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去去何所依?长亭复短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去去何所依?长亭复短亭

2021-11-02 21:58:07 作者:彩虹糖 来源:彩虹糖推荐 阅读:载入中…

去去何所依?长亭复短亭

  亭子,有顶无墙,几根柱子撑着一个或方或圆的顶,雕以浮画,饰以颜色,玲珑剔透,矗立于田野之间或山颠水畔,似一朵肥嫩可爱的蘑菇,又如一把撑开的大伞。

  古人偏爱亭子,常在交通要道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地筑下,做旅途休憩歇息的场所,或做接送宾客宴乐的场所,也有建于园林中,用做点景建筑。

  亭者,停也。

  那意思,人遇到亭子,会安定下来。三两好友,笑语欢言,于风清月朗之时,闲闲坐于亭中,饮几口酒,诵几句诗文,看看亭子上雕的那些彩绘,观观四周的风景,听听鸟鸣,悟悟兰因。于是乎思绪纷纷如过江之鲫,才情涌动似钱塘之潮,出现了许多与亭子有关的美好诗句文章。

  最有名的,莫过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好,字好,留名千载。想想,崇山峻岭间有个小小兰亭,四周是茂密的树林,绿油油的修竹,清澈的小河流水。暮春之际,还没有蚊虫叮咬呢!天气晴朗,地势又开阔,吹着点小风儿,“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维扬之水szp)

  李白怅然遥望,“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亭。”子云亭是西汉文学家杨雄所留,建在绵阳西山,当代重建后,高大雄伟,飞檐重阁,三面凌空,下临绝壁,险要雄奇。

  宋代欧阳修著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曾巩写有《醒心亭记》,苏轼写有《喜雨亭记》,苏辙呢,他哥大苏主持修好亭子,让他帮忙写过一篇《武昌九曲亭记》。大苏曾写过绝命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他们兄弟情深,诗文唱和往来那是常有的事。

  亭子,大也罢,小也罢,都是个载体。里面外面,长亭古道,唱不尽离合悲欢,诉不完感伤哀怨。正如程派名剧《锁麟囊》里唱的,“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何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闲坐亭中,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视野宽阔,空气清新,心畅意舒,很有几分“无愧于中,无责于外”的感觉,那苏氏兄弟的情操如此,古今天下文人墨客写关于亭子的文章诗句时,想必也作如此想。去去何所依,江湖一梦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