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一)
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常遇见三个灵魂之问。
一问:“你还有什么追求?”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一位同事问我:“现在你高级教师也评了,还有没有什么追求?!”是的,我们大部分教师把评职作为人生目标,一旦评了职称,就没有了生活工作的目标,进入了一种什么事都不想做,什么事都不愿干的“养老”状态。我也在一段时间感到迷茫,面对一眼看到头又看不到头的教育生活,我的追求是什么?
二问:“你会让自己的子女当教师吗?”
还记得这句调侃吗?“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为什么有些教师不愿自己的孩子教书?因为他们没有体到会作为教师的成功与幸福。来自考核的压力、家长与社会的压力,弄不好说错一句话,就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每天小心翼翼,劳苦不堪,何来幸福?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这个罪呢?曾经我也不想我的孩子教书。
三问:“农村的孩子怎么办?”不管我们教育怎么均衡,农村的学生还是越来越少。优秀的家长不断走出农村把孩子带到了城市;优秀的学生不断流向优秀的城镇学校。农村留下的学生大多都是无人管理的留守儿童,基础和习惯都有不足?他们该怎么办?
我曾经面对这三个问题,茫然失措。职称已评,没了奋斗目标;只看到工作中的不如意,缺少职业幸福感;农村教育的困境成了逃避责任的最好理由。我知道我的问题所在,但是我还是想麻痹自己,想跟大多数人一样,把教书仅仅当成一份谋生的职业,直到新教育的出现。
2014年9月,我成为新教育星火教师,慢慢地我找到了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从此成为一名乡村新教育的擦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