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机器猫喝奶,打工人被裁
前两天我看了个新闻,说日本农林水产大臣率领部下当众表演喝牛奶。
为什么呢?一查发现,日本牛奶过剩,要倒掉5000吨,所以农林水产大臣呼吁扩大牛奶消费,“希望大家多喝牛奶,家庭主妇做菜时也可以多放乳制品哦”。
这让我想起读过的一篇日本科幻,讲如何解决过剩牛奶的问题。相较之下我觉得科幻作家更懂得,资本是如何刺激消费的。
故事说,日本最大的食品公司研发成功了合成牛奶,和天然牛奶一模一样,从蛋白质、脂肪到矿物质、维生素统统一样。价格又比天然奶低,所以合成奶大批大批地涌进市场,结果因为量太大,市场很快饱和,合成牛奶过剩。
总经理找来开发部长商量对策,部长提了几个想法很有意思,我简单讲讲原理:
1、部长:让长期对牛奶不感兴趣的人开始喝奶。
——这个策略我们营销上叫做“市场开发策略”,就是产品没变,但是找到了新的目标用户,因此扩大了市场。比如女性卫生巾的市场开发策略,就是卖给军训的学生做鞋垫。
图片
2、部长:叫一天只喝一瓶牛奶的人喝上两瓶。
——这个策略我们叫做“改变消费习惯”,原来喝一杯的人现在喝两杯,也能增加市场容量。想想益达的广告,“一次嚼两粒”。
这两个办法都被总经理否了,因为他觉得这些都需要很大的营销推广投入,所以问部长:没有更好的主意吗?
3、部长压低了声音说:偷偷地散布病原菌,让世界上的牛全死光;那样一来,咱们公司的合成牛奶就可以独霸市场了。
——这个策略叫做限制供给,特别是限制竞品供给,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价格提升,就能同时提高市占率和利润。可以想想美国是怎么对华为的。
当然,总经理认为这也不行,第一违法商业道德,第二一旦阴谋败露,公司就完蛋了。于是责令部长继续想办法。
部长再出现时,带来了一只机器猫,外观跟真猫一模一样,但比真猫更可爱,没有发情期,不吵闹,不挠柱子不挠墙,叫声很甜美,并且还会捉老鼠。总经理和机器猫玩了会儿,都快忘了它是机器猫了,他问部长,这个猫有什么用?
4、部长:这个机器猫是赠品,买牛奶送猫,但我们的机器猫不喝牛奶就不能动。
——这种策略,我们叫做“鸟笼策略”,鸟笼是免费送的,目的是让顾客买鸟和鸟食。吉利把刀架免费送给消费者,然后卖一次性刀片来获利,惠普赔本卖打印机,然后通过油墨来盈利,都是类似的策略。
这个办法很成功,机器猫大受欢迎,合成奶的销量直线上升。更妙的是,机器猫能把喝掉的牛奶变成奶酪,公司销售奶酪的成本是零。但随即又出了新问题:奶酪的库存激增。如何去库存呢?
5、部长研发了机器老鼠,机器老鼠会适当地吃奶酪,猫也对它适当追捕,两者之间保持了平衡,达到了共存的局面。
——这个局面叫“闭环”,熟悉互联网的肯定都不陌生。买奶送猫,猫喝牛奶,产生奶酪,回收奶酪并卖出,老鼠吃奶酪,机器猫捕鼠,所以要喝更多的牛奶。
最后部长来邀功,说局面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问下一步的指示是什么。总经理说:“你干得非常不错。但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将没什么用处了。”然后直接免了部长的职。
——这个叫做35岁现象。资本会淘汰一切不相干的人,以中年人为主,一旦你不被需要了就会被干掉,哪怕你是它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