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那些长相一般的女孩儿后来都怎么样了?
大家好,我是你们都喜欢的陈陈的室友Joy,也是壹课的课程运营负责人。
前几天我们冒着晚上要加班的风险组织了一次户外趴体,还没有去之前陈陈就一直神神叨叨地说老板又要拍照了怎么办。看她早上换上白衬衫仙女裙之后,我一度以为她准备好了。
“啊啊啊啊,你别对着我拍。”“天呐,怎么可以这么丑?”陈陈看了群里的偷拍照转过身很严肃地说“我要去整容。”接着一轮又一轮的咔咔合照后,陈陈再也没有勇气直视每张都可以做表情包的全家福了。
“你是好看的,只是不上镜而已。”大家都这样安慰道。不过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个对外貌无比在意的小姐姐已经对人生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01
都有一个很少被鼓励的过去
陈陈是公认的办公室最好看的小姐姐,却以为初恋是因为她丑才跟自己分手。至于丑这一点,我们都表示质疑。
某位伟人曾说“不是天生好看的女生,大学以前很少有人追。”用在被男生表白N次的陈陈身上,丑的命题不成立。
小时候所有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都更加喜欢白白嫩嫩的小妹,连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也更愿意在她那里讨糖吃。
节假日有更多的贺卡,小男生会在家门口写上歪歪扭扭的“张,我喜欢你”,每次都会被选上去学校舞台上表演......
不论走到哪里,我都是我们两个中不那么起眼的一个。在审美还未形成的幼年的我的眼里,她被我美化成刘亦菲一样天仙的存在。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很少被人表白,只能一心扑在学习上的我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
02
过于在意自己的短板
上了大学,接受了更加多元的审美冲击。开始去知乎研究一类文章,“天生黄皮怎么变白?”“鼻子塌怎么变好看?”“怎么瘦腿最有效?”“侧脸不好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内双怎么画眼线?”......
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本来是下定决心要改头换面,在看过一个又一个的极端案例之后,照照镜子竟然觉得自己还不错。
虽然平时直接说“你很漂亮”的夸奖很少,我还是会听到周围的人对局部外貌的欣赏。
记得三年前看过的一个实验视频,实验邀请了一个刑侦画家根据被访者本人和初次见面的人的描述给她们画像,然后让她自己看这幅画像,感悟自己的描述和别人描述的不同。
结果,由她们自己所描述的第一张画看起來沉重、不开心,但由朋友描述的第二张却看起來友好、亲切而且快乐。
因为对于外貌的在意,女生通常都会用八倍镜去放大观察自己的缺点,试着用各种办法去隐藏和纠正,经过一遍一遍地强化之后,就更加确定短板所在。
但其实,这些所谓的小缺陷,并不妨碍大家喜欢现实生活中,笑起来很好看的你。
03
适当放宽对自己外貌的苛求
相信也有不少女生说自己某个地方真的长得不好看,有钱了就要去整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客观上来说“整容”不算一个贬义词,不过有太多的我们可见的失败案例让“整容”成了要躲着才能去做,做了也不会公开的事情。
明星,网红是我们能看见的颜值最高的群体,各种八卦通稿里面都是她们变美的过程,成功营造出一种就是因为好看她们才会成功的假象。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鼓吹“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锥子脸成了美女的普世标准。但是近几年我们会发现,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是新垣结衣,石原里美这样单看五官并不完美,但整体姿态却让人非常舒服的全民“老婆”。
放在我们普通人身上,如果对于外貌过于严格演变成焦虑反而是得不偿失的。毕竟大多数人从事的行业对于外貌的要求并不高,五官端正就足够了。
用我很喜欢的一个博主刀刀的话来说就是:
“即便对于女性,美作为第一价值存在的时候,仍然有非常大的危险性。而美貌发挥最大价值之前,你要能创造出点儿别的价值。”
如果确实对长相不满,学习护肤,化妆,健身,搭配等有效的自我管理都能帮助你在现在基础上变得更好。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外貌的好看与否其实是一个主观并且狭隘的事情。在跟别人的相处中,我们所展现的品行,气质,能力,舒适度却是我们完整的人格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像陈陈,你们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不是照样很喜欢。
这篇文章到此结束。
完了。
真的!
你还翻?
算了。
服了你了。
给你一个福利吧。
陈陈和爱猫一张看不出人样的床照。
不要过分放大自己身上的缺点
也许在别人眼里你也是仙女一样的存在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壹课君推荐
无论是好看的女生还是长相一般的女生,有知识有头脑的女生才可以更好地行走在社会。最近壹课君发现一款有趣的小程序,可以和全国高校大学生在线答题PK,与同校师兄弟组队冲顶,赛季排名第一高校的参赛者们还可瓜分6666元的特别奖金哟!低调有内涵的壹课粉丝们,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