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积累之好句
《三十六计》
1.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2.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3.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4.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5.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6.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7.借局布势,力小势大。
8.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9.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冰鉴〉
1.面部如命,气色如运。大命固宜整齐,小运亦当亨泰。
2.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
3.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
4.声与音不同 。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 ”,寻歇处见。
5.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
6.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
7.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8.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
9.鼻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
10.口阔而方禄千种,齿多而圆不家食。
11.“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
12.“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
13.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14.清浊易辨,邪正难辨。
15.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
《老子》
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7.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8.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0.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