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感伤故事集(一部小人物的生活寓言)》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感伤故事集(一部小人物的生活寓言)》读后感1000字

2022-06-01 09: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感伤故事集(一部小人物的生活寓言)》读后感1000字

  《感伤故事集(一部小人物的生活寓言)》是一本由张柠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2021-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伤故事集(一部小人物的生活寓言)》读后感(一):多余的话——从商媛与周民谈现实如何进入文学与文学对现实的作用

  张柠教授是文学评论上卓有成绩的人,因此评价他的书,对我们后学晚辈来说是忐忑的。读者就怕学者型小说家,因为他不仅仅能写小说,他还能论小说,你敢在钱锺书面前谈《围城》吗?我是不敢,因为没什么好说的,他们自己已经先说开了。就像这本《感伤故事集》,已经有了创作随想三篇附录其后,我们又有多少话能说呢?说出来是不是多余的话呢?张柠老师的评论,我是佩服的,他评余华的小说,“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以卖血为代价,把先锋小说的形式主义面具撕破了,将农民主题一下子就推到了前台。这部小说有两个重要主题,一个是与农业文明相关的古老血缘主题,一个是与商业买卖相关的现代主题。生活说,你必须卖血(进城去);生命说,血是不能卖的(留在农村)。卖还是不卖,成了一个问题。”真是高见。因此我并不准备把这本小说集概括一遍,我决定像我面对其他前辈大师短篇集子的方法一样,挑一篇作为切入点谈谈。面对一个前辈,我实在不敢谈太多。 《商媛与周民》是我喜欢的一篇小说。为什么呢?它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一点困惑,我们的现实如何进入文学,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时代才有的东西怎么进入纯文学,比如计算机、微信,以及一些时代词,最明显的就是网络用语。文学可以描述我们的时代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我是读上一代人小说长大的,了解和理解的都是他们那套语言逻辑与现实物质,我虽然活在今天但对于今天是有隔膜的。我并不确定今天这些东西能否写入文学,我总疑心那些词语会让文本变得轻薄。张柠教授,我其实并不是很了解他,但他的头衔,他的小说确实一定让我放宽了心。我看到原来抖音这个我们文青批评的玩意也可以写入小说啊,小说在今天之间依然有写实的功能。文学进入现实的方式就是写实。 张柠这篇15页的小说写的是我们艰难时刻的事儿,它通过一对夫妻对时事的评点与态度很好地反应了在那艰难时刻我们是如何处理这些未知灾难带来的问题的。“疫情比想象要更漫长,比疫情更漫长的是情绪情感和疑问,它们被并置在一个密封的空间里发酵。”也许夫妻的矛盾正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才爆发出来的。 小说的设定里,商媛是城里人,喜欢文学;周民是农村人,职业的程序员。周民对于文学的攻击也许我们可以视为信息技术对文学这一古老经验的不信赖,可讽刺的是,周民一个信息技术的代表对于信息却没有从中甄别的能力,他迷信着一切信息。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篇小说的一个点是告诉我们,文学在今天充当闹钟的功能,它可以提醒我们在特殊的今天如何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以及灾难面前如何保持清醒的能力。文学对于现实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漏洞,一个让我们回到现实的漏洞。

  熊猫静候其他人对其他篇幅的看法。

  麻耶熊猫的《感伤故事集》

  《感伤故事集(一部小人物的生活寓言)》读后感(二):小人物屋顶上的阳光,是举手迎接而来

  故事,是人类最原始的表达,也是理解周遭世界最初的手段。故事还有一种最接地气的玩儿法——以“我有一个朋友”为开头、讲一个“实则这个朋友就是自己”的事件而被众所周知。

  这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感伤故事集》由十个故事组成,从开始读第一篇故事起,我就在想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做《感伤故事集》。按照惯性不是应该从十篇故事中选取一则短篇的名字当做书名么?按顺序看完最后一个故事后,忽然就觉得,这个书名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书中最后一个故事的名字叫《艾小米和她的五匹马》,似乎是和“感伤”二字最不搭边儿的一个故事。可是它就像是一片神奇的绿叶,衬托出花儿为什么别样红。

  这段描写男人之间神奇友谊的文字,瞬间让我醍醐灌顶,有种“耳聪目明”抓到了一丝真相的感觉。这绝对是有生活经验和阅历的人才能总结出来的犀利法则。

  《玛瑙手串》的故事,讲的是梦中的父亲。梦魇时的浑身冒汗、恐惧、悲戚,我也会偶尔遇到。睡梦中在梦境里的一番天地梦醒时分常会感叹唏嘘下它的离奇。而这个故事最让我觉得值得思考的是:不像父子更像是冤家的“我”与父亲,在梦中再相见,父亲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我”的变化,父亲会有有意外或者“惊喜”么。

  如果灵魂真的有另外一个世界安放,那么再相见。年华渐长的后辈和生命戛然而止的父辈,执手相看泪眼,大概也会无语凝噎吧。当某一种执念遇见了“阴阳相隔”,它是会被和解,还是会成为灵魂的枷锁。我陷入这个思考久久不能自拔,没有人给我答案。灵魂到底长什么样子,或许睡梦中的为人处事才能窥见其一二。

  我执着纠结于此。是借着这个故事,想到了些许感伤的往事。那些零零碎碎的伤感往事像是在风中摇曳的蒲公英。可是针对于个人来说,那是仅有的和某些灵魂的牵绊。

  《商媛和周民》、《艾小米和她的五匹马》,这两个故事写夫妻之间的微妙情愫比较多,让我觉得看不过瘾。直想问还有吗?还有吗?商媛承认文学就是一个Bug,还洋洋得意。艾小米被丈夫告知很多人跟艺术界的人谈收藏,跟收藏界的人谈艺术。我不知道商媛被周民嘲笑整天写写写,被丈夫嘲笑一点长进都没有,会不会有一种深深地绝望。我不知打艾小米和前男友的妻子成为闺蜜会不会觉得生活太拥挤热闹,会不会心存芥蒂。或许是我太阴谋论了,我总觉得艾小米有一天会被生活的真相吓到落荒而逃。

  我不知道生活中有多少无法消除的Bug需要自行体验。只是看到幸福故事的时候,也总不自觉寻找它的不完美。或许这就是根植于心的悲观和伤感。

  谢谢有故事可以让我思考、冥想、感伤,让我觉得自己生活里的那么一点阳光,格外灿烂。我要学着爬到屋顶举手迎接阳光了,哪怕低头是一片感伤。

  《感伤故事集(一部小人物的生活寓言)》读后感(三):《感伤故事集》距离是让人又爱又恨的调皮鬼,摇摆着我们的感情

  在我们不了解别人的生活的生活,总觉得他们的世界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跌宕起伏。可实则,我们的故事差不多,可能我们的悲伤和情感也差不多。

  因为我们都拥有同一种东西——距离。

  相恋初期的人都是蜜里调油,恨不得时时刻刻不分开;结婚几十年的夫妻,却恨不得对方马上消失在自己的世界里。这都是因为距离太近了。

  原本关系僵硬的父子,却也在父亲走后的几十年里,一边埋怨,一边惦念。这是因为距离太远了。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听说的了。但渐渐地我们发现,这个距离的长短,是很有讲究的。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叫“商媛和周民”。

  在疫情的影响下,他们被禁足家中五十多天,起初还好,可时间久了,一切不好的东西都开始放大。(其实想想,五十多天而已,一生也就在转瞬之间,何故就容忍不下零距离?)

  商媛算是个小中产家庭了,条件优渥,对金钱向来不怎么节俭,但周民却不一样,他家庭条件不好,母亲是好不容易才把他从深山里送出来了。

  所以即便周媛工资一般,但花钱也不会手软,周民工资不低,但也配得上抠搜这两个字。这是零距离下的他们开始暴露的分歧。

  其次是精神世界的差异,周民就像大部分人那样,精神世界停留在表层,感觉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掰扯,但往深了讲,他就不知所以了。尤其是对于文学。

  周媛爱好文学,自己偶尔也会写诗,显然,她的精神世界比周民要高,但在长期零距离的相处之下,他们的问题和差距开始暴露出来了,为此,他们也开始考虑是否真的能够携手一生。

  距离有时候真的很让人讨厌,远了朝思暮想,近了又生怨怼,太远了吧又相忘于江湖。就这样将我们的感情玩弄于股掌之间。

  我们常常会取笑现在的社会状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近了,但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可说到底,我们都害怕“永别”这个距离。

  在“玛瑙手串”这篇文章中,主人公便于他的父亲天人两隔。从书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有些恶劣。但在最远的距离面前,他依旧会思念自己的父亲,即便这份思念里带有伤痛和愤恨。

  在他做梦的时候,常常是在与他的父亲对着干,是那种从心底的反抗。但就像我们说的:有多少爱,才会有多少恨。

  当他们的距离还能够触及到彼此的时候,恨主导着这份关系;可当距离变得遥远的时候,爱又维系着这份情感。

  人在闲暇的时候最爱胡思乱想:别人一定都比自己幸福;他们所相爱的人一定与我们不同;世界上悲惨的人很多,而我一定就是最惨的那个......

  如果你会这样,那就看看这本《感伤故事集》吧,你会发现,其实大家真的都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我是【尼山夫子读书】,关注我,一起阅读更多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