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今日立春。
我就记得这个冬天很漫长,下过许多场雪,现在楼下冬青丛中依然有积雪没有融化。昨天开始突然转成晴天,日光劈头盖脸倾倒下来,穿着短裤都还觉得热。家人从千里之外邮寄来几支腊梅,收到时都是骨朵儿,插完瓶数数只得三四朵开放。今天早上起来,发现一夜之间竟然催开一多半,满枝都是小黄灯盏。
腊梅香无法与任何人工香料相比,香水、香薰油,甚至洗发水、洗衣液都要比腊梅香气浓烈。但是腊梅香却又非常顽强,幽微一缕,稍不留神就会错失,但一直都在。必须心里极安静,坐在一边,腊梅香就悄然而至,带着苦味、凉味还有土地气息,从面前轻轻拂过。腊梅一夜绽放,想必也是想在今天迎接句芒神吧?
传统上中国是个农国,今天立春需要有春官报春来,需要出东郊迎句芒,需要人群相聚鞭春牛,回家之后还需要特意做春饼做春卷,在立春日咬春庆祝。现在中国是个现代国家,大概也只有咬春还有人坚持传承,其它各项早已经消失在历史深处。世间万事万物,最后只会变成两个问题:怎么吃?好吃吗?
昨天有位读者来这里留言写电影观后感,前面大约200多字都是在谈苦,角色苦,情节苦,人生苦,自己如何感同身受。最后一句突然话锋一转,说自己内心感慨不已,心潮起伏,于是忍不住出影院转身直奔餐厅而去,美美大吃一顿这才心安。我看完笑得不行,果然是一饭解千愁。今天再想,怕是春天临近勾动体内气机,生机激发,身体觉得这样继续沉郁忧伤下去不行,于是产生无边食欲,教人非得大吃一顿转换心情不可。
而我就没有这种担心,每天起码一顿沙拉,满眼都是绿草如茵,相当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顿顿都在咬春,比股民满眼春色都还要更强一些,起码他们还红过,不是一绿到底。
食物滋养肉体,阅读涵养灵魂,所以春日好读书。春日好读书可以做两解:一是说畅和风惠,最是适宜读书;二是说春光懒困倚微风,读书帮助睡眠。无论哪一种都对,前者是灵魂饥渴,后者是肉身疲惫,在春风中各得其所,其实是好事一桩。每年春节我都会鼓励读者阅读,这样他们要么开卷有益,要么安然入梦,反正是左右都不亏。一旦进入春季,人心顿时松弛柔软,此时读书或者看文艺片最为合适,因为万物生长时人就不会怕闷,反倒是看什么都觉得有生趣。
请珍惜心中这灵机一动,春回大地,人也会跃跃欲试。无论做点什么都好,让自己舒张振作起来,别一下子滑入春倦中去。春光短暂,就在这几天又会有一场风雪席卷全国,南部还会有冰雨冻雨。届时又有许多理由可以缩回暖被窝中去,天黑地暗睡到初七,晕头转向返工。哪怕是起来做个春饼呢?再不济也可以煎个春卷。草木清香,寻常滋味,全都在你自己家里。苏轼不是说过么: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已经悄然开始练习手艺,写下今年春天第一篇作文。自己人为制造出许多困难,还当成是一种乐趣。比如说全文不允许使用两个常见字,但又要如同春风一般,不让人轻易觉察。
我们已经抵达春天,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