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韩非子:越思考,越透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韩非子:越思考,越透彻

2018-06-27 06:30:23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 阅读:载入中…

韩非子:越思考,越透彻

   读经典 · 爱智慧 · 益生活

  【儒风学社】线上国学课堂点击试听→ 杨鹏老师道德经》90讲

  授权图片 | 滕首诗  摄

法家盟主,始皇思想导师

  一代伟人,公认的会读书,会用书的毛泽东一生中国历史都有持续的研读,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中国古代有作为政治家,基本都是法家。”

  而法家最厉害思想家是韩非子。

  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于一体,是法家思想的盟主。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得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后嬴政攻韩不为疆土,只为得到韩非子,可见其在嬴政心中的地位。后韩非子入秦,被李斯陷害,终不得用,但秦皇后统一六国的思想谋略基本上沿用了韩非子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韩非子是秦始皇的思想导师不过为。

深度思考,口吃者最终胜出

  战国时代,群雄并争,谋士,思想家层出不穷,凭借口才赢得君王青睐合纵连横

  作为口吃者的韩非子天生不占优势,以他韩国贵族身份,也得不到韩王的任用,更是可以说是先天不利,在当时儒家、墨家盛行的年代,法家也不是显学。

  而韩非子,却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

  是他的思考。

  韩非子的思考有着高屋建瓴前提优势,那就是他深刻理解人性,尤其是人性之恶。

  韩非子也自知长处不在口舌表述,故发奋著书。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

  47种。一般人也就是整理个五条十条,最多十几二十条。但韩非子却能思考出47条,可见其思维宽度之广,思维力度之深。

  《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对于如何趋避投合,对于听者心理的分析之周密,让人对游说之事怎样才能成,豁然开朗

  深度思维,让韩非子看事析理之透彻,非诸子可及。

  韩非子的思维模式还具有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特点

  韩非子还善于逆向思维,这是韩非子思想成功秘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对此韩非指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认为,具有不相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都是真的,一个人如果同时肯定了两个不相容的命题,就是矛盾之说。

  对于思维者如何确定命题,给出了明确指示:那就是命题不可自身矛盾。

  他还有一句名言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要做成一件事,有时候需要先打破做成这件事的想法。或者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考虑让这件事失败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这些失败的因素才能成事。)

  在当代,逆向思维很常见,但这在当时首创先河。

  韩非子的思想注重实效性,讲究“功用”。如: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故事性思维,更具说服力

  韩非子的书很多人可能没看过,但是他的寓言,以及出自他寓言的成语,我们都耳熟能详

  如“卞和之玉”“买椟还珠”“矛盾”等等。

  人类喜欢听故事是天性,故事性思维,其实就是场景思维。而场景化思维让人印象很深刻。

  韩非子善于用寓言故事讲理幽默生动言简意赅

  比起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宣讲道理,生动百倍。

  所以韩非子虽然是后起之秀,却能成一代大家,至今日依然具有闪耀的思想光芒,全在深度思维、论证透彻的优势。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应用的好方式

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关注

  ▽ 戳此读懂“万经之王”《道德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