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67枚奥运奖牌》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67枚奥运奖牌》读后感100字

2022-06-02 09: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67枚奥运奖牌》读后感100字

  《67枚奥运奖牌》是一本由若昂·梅代罗斯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2021-1图书,本书定价:89.9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67枚奥运奖牌》读后感(一):其实就是做好大数据分析

  这本书2012年开始写到2018年能够成书出版,过程中的这6年正正是技术分析师被(中国)大众所认知的时候。

  如果有玩过冠军足球经理《Football Manager》这个电脑游戏,会对这个分析师毫不陌生,游戏通过对身体属性、性格特点,技术能力进行量化,让教练从虚无飘渺的“感觉”中变成以冰冷的数字去“了解”一名球员,以此排兵布阵,针对对手进行战术佈置,从而把“我确信球队能取得胜利”变成“根据大数据分析,我们的胜率是有多少”。

  大数据是过去式,并不能代表将会发生的事情,但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寻找那制胜之道。就如《一万小时定律》以及《刻意练习》,也是基于这个框架作为基础。

  大数据被大家慢慢认识、应用,应该也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2000年左右的时间。书中借英国为奥运争冠背景及多项运动与数据分析师之间的故事来作为衬托,大谈技术分析的发展史,简单点说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及分析。现在很多职业运动的教练、球员已经通过上述手段,使运动成绩不断提升。

  上述框架放至其他领域道理是相通的,做好过程管理,目标导向,我相信大部分的“学习”也是可以直接套用。

  《67枚奥运奖牌》读后感(二):相信科学的力量

  推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中国队最终金牌榜排名第二,仅比第一美国队少一枚金牌,微信读书在期间给我推荐了一个有关运动的书单,我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中国跳水队运用AI等高科技不断改进训练,以保持梦之队的优势;前些年在看西甲的时候,看到直播中用最新的Google glasses来实时分析比赛的各类数据,反馈给教练组,达到帮助及时调整战术的目的。这都是类似这本书中科技助力运动发展的现实例子。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英国怎么利用科技在十几年间一跃成为体育强国的故事,包括雪车、场地自行车、足球、篮球、壁球、曲棍球等各类运动中的应用故事。科技带来的效果印证了“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运动”的真理。书中有句话基本是对本书精髓的概括了:很多比赛的差距可能只有0.1/0.01,如果用上这个技术能让我们的比赛队员提高0.1,为什么不试试呢。

  科学运动,对于一个奔四的人来说,越来越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和真理。这几年,打球时护具不断增加,带上运动眼镜不仅让投篮更准,而且大大减少了由于看不清引起的受伤;换一双更透气缓冲更好的球鞋,脚基本不再起泡脱皮,膝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当然护膝也起到了保护膝盖的作用;厚毛巾底袜更是实战利器;平时一个人去投篮也可以考虑带个护腕,投久了手腕明显有酸痛了……这些都是对于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中年人的运动必备,对了,怎么能少了保温杯,不仅能保持水分,而且一口热水喝下去,立马就有了热身的效果。这些科技可能都比较低端,但对于我这类以运动健身为目的的一般人群,不需要去参加奥运会或世界大赛,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这些年在公司比赛和平时打球中表现也不断提升,也让我更加坚信了科学的力量,有任何新的科学神器,都会十分愿意去一试。(我这个篮球狂热爱好者,一讲到这就根本停不下来……)

  科技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努力和训练还是不可或缺的,书中后面章节谈到“一万小时”理论并表达了不太认同的观点。个人却觉得一万小时理论蛮正确的,没有辛勤的汗水怎么会有丰收的喜悦?还是拿篮球来举个例子,这几年转型射手(由于年龄大了不敢对抗怕受伤),平时有空就去练投篮,几年下来三分命中率确实有质的提升,这都是训练、熟能生巧的结果。当然,科技可以和努力训练能够很好的结合,用科学的方法努力训练就能事半功倍!

  最后,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天赋了。改编引用一句名言:成功的人都是靠99%的汗水和1%的天赋,但是那1%的天赋远比99%的汗水重要。天赋确实是很太重要了,所谓高手过招往往成败就在细节之间,而这些细节都是由天赋来决定的。但是天赋同样离不开科学和训练,不训练也许结局就是伤仲永了,而天赋同样可以科学的来看待,每个人都有天赋值,只是也许有的人是100,有的人刚及格,不是简单的有就是100,没有就是0的关系。

  科学的发掘天赋能力,科学的训练,科学的去比赛,这也许就是一个成功运动员的最终解了。

  《67枚奥运奖牌》读后感(三):福原爱都不知道的竞技体育制胜秘诀 | 《67枚奥运奖牌》若昂·梅代罗斯

  先说点儿有的....

  1. 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钱都买不到的突破

  中芯国际终于有权砸下12亿美元去购买荷兰阿斯麦光刻机。 虽然最先进的设备还是轮不到,但对于我们芯片制造“卡脖子”的技术,也终于算是有了一个大突破。

  去年,中芯国际被拉黑,现在解禁,作为大陆第一家实现14纳米量产和28纳米大规模扩产的公司,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好事儿。

  2000年,“中国半导体教父”张汝京在上海创办了中芯国际,目标是想在大陆创建一家世界一流的晶圆代工厂,做啥的?粗糙点说,就包括你的电脑CPU和手机芯片。

  然而,新领域的开创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最近刷到的一本书叫《67枚奥运奖牌》,里面一句话说的挺好: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科学技术更是。

  那些年,张汝京在大陆搞得这些事儿,遭到台湾的百般阻挠,2005年被台积电因专利问题起诉,一共交掉了4亿美元学费,同年,他甚至放弃了台湾户籍。

  2009年,这位创始人被迫离职,公司被迫停止了大步向前,这场国产替代的颠覆之路中断了。

  直到2015年,国家队大基金22.5亿美元砸进中芯国际,这只当年的领头羊,也终于熬成了国家队。 政策红利的支持,再加技术天才们的996,去年,中芯国际走上科创板。

  当天,科创板集体吓跪迎接。作为集体中最靓的仔,中芯大帝似乎终于可以做点颠覆传统的事儿了。 假如将来某一天,后浪问你,我们的芯片国产替代怎么就突破了?中芯大帝的故事还真是个好的开头。

  有时候,事情难做是因为别人,比如那些“卡脖子”的技术。

  有时候是因为自己人,比如小编最近刷到的那本《67枚奥运奖牌》,里面有一群体育科学家。 教练、运动员喊他们是学术圈的疯子。

  然而在他们眼里,运动员像是躺坐专业户,完全没有该有的训练强度。

  共处在一个迷信大行其道的时代,他们能兼容吗? 不要去猜,书里有答案,或者再听小编讲个故事。

  2. 科学研究让没有冰道的英国,拿到了钢架雪车金牌

  2003年前后,英国还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冰道的国家之一,更没有教练指导钢架雪车的滑行技巧。

  女运动员艾米,每天在做的,就是拿着比自己大两号的男式钢架雪车,出现在赛道,挑重点弯道做做分析。

  后来,国家队有了新教练,可能是被国家寄予了厚望,他每天花好几个小时看视频,分析各种运动方式,激情满满,不知道的,还以为队里的兴奋剂都他偷吃了。

  他发现,运动员需要在弯腰向前奔跑时制造加速度,而现在雪车队类似抓举的训练方式,可能是举重教练想出来的。

  于是,他改变了训练方式,训练次数也翻了4倍,这在当时绝对是件遭骂的事。

  除此之外,他还做科学定量分析为运动员量身定制钢架雪车和其他设备,彻底颠覆了运动员所有的习惯。

  2010年冬奥会,艾米替国家队拿到了金牌,正如这位“科学家”教练所愿。

  这是那本书里的一个小故事。 全书用22个类似“科技改变未来”的大故事,给你讲明白了一群体育科学家,是怎么样帮助英国,把奥运会的金牌数量从1996年的1枚飙升到2016年的27枚,排名全球第2位。

  这本可能是作者为数不多的出版书籍,也应该是唯一一本翻译成中文的书。搜遍全网,这本新出版的书,几乎没什么评价。

  作者说,特别感谢主编某某先生,如果没有他的鼓励和指导,他恐怕压根就不会写书。 读完以后,小编想说,可能作者更适合把它整成专访稿,在杂志发发,而不是装订成册。

  这么一个带悬念的名字——《67枚奥运奖牌:英国体育是如何崛起的》,好像更显得牵强,尽管,那些道理是没错的。

  你想要必胜秘诀?真的没有!!! 扩展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