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删掉了手机里1000多个好友:时间会留下最值得的人。
2018 / 08 / 06 星期一
Article | Ruuer
Pictures | Internet
Music |《Watch》Milk Bone
那段文字是我之前写在备忘录里的。
以至于重新躺回床上时,竟然想:
会不会大晚上独自在家,就这样猝死过去?
也会在那么几个瞬间,脆弱到溃不成军。
我拿着手机想拨打120,怕扰民。
通讯录2000多人,竟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另一部分是蹦迪届的玩儿咖:
每天夜幕降临,他们才会现身。
隔着屏幕都能让灯光闪瞎眼,被DJ打碟的歌振聋耳。
明明处在一个时区,存活在彼此通讯录里,却让你觉得:
一群人,孤独地狂欢。
后来,在悉尼的一个mate突然给我发消息,才让那晚的我好受了很多。
虽然上面讲了一件自己孤独时刻的小事,但有过类似我这种感受的人很多。
现在电话里的问候都不超过十分钟。
再之好久没见面,太多的话竟不知从何处开始说。
反观现如今「社交恐惧」成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的常态:
朋友很多,交心的一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
通讯录人很多,真正有交集说过话的没几个;
除此之外,面对工作和公关关系维护,都不得不去假装客套化社交。
以至于很多人在最真实的一面,你不认识个几年,都不会有所了解。
FaceBook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
社恐最高兴的几个瞬间?
整个周末不出门,一天不用跟人说话。
有一个能跟你一起坐着,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的人。
遇到熟人,掉头走另一条路。
每次可以避免打电话的时候都很高兴。
这些就是当下大家时常会有的常态:
被生活推搡着向前走的同时,还要照顾别人的情绪,很难。
原本社交和孤独应该是一个负相关。
可偏偏现如今大环境下:
社交的圈子越广,孤独感会加深。
说到底,我们越来越懒,都逐步进入了「浅社交化」。
只要有联系方式,就会称之为好友,认为说不定哪天对方就会派上用场。
连恋爱和感情都懒得从新开始按照流程走一遍,更不要说泛社交所交到的朋友。
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
是一个对于手机里通讯录好友人数和实际好友人数的测试实验和研究。
没想到看到最后,几个大老爷们竟扎了我的心。
人的一生会认识大约27000人左右。
微信通讯录里的好友有多少?
但实际的数量却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多,都在上千人。
接着让他们删除掉不会联系,或者不熟的人。
上千人的通讯录,被筛选删除后,所剩无几。
最后留下的人,你们上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
现场给他打个电话吧?
原来看似社交达人,人脉圈很广的我们,除了工作和一些必须要维系的关系外。
真正可以谈上交心朋友,屈指可数。
也比想象中会越来越疏远…
(怕被扎心,慎点。)
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留下来的人却越来越少。
时间带走了一些人,却也会留下最值得的人。
也许我们在不断社交,不断想办法认识新的朋友时,不只是让对方来填充通讯录的增长人数,而是真正结交一些志同道合,有价值可以相互陪伴的好友。
社交朋友圈不在于大,而在于精。
真心的朋友,不用太多,得几个挚交,足矣。
删掉一些不会联系,不熟悉的人,并不是冷酷和无情。
CLICK PICTURES
微博:@番尼兔
?文章音乐:网易云歌单?:番尼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