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一百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9: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10篇

  《最后一百天》是一本由(美) 约翰·托兰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6.00,页数:6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一):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讲述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最后一百天。《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1912年生于威斯康辛,参加过二战。托兰以纪实的手法详细记录了希特勒最后一百天的活动,以及三巨头的精彩故事。书中充满了令人震撼的细节,向人们展示了二战后期欧洲战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场面。雷马根的突破、对德累斯顿地狱般的轰炸、德国东部一百万平民的死亡、苏联俘虏对布拉格的保卫、希特勒在暗堡中的最后日子等等。在三个月之内,希特勒、墨索里尼先后死去,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也已日薄西山,每一个场景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可以说这最后的一百天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关系很奇妙,希特勒不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在爱情上他几乎是一个不婚主义者,自杀前才慷慨地许给了情妇爱娃一场婚礼;在友情上他最习惯的就是背信弃义,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罗姆、最器重的下属隆美尔最后都被他干掉。然而,作为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外,同时也是希特勒身上罕有的“人性之美”,希特勒终其一生对墨索里尼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忠诚与友谊,无论顺境逆境都不离不弃,希特勒对墨索里尼的忠诚,是二战当中不可解的谜之一。当我们谈及二战时的巨头大佬时,墨索里尼可能是大国领袖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与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东条英机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级,就是在轴心国内部,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恐怕也最多是希特勒的一个二流配角。在盟军登陆西西里之后两周,众叛亲离的墨索里尼在军事政变中下台,随即被软禁。可悲的是,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徒,没有一人放一枪来拯救这位党的创始人,甚至没有一人站出来替他辩护,似乎没有一个人把他屈辱的下台放在心。除了希特勒,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即使整个世界联合起来对付他,我也将坚决和他在一起”。希特勒派手下最得力的特种兵指挥官斯科尔兹内奇袭软禁墨索里尼的高山别墅,只用了四分钟,甚至连一枪都没放,就救出了墨索里尼。据说获救后的墨索里尼紧抱着斯科尔兹内说:“我知道我的老朋友希特勒不会抛弃我。”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德国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1946年开始的冬天导致10万人死亡,数百万伤病。希特勒曾经说过,如果他的军队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他本人和整个德国都将陷入无尽的深渊。纳粹“元首”这个预言在二战后迅速变成了现实。遭到彻底破坏的德国在1946年底迎来上世纪最寒冷的冬天,数十万人因饥饿和寒冷死亡,甚至国家都陷入“毁灭”的境地。

  欧洲胜利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二):最后的额一百天

  最后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约翰•托兰曾亲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动荡飘摇的时代中眼观世界,曾著有《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从珍珠港事件到中途岛之战的180天》《约翰•托兰自传:我眼中动荡的20世纪》等优秀的作品,本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历史纪实作品之一,在本书中其以真实的眼光看待二战结束前的时光,不同战场不同角度全景展现欧洲战场的最后一百天。约翰•托兰认为,好的历史著作就是“活的历史”,他也秉承自己对待历史的信念,摒弃了传统史学著作的生涩与枯燥,而是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对话,身临其境的场景描述,让读者置身二战的战场上,去解读曾经发生的故事。

  众所周知战争是残酷的,曾给世人造成众多难以愈合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曾带来欧洲地区的悲惨记忆,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将战火蔓延到其他的大洲,先后有六十一个国家参战,波及人数曾经达到二十亿,战争双方一方面是以德意日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另一边是以苏美英中等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五年,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使得国土或地区满目疮痍,无数人死亡或受伤,也给幸存者留下深刻的阴影。在二战结束的前夕,还在发生着各种不确定的变数。约翰•托兰在图书中不论是人物的描述,还是战场上的作战计划,上到将军外交官国家元首,下到普通的是士兵狙击手以及百姓,战略战术的隐蔽或公开,政治家的谋略或手段,各种战争的狂热亦或是对生命的绝望,他用自己的笔触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欧洲战场的最后一百天,法西斯希特勒的独裁垄断必将走向灭亡,纳粹政权不得人心,美英苏三国之间波诡云谲的政治设想与东方大国中国的博弈,政治家的阴谋或舆论的走向,崩溃的帝君或离散的难民,一幕幕的景象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历史是用来敬畏的,二战曾经的战火曾蔓延五大洲的居民,历时时间之久,战场之惨烈是前所未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在东方战场浴血奋战,反抗法西斯联盟,那些热爱和平追求正义的人民,通过铁与血的勇敢抗击,打败侵略战争,打破剥削和压迫,才换来自由和正义,才有了和平安宁的世界。图书中既描写了帝国的衰落,也有英雄的崛起和和平的希望,拥有让人充满昂扬向上的力量,在这最后一百天里,这些精神力量和信仰引领我们不断走向更加光明的世界。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三):重读历史

  陆陆续续阅读过不少讲述二战历史的书籍,自认为已经了解到不少这方面的历史。这次有机会再次系统地学习希特勒第三帝国灭亡的100天内所发生的事情,书中不仅仅只有这短短的100天,和这段时间有关联的内容作者又以回顾的方式加以介绍。如此,更能让读者全面接触二战的历史,也能从中深入了解更多的细节内容。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从1945年1月27日至5月8日在这短短的100天中,几位关键性的人物,美国罗斯福总统,意大利墨索里尼总理,德国希特勒总理先后去世,对二战的影响很深。当然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让读者印象深刻,美国所倡导的为追求全球性和平的联合国组织被认可,并确认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第一届次联合国会议。中国的相关利益被英美俄三国作为谈判的筹码,当然还涉及到俄方对日本的宣战,法国获得在德国的管辖领地等等。围绕会议所指定出的各个协议在会后,因多国各自的利益,还在继续争议中。

  在二战期间,希特勒虽然外表刚强,内心却充满的疑惑。下属所反馈的重要信息,希特勒也不重视,却强硬地推行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尤其是在1944年7月20日所发生的暗杀事件,德国军界和政界人士欲刺杀希特勒,结束这残酷的战争。从此之后,希特勒更加不相信自己地下属,而这无疑更是加快了他的毁灭。

  希特勒《慕尼黑民事登记处和旧市政厅》

  对犹太人所执行的灭绝政策,相信大家早已知晓,然而究其作者却把它放到了希特勒对艺术的追求道路之上,这未免也太有趣了。青年时期的希特勒沉迷于绘画的世界,两次申请维也纳艺术院校因不符合学校的审美没被录取,而当艺术大门对其关闭之际,其就将自己的愤怒转移到犹太人身上,这是真的这样么?

  对于英美盟军的进攻,让我记忆犹新的应该算是雷马根大桥的占领,从此美军第一次踏入到莱茵河以东的土地上,这让希特勒纠结不已,真可惜美军也没意识到美军过桥的优越性,而让美军暂时巩固阵地。而希特勒所发出的炸桥命令,则让部下在执行时左右为难,无法美满地执行。其实当德国官兵应该在第一时间内见到敌军军队出现之时,就应该下达炸桥命令,在这关键的时刻,指挥官还是因为命令的原因在哪儿犹豫着,再加上炸药出现了问题,导致桥梁未被及时炸毁。

  在战争未期,德国基本被打败,由于希特勒迟迟不愿承认失败,导致战争仍在继续。而私下里部下将领的投降谈判,一直在断断续续存在着,希特勒对此行为也早已知晓,只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或许有种愿望,愿望能让战争得以选择比较好的方式结束。

  在盟军进攻柏林的道路上,美军已经不再愿意主动进攻柏林,而把其让给了俄军,不过这举召来了来自各方的反对,不过斯大林倒是挺喜欢的。在美军和俄军两军相会之时,知晓到各国之间的分歧,美军士兵主动寻找俄军的位置时,非常担心两国军队间会发生交火,直至两军友好地会合只是,心情才放下。

  1941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接见汉娜·莱契

  在希特勒的自杀前夕,竟然看到美国试飞员汉娜·莱契的身影,希特勒也要求她陪伴在身边,并陪同自己自杀。汉娜·莱契可了不起,创造过多项飞行世界纪录。1937年10月,其驾驶的海恩里希·福克研制的福克·沃尔夫Fw61式直升机更是创造了109公里每小时的直线飞行纪录,并且在1938年在柏林的德国博览会上第一次在室内进行了一次直升机飞行表演。还好,还好,希特勒之后主动地让她离开了总理府。

  很不错的图书,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现在,好像看些来自苏联作者书写二战相关历史的书籍,看看从另一个角度是如何书写这段历史。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四):展现未知的历史画卷 ——读《最后一百天》有感

  展现未知的历史画卷

  ——读《最后一百天》有感

  这是一本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帝国灭亡的历史书籍。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曾经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托兰认为,好的历史著作就是“活的历史”。他的写作信条是“不应当以自己的观点来讲述,而是像一出戏那样,让实际上发生过的事情重演,这才是所谓活的历史”。这本书叙述场景多样,从每条战线、每个会议室的秘密场景,到解放了的营地,到希特勒的地堡,再到美国兵轰炸莱茵河上的铁路桥,一幅历史的画卷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个故事,包括人物描写、作战计划、讽刺手法、谍战大幕、大规模暴行、疯狂、外交官、将军、士兵、狙击手、冷静之人和狂热之人;希特勒的占星术、艾森豪威尔将军受降日早晨之所读、吉斯林的最后一次乘车、命令、新命令、烦躁不安的政治家、战略争论、战火与死亡的恶臭、发往莫斯科的电报、冲锋陷阵的大军、离散的难民……扣人心弦,研究透彻,细节翔实!

  这本书的内容基于数百次采访。受访者来自二十一个国家,都曾亲身卷入书中所描述的这些事件。凡有可能之处,这些当事人都是所记述事实的基本来源。像书中“希特勒并不是从真空里冒出来的;他的肆意妄为与几个世纪来无情的迫害活动一脉相承;从十字军东征的时代开始,到中世纪的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再到俾斯麦和威廉二世的第二帝国,每当德国种族优越的信念占了上风时,这种迫害活动便猖獗起来。此外,希特勒也是嗜血成性的预言家们合理的继承人。和他们一样,他精力充沛,残忍无情,心中总是萦绕着世界末日的景象,并且完全相信自己的绝对可靠性。他烟酒不沾,是个素食主义者;他生活简朴,简直像个苦行僧;他超越了一切个人腐化行为。他有一个情妇,但却让她远离公众视线,这样他便能够以不迷恋女色的纯洁形象出现。他的目标同样也被看得高于一切;他的使命值得做出任何牲牺,甚至牺牲几百人的生命。每一位古代的先知都认为,自己必须摧毁一股腐化堕落的巨大力量。 ”书中做到的是揭露历史事实,而非控诉。

  此外,书中还基于数千份第一手的资料来源:包括事后报告;参谋部的日志和专题文章;以及至今史学家们仍未得见的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献。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大进攻》,第二部《西线猛攻》,第三部《东西会师》,第四部《不完整的胜利》。每个场景都是特写境头,直截了当,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空越时间,在历史的现场倾听人物对话,权衡得失,体会首脑们的情绪,直接再现历史的场景。

  比尔博姆曾说过:历史是一部艺术的作品,既无离题之事,亦无遗留问题。这本书既让时间的流逝保证对往事的追忆相对平静,又让那些历史的调味品,不致全然消失。

  建议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好好读读本书。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五):因为真实,所以精彩

  我比较喜欢看的一条线是希特勒继承人问题上,戈林、鲍曼、戈培尔、希姆莱的权力斗争,最后,希特勒的接班人是海军元帅邓尼茨。邓尼茨拿到任命后,与希姆莱见面的一段对话,用中国古代桥段打比方就是“帐下埋伏了三百名刀斧手,只等摔杯为号”——当然,文中没说邓尼茨埋伏了卫兵,他只是把开了保险的手枪放在文件下面,暗地里瞄准了希姆莱。倘若希姆莱稍表现出一点反对意图,邓尼茨就要当场开枪把他射死。邓尼茨也没打算让鲍曼、戈培尔进入他的政府,他下令只要他们进入他所在的城市,就予以逮捕。可见当时虽然希特勒已经自杀,德国败局已定,德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仍然激烈而残酷。

  再有就是集中营内,盟军战俘知道快要迎来胜利,在一起庆祝,不小心把秘密电台从隐蔽处掉了出来,看守们也当作没看见。那时看守们也开始好好地对待战俘了,准备给自己留条后路,希望盟军解放集中营时,俘虏们给他们说点好话。集中营长官准备枪毙一批犯人时,战俘营的东西方两派全都紧密合作,把枪决名单上的人从一个营房转移到另一个营房,让看守们找不到他们。看守们为了做人情,也表面上假装仔细寻找“连抽屉也拉开”,实际上睁只眼闭只眼。失败近在眼前,谁都不肯得罪人。这不仅是历史教科书上所书写的历史,而是更加贴近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是这场战争中没有名字的小人物,其心理活动也纤毫毕现。

  作者写了一些法西斯阵营重要人物的死亡,希特勒及情妇,墨索里尼及情妇,写到戈培尔及夫人之死时,有一句看似轻描淡写却触目惊心的话:“孩子们已经被毒死”,大人犯罪,儿童何辜,战争的残酷惨烈如在眼前。

  最后,德国投降,二战结束,冷战开始。那又是另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了。血红的封面和厚重文字织就的一百天全景绘卷,提醒我们那场铁血战争的艰苦与真实。中国有句老话:“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战争之伤,是几代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反思历史,展望未来,唯有希望世界和平、安宁、美好。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六):最后一百天读后笔记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七):一定不要讲述,而要表现出来。

  1990年10月,约翰·托兰在参加一次会议时发表了题为“活的历史”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回忆了自己曾经因为著作《日本帝国的衰亡》去康涅狄格州领取一个奖项。当晚请来的主要演讲者是在美国历史学界独树一帜的巴巴拉·塔奇曼。她注意到托兰的日本妻子寿子,便走过来对托兰说:“我看你已经被日本化了。”托兰半开玩笑地回答:“早该如此了。”接着,塔奇曼又问托兰为什么一直在写有关希特勒的种种。托兰解释道:“我认为希特勒是我们这个世纪(20世纪)最重要的推动者与搅动者,他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命,我只是在尝试客观地讲述一个关于希特勒的故事。”塔奇曼随即表示在历史写作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客观,托兰则揶揄地回了一句:“巴巴拉,你说的是你自己吧。”

  两位同是出生在1912年的历史写作者之间的这次小小的碰撞被约翰·托兰放进了他阐释自己历史写作原则的演讲中。几乎从第一个单词开始,托兰就对包括巴巴拉·塔奇曼在内的美国历史学界同仁认为自己是一个“纳粹”而耿耿于怀。他在还原了那次碰撞之后,抱怨道:“我喜欢她(巴巴拉·塔奇曼)的作品,也从未批评过她的作品。我真的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认为我是一个纳粹,难道仅仅是因为一些重要的纳粹人士来我家拜访我吗?”事实上,托兰特意写出塔奇曼质疑自己的原因是值得人玩味的。作为一位用文学艺术的笔法来呈现历史经验与思考的历史写作者,塔奇曼的作品常常受到学院派历史研究者们的诟病,认为其只不过是大众通俗读物,根本谈不上什么学术价值,也不会有什么思考深度。巧合的是,编剧出身,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历史研究训练的托兰也有相同的困扰。因此,他对塔奇曼的质疑尤为感到困惑与愤怒,就像被一个私下里引为同道的人背叛了。但其实,托兰只是将塔奇曼人云亦云的评价当成了一种“污名化”,而忽视了她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历史写作问题,即当你如此深入地进入历史现场,以至于都被别人当成了“纳粹”,你所谓的“客观性”是否存在。塔奇曼显然持否定态度,托兰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但从他最后的“反唇相讥”中,仍然能一窥他对客观性的坚持。因为托兰正是受到这种客观性的引导,走上了书写“活的历史”的道路。

约翰·托兰

  约翰·托兰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男中音歌唱演员,母亲是艺术家。因为父母的交际圈中大多是作家、戏剧家、艺术家等,所以托兰耳濡目染,12岁时打就立志做一名作家。他14岁时,曾经名声大噪的剧作家波特·埃莫森·布朗在他们家寄住过一段时间。布朗经常经常和小托兰去附近的剧院看电影,每次不等结束就拉着托兰回到家里,商量着写出电影的结尾,之后再回头看真正的结尾。他们几乎每次都觉得自己改编的结尾更精彩。等到离开时,布朗告诉托兰以后不管写什么,一定不要讲述,而要表现出来。整个写作生涯,这句话都被托兰奉为圭臬。但直到1954年,在受人之托撰写《大飞艇》一书时,托兰才首次在历史写作中实践了这句话,并从此开始将原先只有一个模糊轮廓,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活的历史”概念慢慢地付诸实践,也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

  受过良好戏剧训练的托兰给“活的历史”下了定义:“我将自己面对的每一段历史都看作是一出戏剧,并努力让所有的角色自由行动,不受自己结论的影响。我仅仅只是观察他们,并试图从这出戏剧中找出一些意义。我不属于任何一方,对所有国家的人都一视同仁。我尝试弄清楚那些亲历者的动机,而不会考虑他们的官衔与地位。”托兰将历史等同于戏剧就明确了自己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的位置。

  为了达到这一点,托兰每次开始一本历史著作的写作之前,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埋首于档案馆与图书馆之中,查阅能找到的全部文献资料以及他人撰写的相同主题的书籍。随后,他会跑遍世界各地,对之前分属不同阵营的历史当事人进行采访,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真实信。托兰虽然毫不隐晦自己对德国纳粹犯下的罪行的憎恶,但在采访中,他绝不会因为自己的先入之见而放弃对前纳粹分子,甚至是那些在战争结束多年后仍然信奉纳粹主义的人的采访,也不会根据刻板印象盲目地脸谱化。在为《突出部之役时》的写作做准备时,托兰采访了曾任纳粹德国第五集团军司令,参加过阿登战役的哈索-埃卡德·冯·曼陀菲尔将军与曾经率领一支德国突击队去意大利营救过墨索里尼的奥托·斯科尔兹内上校。前者成为了他接触前德国国防军人员的介绍人,后者则成为他了解前纳粹党卫军成员的窗口。从这些坦诚的纳粹信徒那里,托兰得到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得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与那些影响深远的决策背后的逻辑,同时,更加真实地发现他们身上人性的一面。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什么我只能依靠那些反对希特勒的德国人。事实上,我无法相信那些说自己从未喜欢过希特勒的德国人。”

  有时候这种访谈甚至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为了表现二战中欧洲战场的最后一百天,托兰与妻子寿子花费八九个月的时间游历了整个欧洲,走访了包括“铁幕”后的东欧五国在内的二十一个国家。他们进入东德寻找战争遗迹的时候,曾误入一座坦克训练基地,险些被苏联士兵抓住。在返回西德之后,托兰又因为私自进入东德被CIA盯上,勒令其在首都汇报自己的一举一动。正是通过这样细致深入的收集工作,托兰才能在极为丰富的史料的支持下写出《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覆亡记》。这本书也成为了托兰的第一本畅销书。

  对于托兰来说,历史写作的客观性除了意味着不局限于从特定阵营的立场出发去展现历史事件之外,还意味着一种打破宏大叙事的平民历史视角。而这种平民视角与他自己的生命经验密不可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在耶鲁大学戏剧系攻读研究生的托兰没能完成学业。他跟着流浪汉们偷乘运煤的火车从美国东部到西部,到处游荡了三年,被铁路警察抓过八次。大萧条结束后,他去纽约演艺界打过各种零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托兰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陆军航空兵少尉。他曾经因为带一个黑人军官去白人军官俱乐部吃饭而险些获罪。对底层民众的了解与同情让托兰总是关注着平民与士兵的命运。在他的作品中,读者能够看到被汹涌的历史大潮裹挟着前进的战俘、士兵与平民的遭遇,也能看到统治者的一道命令是如何影响普通人的人生轨迹。《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一开篇并没有写战争的整体局势,也没有写领导人之间的博弈,而是写了斯特拉格·卢夫特第三战俘营的盟军战俘们得到了苏联红军即将到来的消息,纷纷收拾起行李,准备全体转移。一种压抑的兴奋与对未知的迷茫混在一起的奇异情绪弥漫在整个战俘营中。如托兰自己所说,他总与历史人性的一面打交道,这些血肉丰满的人物让宏大的历史不再只是数据的堆砌与教训的演绎,战争的残酷也不再仅仅靠冷冰冰的数字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历史才是有温度的。

  如果说不局限于某个特定阵营的立场与打破宏大叙事的平民视角是托兰遵循的客观性的内核的话,那么他的叙事技巧与细节就是客观性的外在形式。由于读者与所要展现的历史时期距离遥远,所以托兰为了让读者身临其境就必须要营造出一种历史时代感。而这种历史时代感只能通过确凿的细节才能达成。细节虽然本身无法表达什么结论,却能让托兰获得一个坚实的叙事基础。这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在写每本书的时候,都要亲自找到当年的战场和重要会议的举办地,弄清楚历史人物当时的想法,连当时的衣着与天气情况都不放过。他将从正式文本、速记的记录以及当事人的回忆中搜集而来的碎片串联起来,生动地还原出一个个历史现场。在《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关于雅尔塔会议的章节中,托兰甚至将罗斯福在里瓦几亚宫款待斯大林与丘吉尔的晚宴菜谱都列了出来:美国菜与俄国菜的大杂烩。

  托兰在叙事技巧的运用上采用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与大部分的历史著作相同,他主要还是根据时间的线性顺序将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为了让不了解相关信息的读者不会受到结局的影响,托兰只是按照事情彼时彼刻发生的原貌来展现,不会给出任何与“这出戏剧”的结尾有关的线索或先兆。而在历史结局已知的情况下,托兰可能会同意塔奇曼为了保持悬念总结出来的心得:“如果你装作并未时过境迁,避免受惠于事后诸葛亮的聪明,忍住不要提到之后发生的事件,那么,悬念自然而然就会自己产生。”除了线性顺序外,托兰还十分重视不同阵营在同一时刻做出的选择。例如在《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中,他就运用全境镜头式的手法,把同一时间下,不同空间中的人物与事件拼接在一起,引导读者不急于就某些局部的问题做出武断的判断,而是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历史人物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以及每一个历史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不断转变视角,不断地打破固有的偏见,见证了所有人在最后一百天中的命运起伏。

  不像塔奇曼将所有无法表达的历史贬得一无是处,托兰仍然承认了那些晦涩难懂的书与论文存在的价值——但他明确地将其划归为“给专家看的书”。托兰认为大多数历史作品应该是读者越多越好的,因此,可读性是衡量一部历史作品的重要标准。在艺术世界中浸淫多年的托兰文学功底深厚。他的文字准确精到,表达清晰,富有感染力,能够将自己希望读者看到的画面展现出来,并让读者感受到他希望读者感受到的情绪。托兰对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偏爱用短句和简单的时态。阅读他的历史著作就像读一本优秀的小说。读者仿佛亲自置身于彼时彼地,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惟妙惟肖。《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描写希特勒自杀的文字既令人心悸,也让人唏嘘:

希特勒坐在桌前。他身后是一副腓特烈大帝的肖像。在他面前的储物柜上,放着一张他母亲年轻时的照片。他把枪管插进嘴里,扣动了扳机。他向前扑去,撞飞了一只花瓶。花瓶击中了爱娃的尸体,然后落到了地摊上。里面的水洒出来,淋湿了爱娃的裙角。

  在写了七部关于20世纪战争的著作之后,约翰·托兰总结道:“我试图无党无派地走进历史,将书中人物的国籍和意识形态抛在一边。只想通过普通人经历的苦难和巨大的想象力来描述战争的恐怖和对战争的憎恶。通过这种方式,我试图在对真实孜孜不倦的探求中,用一种主观的客观性向读者呈现活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托兰给客观性加了一个限定词“主观的”,但这并不表示他放弃了自己一直坚持的历史写作原则。不妨将其看成是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之后,托兰对历史写作认识的深入与对自己原则的完善。正如巴巴拉·塔奇曼在《历史何时开始?》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历史写作就是对事件观察距离、视角和比例的反复调试。根本就没有纯粹中立的历史学家,但客观性也从不排斥观点与情感。其实,从托兰决定以戏剧的角度来展现历史开始,他所谓的客观性就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纠缠在了一起。无论是同情平民的视角,还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相互交叉的叙事方式,乃至于选择采访什么样的历史亲历者,采纳什么样的事件细节,无不体现了他主观的判断与独特的匠心。

  从立志当作家的小男孩到决心客观地展现历史的年轻编剧,从搭乘火车到处游历的流浪汉到著作等身的历史写作者,约翰·托兰从不拿艰深的理论出来吓唬人,也不板着脸孔想要教训读者。他通过由自己的生命体验所铸就的客观性视角,为普通读者讲述了一段段精彩而有温度的历史故事。他从未忘记布朗叔叔的那句话:不管写什么,一定不要讲述,而要表现出来。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八):读史

  希特勒青年团 以前老师讲述历史时,总以“脉络”来贯穿,来让我们更详细更清晰的来认识并熟记历史。或许是我自己的原因,总是对枯燥的历史无味,并总是催眠自己“我深爱着历史,相信自己可以懂得许多即使”其实我就是一历史小白,除了最重要的,“课本”上出现的其他我一概不知。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灭记》当我听见希特勒这个使我迷之崇拜的人时,我便下定决心要看完这本书,(然而我却很丢脸的弃坑了,只能提醒大家——小白勿入。 约翰 托兰(1912——2004)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12年生于威斯康星,参加过二战。在42岁后,以其写二战、一战和朝鲜战争的历史著作连连成功而名声大振。其作品曾获得美国非虚构类作品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是严谨研究的结果,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真相的来龙去脉;对于百姓是亲身感受和心灵深处的记忆,对于约翰·托兰,历史则是这两者的天然融合。其主要作品有:《希特勒》、《从乞丐到元首》、《丑闻》、《占领日本》、《日本帝国的衰亡》、《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其作品大多以幽默的笔法写成,用幽默的角度看历史。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灭记》是一本描述非常详细的书。第一页“作者的话中说过:受访者来自二十一个国家,都曾亲身卷入书中描述的这些事件……它们均来自正式文本、速记的记录,或是当事人的回忆”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通过文字来还原当时的“宏观”甚至“微观”的历史场景。历史不是虚构,是历代史实的反应,而这本书真实的向我们展开了第三帝国的覆灭纪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本书分为4部来描述了第三帝国的覆灭。第一部:大进攻。第二部:西线猛攻。第三部:东西会师。第四部:不完整的胜利。 人生有多百天,更有多少百天是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不应当以自己的观点来讲述,而是像一出戏那样,让实际上发生过的事情重演,这才是活的历史”第三帝国覆灭的真实场景尽数包含在本书内。让你感受到惊心动魄的史实,战场上人物的特点。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入这本书,小白请谨入,毕竟大量的史实会让你感到有点枯燥。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九):最后一百天读后感

  《最后一百天》读后感(十):从百天窥世界

  100天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新生,而对于一段历史,短短100天的时间竟也促发了转折。在世界史的舞台上,希特勒算得上是排得上名号的男主角了,称不上主宰,但也绝对是闪耀一时了。或许你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但对于希特勒这个名字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希特勒这个名字被人们和邪恶划上了等号。然而历史上的希特勒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在这段历史中他又做了哪些?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书中本着真实还原历史的态度,带读者重回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百天的欧洲战场,希特勒在地下堡垒中最后的日子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精彩上演。整本书以时间为唯一线索,讲述了从1945年1月27日到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柏林签署投降协议书止的100天中二战欧洲战场上发生的事件。

  对世界历史只知皮毛的我,刚拿到书时被这厚厚的一本大部头着实惊到了,然而当我静下心来,翻开这本书时,我发现这本书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而是让人从头到尾心存悬念,每个场景的描述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就像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这可能就是作者所推崇的“活的历史”。“不应当以自己的观点来讲述,而是像一出戏那样,让实际上发生过的事情重演,这才是所谓活的历史。”不掺杂任何个人的观点,摒弃了传统史学著作的生涩与枯燥,代之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对话,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评判历史。

  作者在完成这部书的过程中对二十一个国家的见证人进行了数百次的访谈,还查阅了数千份第一手资料;事后报告、参谋部的日志、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用自己神笔描绘出了一个不一样的100天。或许100天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然而这100天,又是独一无二的,举足轻重的100天。作者自己曾经说:“也许,在人类的历史上,再没有另外的一百天,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百天更为举足轻重,更为影响深远。”这本书的确是用这一独特的视角,为你打开了了解世界历史的一扇窗。就算你和我一样不了解二战,一样可以被这精彩的100天所吸引。通过这100天了解更多世界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