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想上班?
今天是3月份的第一天,
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一月,
你们那颗躁动的心能安分了吗?
我看不能,
因为
......
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去搬砖了呢。
初十上班,到今天已经十四了,
于是,就产生了以下一番对话,
请观看:
我:黄土,来,问你个问题,为什么你们过完个年回来,看起来那么丧?
黄土:我觉得上班就是在浪费青春,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
我:有句话这么说的,“当有一天,上班成为一件让你每天早上醒来都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时,你就该考虑换份工作了。”
黄土:不,上班和工作是两回事,大部分年轻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我:愿闻其详。
黄土:周围很多年轻人都讨厌上班,或者更精确地讲,是不喜欢在上班那种组织化的环境底下生活,甚至是那种组织化的时间表。
我:的确,我先前看过一档节目,也提到类似的话题。「上班」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行为”,公司付费购买员工的劳动时间,员工就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干着规定的事情。而「工作」是一种带有积极态度、有奋斗目标、并且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简而言之,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黄土:哟,小卡老师,看不出来啊,你这么懂得咱们年轻人的心理,哈哈哈。
我: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是在兜着圈子说我比你老......
黄土:好好好,小卡老师,那么我想请问,为什么在父母一辈的时代,那份无比向往和为之自豪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如今的年轻人眼里,却感到无比倦怠呢?
我:首先,我先问你个问题,春节前后,你有没有想过辞职不干了?
黄土:实不相瞒,真有这么想过。
我:辞职,意思就是过完年要重新找工作,可是过完年都3月份了,找好工作4月份了,发工资要等到5月份了,学习成长两个月2018都过完一半了,明年的计划又耽搁了。那么我再问你一遍,你还会想辞职吗?我猜答案是“会”!
黄土:哇,你简直是料事如神啊。
我: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想上班,其实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你有听过父母那一辈的人会天天哭着喊着不想上班,干脆辞职的吗?因为他们那个时代,生活相对贫乏而简单,与外界联系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也看不穿到别人的生活和心情,他们的重心几乎都是放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所以也就没那么多心思去跳槽啊、辞职了。
但是现代的年轻人不一样,互联网发达了,看到的东西多了去了,今天可以看见谁谁出国旅游了,明天又看到谁谁创业了,后天还能看见谁谁年终奖发了多少,谁谁又辞了职回家啃老......
互联网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让不同阶层的人毫无保留地看到了彼此的生活状态。同时,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逐渐把“成功”定义为“房子、车子、票子”,人人奋斗的方向都变得一模一样。
黄土:所以,人们看得越多,想的就更多了,有着与自身情况不相符合的欲望。可是,欲望越多,打击越大。于是那些无法改变的现状的人,一边羡慕别人一边努力改变自己,有着一颗攀上高枝的心,却只能日复一日地上着班。况且,上班的本质其实就是赚钱谋生。
我:嗯,开窍了。
黄土:谢谢夸奖!哈哈。
我:人人都说,如今选择很多,东家不打就打西家,其实是错误的,其实有选择=无选择。衣食住行的经济压力与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既得不到父母的经济支持又承担不起风险与失败,这一切都在无形中告诉年轻人“除了上班你别无选择,你辞了这家,下家也是一样的”。
黄土:我一直都认为,那些真正作出辞职决定的人,都是勇士,勇气可嘉。
我:如果你真的辞职了,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能做什么?
黄土:消极一点的话,就混吃混喝宅着呗,积极一点的话,就有很多选择了,比如自己给自己打工,创业啊;或者存点资本开个店什么的;再不然就做点自由职业......不过,现在我还没有资本,这个问题很致命!
我:所以,现在你还想辞职吗?那颗躁动的心能够收了吗?
黄土:能了能了,我的肉体已经上班了,可是灵魂却还没出现,最起码有一个已经出发了,我争取灵魂今天到位!谢谢小卡老师,你点醒了我,我先去工作了!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一点想法?
最后,小卡老师想再说一句:世界已经如此的残酷,就不要让自己再多一颗玻璃心。不要想着做啃老族,不要想着混吃等死,不要频繁换工作最后一无所得。在时代风潮变幻之前,增值自己,总归是没错的,多学几种姿势自我防御,总是有好处的!
-End-
常摁这个就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