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特殊群体”亟需“温暖以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特殊群体”亟需“温暖以待”

2022-02-16 08:22:47 作者:xd830517 来源:xd830517推荐 阅读:载入中…

“特殊群体”亟需“温暖以待”

  “特殊群体”亟需“温暖以待”

  “六一”在即,孩子们以多种方式喜迎节日。然而,有一些留守儿童,在本应备受呵护的年纪却孤独地成长——亲情缺失、心理孤独、行为叛逆,甚至出现自杀、受侵害等极端事件,引发社会关注。(5月30日《人民日报》)

  这里的“特殊群体”是指少年儿童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留守儿童,有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有残疾儿童,也有那些处在贫困线下的孩子们。

  之所以“特殊”,是因他们的生活环境偏离了正常的既定轨道。如果是正常健康地成长,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天真快乐的。但因为某种原因,他们的生活却不能如平常的孩子那样一帆风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困难,残疾儿童生活难以自理,贫困儿童无法品尝生活的甘甜……幸运的是,父母给了他们生的权利;不幸的是,他们比其他孩子多承担一份孤独。

  而节日又会加重“特殊群体”的孤独感。“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个神奇的东西,人们总会在这一天莫名其妙地需要认同和陪伴。比如说春节,我们会无限的思念家乡、亲人和朋友;又比如说情人节,我们特别需要另一伴的安抚和陪伴。当然,这接踵而至的儿童节也有它独特的一面。在这一天,孩子们需要亲人的陪护,想要收到心爱的小礼物,需要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与平常的孩子而言,获得这些东西是轻而易举,但这些“特殊群体”很可能会像往常一样过节。而节日喜庆会造成的强烈对比,甚至会让他们感受更加失落和孤独。

  “特殊群体”亟需“温暖以待”。“特殊群体”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同样需要阳光和雨露,但他们却要在孤独中等待,承担生命不承受之重,焦虑而无奈,困惑而无解。所以,他们比平常人更需要陪伴,更需要呵护,更需要阳光普照,因为比孤独更可怕是看不到走出孤独的缝隙和希望。我们的公众要在与自己的孩子畅享“六一”时,也要兼顾一下这个“特殊群体”的感受才好。少些刺激,甚至是分一些爱怜和温暖给他们,普天同乐,岂不更好?

  “让每朵花都尽情地绽放”,这是今天《人民日报》上一篇文章的标题,用在这里倒是恰如其分。笔者非常厌恶用“特殊群体”这个奇怪的称谓来表达同情,这就好像要告诉全世界的人们他们在某一方面处于弱势一样,这会刺激他们的神经,让社会公众无形中产生偏见。要消除这种畸形的表达,让每朵花都尽情地绽放,我们的社会就必须拿出诚意来。

  不要伤口撒盐,要雪中送碳。不要袖手旁观,要力所能及。不要冷若冰霜,要温暖以待。把自己最善的一面呈现出来,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这个世界不寒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