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能和他人深入交往?可能是得了「我觉得我有病」| 解惑实验室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不能和他人深入交往?可能是得了「我觉得我有病」| 解惑实验室

2018-06-05 22:31:32 作者:Taka </span> & 阅读:载入中…

不能和他人深入交往?可能是得了「我觉得我有病」| 解惑实验室

  ‍‍

  大家好,我是有点怪的 Taka

  这里是解惑实验室第五期节目啦。

  今天的话题和我一样有点怪,老规矩,话不多说,直接看问题

  粉丝提问

  Taka,一直以来,我的人际关系一直处理的不太好,回想这几年,我似乎无法和他人深入交往

  看过之前的文章后,我一直试图让自己没有社交心安理得,可是我的女儿渐渐长大了,我害怕她模仿我也不去和人社交。

  于是我试着和同事增进交往,想给女儿一个好榜样,但我发现自己好像总是被排除在外的那一个。

  我喜欢看书、看电影,同事们喜欢化妆、追剧,聊天时,我试着插嘴,有几次我一开口就冷了场。

  我更不敢说话了。

  另外,有些时候,我的想法也有些阴暗,我真怕我一出口就暴露了自己,他们如果嫌弃我,鄙视我该怎么办呢?

  因为太关注这个,我的脑海中经常回放那些我说错的话,有时候一想就是一上午,有的时候还会自言自语

  我知道是自己心理有问题之前还能压制住,但是现在已经影响我的生活了,我像是进入了死胡同,怎样都走不出来,该怎么办呀。

  图片来源:Pinterest

  问题分析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先问了这位朋友另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你的同事,我不喜欢社交,你会怎样看待我呢?」

  她的答案有些出乎我意料:

  「我觉得你童年一定有不太好的经历人总不会是天生就内向,我一定会包容你的,因为我知道你自己也不想这样,但是我觉得你还是要改变一下,因为已经影响生活了。」

  我我我...泪流满面。一方面,有些人的内向真的是天生的,另一方面,她的回答反映出了她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而她目前遇到的问题,症结也不在于社交上,而在于对内向的不正确认识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吧。

  熟悉重构的人都知道,我在早些时候是个很自卑女孩,我内向,甚至有些社交恐惧,基本上这位粉丝经历过的这些不良感受我都经历过。

  小的时候,我就表现出了我内向特质,别的小朋友喜欢一起玩闹,我经常待在家里看书,一看就是一整天。

  我妈妈一直认为我有自闭症倾向,所以硬拉着我和他们一起玩,其实我不看书的时候和小朋友们玩的也挺好的,完全没有生病的症状

  图片来源:Pinterest

  可能是因为她的这种情绪影响到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不一样的,我有病,我的做法不对,一旦我和小朋友玩的不好,就印证了我这样的想法。

  在我眼里,只有外向的喜欢社交的人是正常的,我这么怪异,真怕一说话就暴露了「我有病」啊。

  所以我就一直遮遮掩掩,甚至试图讨好别人来显得自己合群,这样别人就不会发现我不正常了吧。

  最后怎样呢?我似乎真的有病了正常人和别人交往的不好,他会站在双方角度思考,而且一个朋友实在处不好,大不了换一个,很少怀疑自己。

  而我带着「我有病」这样的念头和别人交往,非常的自卑。

  如果相处的不好,我就会自责,会焦虑。而且从我坚信我有病那天起,我其实已经默默认定我融入不了大家了。

  所以我真的有病吗?本来没有,后来患上了「我觉得我有病」。

  这位朋友和我出现相同的问题。

  首先她坚信自己的内向是心理疾病需要治疗,不喜欢和人社交就是病症

  然后带着这种心态社交失败后又安慰自己人都是有点怪的,停止了社交,其实并不是真心接纳了自己,而是逃避了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Pinterest

  所以在女儿长大也有些内向之后害怕了,怕女儿跟着自己「学坏」,为了做榜样,逼迫自己去社交,然后又进入了之前的怪圈:

  我有病,因为我不喜欢社交,我社交失败,我肯定是有病。

  这样的怪圈怎么会有出口呢?

  解决方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已经能够看出来啦,这件事直接从社交入手基本是无效的。

  一个人强烈消极暗示下,不仅会过滤出大量的消极反馈,还会刻意的忽略掉积极反馈。

  那么就从她认为的「病」——内向开始说吧。

  一、内向只是一种性格,不等于社交恐惧症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更加推崇外向者,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填各种表格常用句。

  「我是一个性开朗乐于助人的人……」,好像这样才是做人标准一样。

  事实上,这种推崇无形中给了大家一种错觉,因为外向者被大家喜爱,内向的人就显得不正常。

  其实内向只是一种性格而已,哪有什么正常不正常之分呢。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内向,因为他觉得这个词是贬义的。

  但性格内向不是说这个人孤僻或者害羞,也不是说有社交恐惧。

  有些朋友一直内向和社恐傻傻分不清楚,认为自己内向的特征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其实差的远呢。

  社交恐惧是一种精神障碍,是指因为害怕被别人批判而不想社交,可不是因为喜欢独处而不想社交。

  因为内向者的主要特征是精力来自于他们的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观念等。

  所以他们就像充电电池一样,过度的社交和刺激会耗尽他们的电量,他们需要独处来充电,才能继续社交。

  因此,很多时候,如果内向者平衡不了充电与耗电,就会显得他不爱社交,可能也会因此失去一些人际交往带来的机会

  图片来源:Pinterest

  二、部分内向者对他人的假设含有敌意

  内向者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想开口说话但是又不知道说什么话题好,和别人聊天也不知道怎样接话。

  其实这也是内向者的一个特征,我们在和人交往前以及交往中会对这个人和他的反应做一个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来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相对于外向者来说我们的反应是有些敌意并且消极的。

  我们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关注,有时候还会害怕打扰到对方,又会怕人家拒绝

  如果别人冷漠,我们就安慰自己这是理所当然的。一旦他人热情反而超出假设不知所措

  这些现象产生原因可能是我们小的时候生活在一个不那么友善环境中,所以形成了对他人的防备心。

  三、了解内向的好处

  看了上面的介绍,很多人虽然对内向少了一点偏见,但是还是会觉得外向的人更好。

  他们看起来朋友众多,也因为个性受欢迎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不得不说,在一个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社会,这样的性格是「吃的开」的。

  也正是因为外向者的优势容易被大家看到,所以我们忽略了它的缺点,相反我们也是这样看待内向者的。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内向者的优点

  1.内向者非常擅长关注细节,对于视觉信息的处理表现的也比外向者好的多。

  2.内向者更喜欢进行质量的谈话,他们也会有数量不多但是质量上等的朋友。

  3.内向者更善于自省,也喜欢独立思考,这样会更容易认识自己,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事物

  总的来说,内向者更加机敏、谨慎、了解自己,因为不喜欢高刺激,所以更容易在一件事上做到专精,也会有更加丰富内心生活。

  四、根据自己的个性合理的社交

  了解了自己的特性之后,我们会更容易接纳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内向的自己看作是病态的,将自己困在死胡同里。

  因为个性的更改还是比较难的,想成为外向者可能性真的不大。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根据特性为自己合理安排社交,而不是用外向者的社交标准来苛求我们自己。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下面给内向者一些社交小建议

  1.先用文字交流

  如果长久没有和其他人社交的话最好一步一步来,用文字交流不仅会除去我们消极假设他人的机会,而且还给我们更多时间思考怎么说。

  可以说是对内向者非常友好了。

  2.将自己放在两个人的较为熟悉沟通的环境里。

  因为内向者喜欢深入的交流,所以两个人会更自在些。

  如果增加了新的聊天对象让你觉得交流不畅了,那就礼貌的听一小会,然后找个理由退出来就好。

  3.主动去选择自己的社交对象,最好是有共同爱好,可以进行深入交流的对象。

  如果你知道你和同事没话说,那为什么不找一个可能和你有话说的人呢,比如讨论组,读书会,交流一下你喜欢的书。

  4.如果你真的不喜欢社交,并且觉得不主动社交没什么所谓的话,那不社交又能怎样呢?

  契科夫说:「我从前认为所有古怪之人都是病态之人,但现在我相信,有点怪才是人的正常状态。」

  所以,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祝福大家都「有点怪」吧。

  如果觉得今天的文章对你有些帮助,就请在文末给我点个吧~

  鸡汤,每天打碎一点你的「幻想

  重构自己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喜欢请点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