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修身齐家,不过这几句话
01
09-2018
国学君按
《礼记·大学》中有这么一句话:物格而后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的就是做人,要懂得先修身,养性,继而能齐家治国。
可见,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归根结底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品性,然后立家,教育子孙后代,最后效国。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提升了自己,端正了品性,才能更清醒和自然地看待自己和生活,才会从不言自明的困扰中解脱,不被功利束缚住。
诚如《朱子家训》中所说:“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如果能这样做,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和了。
但话说回来,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呢?朱柏庐在他的家教名著——《朱子家训》中给出了答案。
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之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在进一步。
俗话说,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说话,最忌一个字——尽;做事,最怕一个字——绝。
做事待人,最怕赶尽杀绝,留一条路看似是给对方,其实,更是给日后的自己一个台阶。
对于一顿粥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一丝一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生产是很艰难的。
谋衣谋食,桩桩件件都来之不易。做人不可忘本,要懂得饮水思源。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整,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要知道,上天青睐的都是有准备的人,一旦等到亡羊补牢时,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个空洞罢了。
提前做好准备,既是对未来风险不确定的一种感知,也是对未来机遇的一种最安全的准备。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杨泉在《物理论》中写到,“上不正,下参差。”自己的行为不正,就很难把子孙后代教育好。
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做到自身端正,修身养性,才能教子有方,言传身教比空谈大道理更有意义。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不要贪图那些不属于你的财物,不要喝过量的酒。
凡事都想能多得就多得,不懂得节制的人,必将一无所获。
想要芝麻,就握紧手中的芝麻,不要被路边的西瓜诱惑,想要西瓜,就不要在被下一样东西打破底线。
你为得到更多,一味丢下手里的,殊不知,到头来,连最初的芝麻你都握不住。
贪,是本性,但不懂得节制,贪得无厌的人,只能害人害己,连自己的欲望都控制不了的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终难成大器。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常理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杜月笙一生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存钱,我存交情。”临终前,他还不忘对子女说:“借出去的看上去是钱,实际上是交情。感恩的,会永远记住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们去要,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常言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人这一生看似和钱打交道,实际上,兜来转去能靠得住的也不过是一句“有事,您说话”罢了。
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可以迅速到达顶端,但下一秒,也不过是轰然一声雷的倒地,地基不牢,又怎能盖大房?唯有结伴而行,虽慢,但稳。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回报不一定在付出后立即出现,更多的时候,你都需要一个不长不短的缓冲阶段,学会耐心地等一等,把握当下,做好手边的事情,你想要的和所期待的,总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急,并不能立刻得到想要的,只会徒增烦恼;怨天尤人,也不过苦添心累,事情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你耐不住性子,乱了分寸,只能得不偿失。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如果帮助过他人或给过他人好处,不要老是挂在嘴边,或是在心里念叨,更不能时刻等着他人的回报;但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长记在心。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做人无论是飞黄腾达了,还是家产万贯了,请记住,不忘饮水之恩,不过河拆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底线。
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人可以一辈子普普通通,但心一定要宽。宽,既能容得了天下,更能装得下感恩。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如是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万谷之王者,以其善入于无之间。”水造福万物,滋润大地,既不争高低,又不求回报,这是一种谦虚的美德。
帮助他人不求回报,这是一种品德;能把他人的帮助常记于心,怀感恩待人处事,这是一种境界。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僭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那不是自己的过错呢?
诚然,言必对人对己有利,但切莫热衷闲言碎语,要懂得少言,言多必有失。
就像《墨子·修身》中所说,慧者心辨而不繁说,说的就是这个理。
有智慧的人,心如明镜而言语不过多,能干时事却不邀功争赏,只有那些自身修养足够强大的人,才更具有自我分辨能力,所知道的不会全说,所听到的不会全信。
看到富贵的人,便作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做出骄傲的态度,是最鄙贱不过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利奔波,自然是人的本性。
孔子也曾说过,食色,性也。承认人的欲望容易,难就难在通过后天教化、学习,进而加之约束自己,不为富献谄媚,不对穷展傲娇。
修身修性到达了,人也就步入了更高的一个层次,品性修不到一定的高度,终身也就会被利所牵累。
耗身而求财,藉财而养身,苦短一世,碌碌平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勉强还是已经能乐能安,若不能安则继续精进,如能安则知其所止。
美德老套,但永不过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做人要懂得善待岁月,独赏年华。将生命的广度和视觉拉长,争进步,但切莫止步。
国学一刻送书活动来啦
内容简介看一个人,就看他的成长和生活环境;高情商的空间,可以抚慰情绪,给人带来自信与从容。
参加国学一刻送书活动在本篇文章底部留言点赞,留言获得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会获得一本《你的生活环境决定你的性格》的纸质书,每人每月只有一次获奖机会。(每日的点赞数截至时间到第二天文章推送早上8:00前)
*作者简介:泥璐:一个除了赚钱,什么都引起不了兴趣的女孩子。
*主播简介:墨染,电台主播,爱小说爱美食,幻想一夜暴瘦。能够听到我的声音就是缘分,愿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生活。喜马拉雅FM:佳萌的声音。
☟推 荐 阅 读
▼
你是温暖,逆光而来|手札
《延禧》中的魏璎珞圈粉无数:这3招,开启开挂人生
编辑:青木
图:网络
看更多走心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