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18》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1918》读后感100字

2022-06-02 09: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18》读后感100字

  《1918》是一本由[美]约翰·托兰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5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18》读后感(一):战争终结前的权力倾轧

  1918年末,当这场从欧洲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战最终拉上幕布,世界的格局也因此而发生巨变——欧洲在这场战争中,经济和人口损失惨重,逐渐没落,英国失去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这一角色由远在战火外的美国代替,俄国建立了红色政权,战败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专制统治因此垮台。更为重要的是,战胜国在战争结束后的凡尔赛会议中,将战争的过错完全归于德国,对德国实施了极为严苛的经济和军事制裁,而这为日后德国内部多种政治势力的斗争和民众的不满埋下了祸根,最终被希特勒所利用,导致更为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然而对于协约国胜利后的这一切,在1918年初时,看起来仍然遥遥无期。尽管美国在1917年4月就已经对德宣战,但美军部署在欧洲的人数并不多,大部队是否能够及时赶来西线战场仍未可知。俄国内部,布尔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斗争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外部战争,已经和德国签署合约,提前结束了东线战场。无论在协约国还是同盟国看来,德国离战胜只有一步之遥。

  作者约翰·托兰对造成协约国如此被动局面的原因进行了全画幅地描绘,他通过大量的文献和信件,对各国首脑和军事首领在最为关键的这一年的中表现进行了真实还原,此外,托兰还描绘了底层士兵在战斗中的场面。通过托兰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出,不仅协约国内部各国之间的政见得不到统一,甚至国内的政客和军事将领也时常意见相悖,这种各自为政状态下的协约国面对德国无法招架,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协约国最重要的英法两国,英国西线统帅陆军元帅黑格认为战争的重点在于保卫港口,以确保战火不会蔓延到英国本土。而法国的总司令贝当却坚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巴黎”。美国陆军上将潘兴拒绝将美军由协约国统一率领,坚持美军的独立指挥权。为结束这种局面,协约国的政治家不得不出面干预,推出法国的福煦将军来接管协约国全体部队的指挥权。尽管在此之后,福煦与黑格也存有多种意见相左的时刻,但毕竟结束了将领间的勾心斗角。

  此外,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黑格十分不满,认为他刚愎自用,导致英军损失惨重。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和福煦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也十分不和。另一方面,将领和士兵之间也存在矛盾,黑格对于战争的盲目自信,就建立在大批士兵前赴后继地死在战场之上。关于这些,英国著名的一战反战诗人萨松曾写道:

  “老伙计,再见!替我向上帝问好,

  告诉他政客们的承诺——他们说

  英格兰绝不退缩,

  直到将普鲁士的统治彻底掀翻……

  你在听吗?

  是啊,最少两年之内,战争不会终结,

  而无数的士兵已经……泪水已盲了我的眼,

  所见唯有黑暗。”

  尽管协约国在福煦的指挥之下,加上美军在七月对德国的攻势中取得胜利,此后的德国一再推迟进攻,直至落败。但跟着托兰的叙述回顾这最后一年,不能不说是因为协约国各方势力的权力倾轧,才使得这场战争持续了如此之久,更让战后他们将过错完全推给德国这一事实更具讽刺。因为他们对此没有任何反思。

  《1918》读后感(二):(转) 《1918》这最长的一“年”后 他们中的很多人已不再变老

  《1918》这最长的一“年”后 他们中的很多人已不再变老

  李翼。

  《1917》是萨姆门德斯导演的一部关于一战的电影,与以往的片子不同之处在于,是以两个不满16岁的年轻英国士兵的视角,用一组从头到尾的长镜头来表现一段“马拉松”式 的传达命令,结束攻击的历程,而这关乎到1600名士兵的性命,当然两人自己的。而《1918》是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既《日本帝国衰亡史》《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等等之外的又一代表作,副标题是《第一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原本以为这书会是接近于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那样,年份只是大背景,主要还是挑选几个代表角色,将这几人在这一年里的比较特别的遭遇,列出来,从一个侧面来反应些历史问题。毕竟一年里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你完全辨别不出其中的脉络,更谈不上升华中间的意义。

  但约翰托兰先生艺高人胆大,偏偏不这么弄,而是“清明上河图”式的来。书中不是仅仅找几个主要人物的传记,访谈,书信等资料来串联一下,而是群像式的表现所有与一战有关的主要人物,在这1918年里的功过是非。当然,用清明上河图来对比这书,还是唐突且不准确的,因为《1918》里当然不仅描绘战场上的群像,而且涉及到各国的高层。有正也有邪,正中也不乏勾心斗角,莫名其妙,邪里也不纯粹是妖魔化,必输无疑。特别是当在主要战场上,协约国一边已经胜券在握时,内部各国又开始为了各种权力与面子,争吵不休,而德国当然更是如此,为了降或不降,废不废德皇,具体怎么降,是否还能讨价还价,还有国内革命,德皇下台后去哪避难等问题,闹到鸡飞狗跳,火药味程度一点不比在真正的战场上稀薄……

  又因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间隔不算长,所以横跨两端的“红人”不少,在《1918》中也有描述,不过也不会因为这些是红人,就占很大的篇幅,而是一视同仁,都用点晴之笔,比如讲到当时还年轻的巴顿见到麦克阿瑟,佩服他在枪林弹雨下的勇敢。当然如果你看过电影《巴顿将军》的话,后来他也是视子弹如无物的,可能是受了麦克阿瑟的激励吧。当然除了正方的,反方的“大红人”,当然不能缺了后来在二战时成为大魔头的希特勒,在一战时他还很普通,只是够狂热,据说在得知德国战败时,他的双眼因为毒气所伤,而几乎失明,但在这双重打击下,他没有“绝望”,而是出现“幻觉”,或者说是一种“神”的指引,需要他引领德国人民走向“复兴”,当然准确的说是灾难。当然还包括永远留在一战中的,比如红男爵。他极为英勇,击落战机无数,但不嗜杀。后来因为头部受伤,发作时脑子巨痛……最后在一次空战中被击落。虽然是敌方飞行员,但英国也表现出优良的骑士精神,非常尊重这个对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我对于两次世界大战浅薄的认识,总觉得其中有太大的相似点,不像是续集,更像是重启版的电影。英法之间的合作与纷争,美国这枝后起之秀的咄咄逼人,协约国与俄国之间的相爱相杀,还有俄国与德国之间的“互不侵犯”,当然二战和一战最大的区别,可能还是德国在一战时,还没有被逼到更极端,于是出了个希特勒,让整个世界都付出代价。

  《魔戒》小说的作者托尔金是因为目睹了一战时的各种惨状,人间地狱,内心受到了无穷的煎熬,才把寄托到中土世界,创作了《魔戒》,后来被彼得杰克逊拍成了电影三部曲。而杰克逊再后来也把真实的一战影像画面修复,上色及3D化,让世人见识到真正的战场与“地狱”……当然这部纪录片也不只是残酷,警醒与抨击,也有趣味,或者说恶趣味的地方,毕竟千万别忘了,彼得杰克逊在拍大制作《魔戒》前,拍的可是那种小成本B级片,本来就是血浆及各种体液横飞的片子。而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有提到在战场上如何解决如厕问题,就是在壕沟旁横一根木杆,然后男的都脱了裤子坐在上面解决,这时已经没有什么保护隐私的问题,而且因为边上也没有女生,当然有时候因为如厕的人中有人太重,或者木杆日久失修,断了,那上面一排光着屁股的士兵,就会齐刷刷的摔入壕沟,不,是粪坑中……这一段虽然很不雅观,但在枪林弹雨,缺衣少药,尸横遍野的上下文中,应该已经算是极有人生乐趣的一段了。

  而在约翰托兰撰写的《1918》中,也有类似的一段恶趣味描写:那就是在敌方开始进攻,英方的士兵们都在枪林弹雨中找壕沟躲藏,其中一位也是这么想的,看前面一条不错,就跳了下去,没想到却是条粪坑,有齐膝那么深,这士兵实在无法忍受,于是不怕死的跳了出来,还不知哪里有的勇气,叫大家跟着一起冲锋,而他自己边冲锋边脱衣服,然后从一个死兵身上再把对方的衣服脱下来换上,而这一役,可能也就因为这个“掏粪男孩”的英勇鼓动,而赢得了胜利,事后他受到夸奖,因为之前从未表现出如此的勇敢来,羡煞旁人。

  《1918》读后感(三):《1918》这最长的一“年”后 他们中的很多人已不再变老

  《1918》这最长的一“年”后 他们中的很多人已不再变老

  《1917》是萨姆门德斯导演的一部关于一战的电影,与以往的片子不同之处在于,是以两个不满16岁的年轻英国士兵的视角,用一组从头到尾的长镜头来表现一段“马拉松”式 的传达命令,结束攻击的历程,而这关乎到1600名士兵的性命,当然两人自己的。

  而《1918》是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既《日本帝国衰亡史》《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等等之外的又一代表作,副标题是《第一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原本以为这书会是接近于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那样,年份只是大背景,主要还是挑选几个代表角色,将这几人在这一年里的比较特别的遭遇,列出来,从一个侧面来反应些历史问题。毕竟一年里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你完全辨别不出其中的脉络,更谈不上升华中间的意义。

  但约翰托兰先生艺高人胆大,偏偏不这么弄,而是“清明上河图”式的来。书中不是仅仅找几个主要人物的传记,访谈,书信等资料来串联一下,而是群像式的表现所有与一战有关的主要人物,在这1918年里的功过是非。当然,用清明上河图来对比这书,还是唐突且不准确的,因为《1918》里当然不仅描绘战场上的群像,而且涉及到各国的高层。有正也有邪,正中也不乏勾心斗角,莫名其妙,邪里也不纯粹是妖魔化,必输无疑。特别是当在主要战场上,协约国一边已经胜券在握时,内部各国又开始为了各种权力与面子,争吵不休,而德国当然更是如此,为了降或不降,废不废德皇,具体怎么降,是否还能讨价还价,还有国内革命,德皇下台后去哪避难等问题,闹到鸡飞狗跳,火药味程度一点不比在真正的战场上稀薄……

  又因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间隔不算长,所以横跨两端的“红人”不少,在《1918》中也有描述,不过也不会因为这些是红人,就占很大的篇幅,而是一视同仁,都用点晴之笔,比如讲到当时还年轻的巴顿见到麦克阿瑟,佩服他在枪林弹雨下的勇敢。当然如果你看过电影《巴顿将军》的话,后来他也是视子弹如无物的,可能是受了麦克阿瑟的激励吧。当然除了正方的,反方的“大红人”,当然不能缺了后来在二战时成为大魔头的希特勒,在一战时他还很普通,只是够狂热,据说在得知德国战败时,他的双眼因为毒气所伤,而几乎失明,但在这双重打击下,他没有“绝望”,而是出现“幻觉”,或者说是一种“神”的指引,需要他引领德国人民走向“复兴”,当然准确的说是灾难。

  当然还包括永远留在一战中的,比如红男爵。他极为英勇,击落战机无数,但不嗜杀。后来因为头部受伤,发作时脑子巨痛……最后在一次空战中被击落。虽然是敌方飞行员,但英国也表现出优良的骑士精神,非常尊重这个对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以我对于两次世界大战浅薄的认识,总觉得其中有太大的相似点,不像是续集,更像是重启版的电影。英法之间的合作与纷争,美国这枝后起之秀的咄咄逼人,协约国与俄国之间的相爱相杀,还有俄国与德国之间的“互不侵犯”,当然二战和一战最大的区别,可能还是德国在一战时,还没有被逼到更极端,于是出了个希特勒,让整个世界都付出代价。

  《魔戒》小说的作者托尔金是因为目睹了一战时的各种惨状,人间地狱,内心受到了无穷的煎熬,才把寄托到中土世界,创作了《魔戒》,后来被彼得杰克逊拍成了电影三部曲。而杰克逊再后来也把真实的一战影像画面修复,上色及3D化,让世人见识到真正的战场与“地狱”……

  当然这部纪录片也不只是残酷,警醒与抨击,也有趣味,或者说恶趣味的地方,毕竟千万别忘了,彼得杰克逊在拍大制作《魔戒》前,拍的可是那种小成本B级片,本来就是血浆及各种体液横飞的片子。而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有提到在战场上如何解决如厕问题,就是在壕沟旁横一根木杆,然后男的都脱了裤子坐在上面解决,这时已经没有什么保护隐私的问题,而且因为边上也没有女生,当然有时候因为如厕的人中有人太重,或者木杆日久失修,断了,那上面一排光着屁股的士兵,就会齐刷刷的摔入壕沟,不,是粪坑中……这一段虽然很不雅观,但在枪林弹雨,缺衣少药,尸横遍野的上下文中,应该已经算是极有人生乐趣的一段了。

  而在约翰托兰撰写的《1918》中,也有类似的一段恶趣味描写:那就是在敌方开始进攻,英方的士兵们都在枪林弹雨中找壕沟躲藏,其中一位也是这么想的,看前面一条不错,就跳了下去,没想到却是条粪坑,有齐膝那么深,这士兵实在无法忍受,于是不怕死的跳了出来,还不知哪里有的勇气,叫大家跟着一起冲锋,而他自己边冲锋边脱衣服,然后从一个死兵身上再把对方的衣服脱下来换上,而这一役,可能也就因为这个“掏粪男孩”的英勇鼓动,而赢得了胜利,事后他受到夸奖,因为之前从未表现出如此的勇敢来,羡煞旁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1918》读后感1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