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怎样说好话?
昨天,为油田公司新入职的大学生们做了职场沟通的培训,晚上有小朋友发微信给我,问到工作单位后,面对初次见面的同事,有哪些说话技巧。
的确,初次见面说的话常常是留给对方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高度重视。
初次见面说话要追求的目标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这样三种方式。
一是攀认式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例如:
二是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乱吹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应因时因地而异。例如:
“我在办公楼大厅墙上的光荣榜里看见您的照片了,想不到今天能在这里一睹您的风采,您真了不起!”
“我来咱们站之前,人事部的小李就跟我说过,您是油田公司的技能专家,业务特别棒,我要好好向您学习。”
三是问候式
“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小张,你好”,显得亲切;节日期间,说“过年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说好初次见面时的话,仅仅是良好沟通的开始。要谈得有味,谈得投机,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要确立并寻找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人以为,素昧平生,初次见面,何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其实不然。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国度,同一单位,只要善于寻找,何愁没有共同语言?只要双方留意、试探,就不难发现彼此有对某一问题的相同观点,有某一方面共同的兴趣爱好,有某一类大家关心的事情。有些人在初识者面前感到拘谨难堪,只是没有发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已。
第二,对方的近况要了解。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留下深刻印象,还必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近期内最关心的问题,掌握其心理。例如,知道对方的子女今年高考落榜,因而举家不欢,就应避谈这一话题或恰当劝慰、开导对方;如果对方子女决定明年再考,而你相关的经历和经验,则可现身说法,谈谈高考复习需注意的地方,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在这种场合,切忌大谈榜上有名的光荣;也不要谈及哪些人已考入名牌大学,以免让对方更加失落。
初次见面,常常会决定自己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所以必须高度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