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南路(陈川济)教育基地考察 ——水秀居陈超将军
7月5日上午,“同心燃梦”实践队线下队员来到了红色南路(陈川济)教育基地参观和学习,并收集红色革命资料。在负责人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调研组成员们了解到关于陈超将军的历史生平和认识到更多投身革命的共产党人,深刻感受到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意义。
经了解,陈川济村是革命老区村庄。在抗战时期,南路地区中共党员干部黄其江、陈其辉、邓麟彰、支仁山、支秋玲、王国强、陈兆荣、陈明景、苏少婉、卜国柱、谭德等人就在陈川济村开展革命活动。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遂溪县党组织派工作小组驻村开展抗日活动。工作小组组员兴办民众夜校,成立青抗会通讯站,在那里成功建立党支部。解放战争时期,陈川济村先后有60多人参军、入党。新中国成立后,陈川济村便因此被定为抗日根据地村庄。
其中,最让人感慨的是陈昌甫一家。陈家是革命家庭,是南路党组织的地下交通站、情报站、接待站。陈家儿女、媳妇先后6人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陈超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不断成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中将,同时也是一名伟大的共产党员。
陈超将军出生于遂溪县志诚乡陈儿济村,1946年参加了革命,194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担任过粤桂边纵队连长、指导员、营长等职位。
陈超将军在老家陈川济村有一座祖屋,一栋老宅子,皆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另外,两座院落之间还有一个废弃的小广场。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了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陈超将军在大多数家族成员的同意和支持下,用自己毕生积蓄自费将自家祖屋建造为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培育“红色”下一代、延伸党性教育的重要课堂的同时也是红色旅游景点。传承红色基因,传递“正能量”,既加强了红色文化交流,又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红色南路(陈川济)教育基地,我们实践队深刻认识到青年学生学习党史的重要性。这既是对革命先辈的不懈奋斗、牺牲奉献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他们用生命建立祖国的不辜负,更是对未来祖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自觉和担当。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红色文化交流,传播正能量,有效保护、开发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调研组将继续关注红色教育基地,探讨红色基因传承的新途径,挖掘红色遗址保护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