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2022-02-14 21:30:06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看到学生不上进,大好的时光白白浪费掉,你是否也会恨铁不成钢,苦口婆心的讲一锅的心灵鸡汤,有时把自己都感动了,他们却仍旧一副不痛不痒的样子,你的不解是否有时也会变成气愤……

  处身其中,深受历练之苦的我对此颇有感触!但此刻我不得不说,不思进取,无精打采的孩子,靠言语,靠心灵鸡汤是唤不醒的。就像久旱的禾苗需要的并不是肥料,而是一场救急的大雨。改变需要情感触动

  这种感悟要从我今天的经历说起:

  一直盼望着假期的到来,盘算着每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日子,单是想想就会有按压不住的小激动。可今天是假期的第七天了,我却有着难以形容的无力感。

  整整一个上午,活就在我面前放着,可我就是提不起劲打不起精神去完成。脑子昏沉沉的,无力的四肢让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总想着若能躺下再好不过。老公说我这是紧绷过后放松过度导致的懒散,我无力反驳,但“懒散”二字还是让我一机灵……

  就在黑板的左半边,我曾大义凛然的写下:生活中有邪恶,首先是懒惰和懈怠……还记得我那自信的滔滔不绝:

  “相信你也没想到,懒惰和懈怠竟然和邪恶联系在了一起,但细想来又觉得精妙至极!懒惰和懈怠一旦在一个人身上找到了寄身之处,那么负能量和不够良好的表现便会潜滋暗长,甚至生根发芽,悲剧也就产生了!相比之下,人身上最可贵的美好品质,便是———积极向上!积极向上的人,有一颗火热的心,不会麻木,不会冷漠,更不会铁石心肠,和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目之所及都是欢喜!”

  现在想来却喜剧般具有了讽刺效果,因为这些根本说服不了现在的自己,可见文字有时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当时我是哪来的自信可以说服孩子们呢,甚至还以为自己很厉害,很伟大,怎会想到此刻的无地遁形。

  老公让我出去溜达溜达,我试着做了,仍是徒劳,除了累,并没有让脑子清醒丝毫,反而坐下的时候只想瘫在那里,靠墙都是累的,盯着一处一动不动,眼前是什么完全不知道,脑子里什么也没想,像个雕塑,失去了灵识。

  我经常告诫上课走神,发呆的孩子们,发呆发久了,就真的成呆子了,今天也送给自己。这种状态让我很不解,怎么着了呢?我似乎能理解那些面对老师的激情万丈,却表现出一脸茫然的同学的心理了,不是他们不懂得道理,而是已进入到一种机械的麻木,需要寻找到一种能唤醒的触动……

  问题终是要解决的!

  我试着拿起笔,随便找张纸,胡乱的写些此刻的感触,毕竟不务正业的乱写一些东西是我感兴趣的事。

  不知不觉竟写了大半页,无法聚集的精神竟一点点的聚拢,无力感竟一丝丝的散去,迟钝的大脑开始运作,软酥的四肢开始有力,僵掉了的手指开始灵活,我能感受到血肉正在汇集,元气也逐渐充盈。虽然“必做任务”仍不想搭理,但手里正在进行的工作竟也不想停……那种感觉就像久旱的禾苗,淋了一场酣畅的大雨,蔫了的叶子慢慢支棱起来,又接收到了阳光和风,开始拼命的生长。很快一篇文章出炉。趁热打铁,手头的活也高效的完成了。

  这让我陷入思考:

  作为老师,碰到问题学生,我们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这往往是不易的。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是过来人,又从教那么多年,小孩子的心思无所不知。并且我们一贯的认为我们用心良苦的劝孩子们学习都是为了他们好,甚至因此而感觉自己很高尚。当然劝学是没错的,但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方法,比如“揠苗助长”的那个宋国人就好心办了坏事。

  所以在行动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与其长篇大论的教导一番,不如蹲下身来,问问孩子:你喜欢做什么?只要他说出想做的事,我们就可以开展下一项行动:

  让他去做!

  找到了根源并不是说给他一番说教,就像知道禾苗蔫了是因为干旱,你就告诉他“禾苗你要多喝水,喝水有利于你健康,也不要喝太多,要不然你会淹死的……”这些不仅无用,还可能适得其反,我们应该让他去喝他需要并想喝的水!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他想去杀人放火,玩游戏,我也让他去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绝对的相信孩子都拥有着善念,能达到杀人放火地步应该成为不了我们的学生。对于玩游戏,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你可以控制我不去,但不可以控制我不想。在此推荐周弘的《走进孩子心灵的爸爸》,一位父亲解决儿子沉溺于游戏的故事,他陪儿子一起玩。

  我们要相信孩子们渴望着被理解,要相信孩子们能懂得我们的爱和期待!放手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吧,我们也要自信我们的爱和期待能触动改变的力量!

  因为所有的外在施压和支援,都必须转化为内在的反应和力量才能发挥效用。就像吃药是外在表象,内在对药的消化吸收才是治病的根本。

  所以当看到无精打采,不思进取的孩子时,与其用无力的语言强迫他们不情愿的浪费着时间,不如问一句:此刻你更喜欢做什么?然后就放手让他去做吧,相信归来的他定会精神抖擞,一如治洪的有效办法不是堵而是疏通。

  此刻先做自己想做的叫转移,转移产生了兴趣叫触动,触动唤醒了情感,情感中寄托着爱和期待,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所以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我们要用行动触动情感,因为情感的触动是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