少都被“人设”束缚着呢?在《品尝街道》这个故事里,有这样一幕:理奈在公园里寻找野菜的时候,看见一个孩子在为死去的小鸟建造坟墓。于是她走过去对孩子说:“反正都死了,不如吃了它。”孩子受了惊吓嚎啕大哭,理奈落荒而逃。在理奈看来,小鸟并不会明白安葬的意义,况且烤小鸟确实很美味。

  △诵读自己作品的村田沙耶香

  故事里的理奈多少有些村田的影子,对于世上大多数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理,她其实并不以为然。村田自有另外一套看待事物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其他人看来近乎异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也自然无法融入人群之中。然而究竟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承认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价值观就是正确的吗?如果选择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日本是一个规则明确的社会,如何生活、如何恋爱、如何选择职业都有既存的模板,而一旦偏离了大多数人选择的人生道路,很容易被周围视为异类,也很难不对自己产生怀疑。

  △村田沙耶香《生命式》

  《波奇》中念叨着“两点之前做完”的上班族,以一种令人战栗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同时,村田也在这个短篇集中展现出了温柔的一面——在《美好的餐桌》里,呼吁大家尊重彼此的饮食喜好,彼此包容;在《双人家庭》中,探讨没有血缘维系的好友共同生活的可能性;在《魔法的身体》中讨论如何在成长中正视自己的身体和欲望,而不是盲目受他人影响。

  △村田沙耶香

  短篇集中收入的同名小说《生命式》发表于2013年,是一部极具冲击力的作品。在这个故事中,日本为了从各个层面促进生育,将原本悼念逝者的葬礼改造成了“吸收逝去的生命,将其转换成新生”的仪式:生命式。

  人们在生命式上狂欢、庆祝,孕育新的生命。池谷原本非常排斥参与生命式,认为这是对死者的亵渎。直到她的好友山本遭遇事故忽然离世,为了完成山本的遗愿,池谷决定去帮助山本的家人完成山本的生命式。

  生育和婚姻也是村田始终关注的一个主题,特别是面对日本近年来生育率的大幅下降,人们对于人类种群的未来存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阿特伍德在《使女的故事》中描绘了一群被物化为生育工具的女性悲惨的命运,村田也在《生命式》中给出了一种更加基于日本社会特点的假想图。

  △《使女的故事》

  脑电波和普通人似乎并不相通的村田,反而在日本国内外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共鸣,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周围的世界也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生命式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