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过20岁,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懂很多!(3)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超过20岁,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懂很多!(3)

2012-12-14 10:57:04 作者:仰望昔日年华 来源:未知 阅读:载入中…

  
  3)距离
  
  人与人交往中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同的关系之间,距离的远近也不同。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人际距离"可区分为4种:亲密距离(0-18英寸),通常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情人恋人之间;个人距离(1.5-4英尺),一般适用于朋友之间;社会距离(4-12英尺),用于具有公开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如上下级关系、顾客售货员之间等;公众距离(12-25英尺),比如老师学生演讲者听众之间。
  
  4)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包括姓名籍贯职业、职务、工作单位住址毕业学校经历特长兴趣等。当然,应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介绍的繁简,不一定把这些内容逐一说出。在领导长辈面前,语气谦恭;在平辈和同事面前,语气应明快直截了当
  
  5)交流
  
  说话时,保持端正的站姿或坐姿。面带微笑,表情柔和友好的表现。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你必须保持与其视线接触,不要躲闪也不要四处观望。说话时,音高、语调语速合适语言表达必须清晰,不要含糊不清。
  
  对方说话时,不仅要认真、耐心地聆听,还要给予及时的回应,以表达你的兴趣,比如"是真的吗?""简直不可思议!""我也这样认为!"等。
  
  如果没有听清对方的意思,千万不要敷衍着应答,故意让对方重复一遍也未尝不可,比如"你刚说的意思我没听清。""你能不能具体说说?"说这些话,一方面,表示你听清了对方的意思;另一方面,也使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听。注意,在对方说话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断对方。
  
  6) 道别
  
  如果是他人拜访你,那么,当对方准备告辞的时候,一般都应真诚地挽留。不论是朋友来访,还是业务上的交往,当对方走时,一定要热情相送,不要对方刚出门,马上就把门关上了,这样让人感觉你把他推出去了,他会从心里感到不自在
  
  如果是你拜访他人,千万要有时间观念,不要占用他人太多的时间,要适时地主提出告别,不要做"聊不完"先生,粘住了别人。这样下次对方就不敢再邀请你了。
  
  最后,有一些小的细节要注意。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要及时道歉。
  
  7)主动搭讪和"套近乎"
  
  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很被动,不喜欢主动跟人接近。这主要有两种心理原因。一种是怕自己的主动搭讪、打招呼得不到对方的回应,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自尊心受损;另一种想法是,认为自己先同别人打招呼,显得自己很贱,像是在讨好别人。
  
  这两种想法其实都是片面的。试想,当别人主动跟你说话的时候,你会认为别人是在讨好你,因而不愿意搭理别人吗?当然不会!因此,当你因为某种顾虑而不敢主动同别人交往时,最好去实践一下,用事实去证明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不断地尝试,会积累你成功的经验,增强你的自信心。比如下面的这些话,都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8)尽量避免与人争辩
  
  最近一段时间内,你跟谁有过争论或冲突?是如何发生的?
  
  对于这些争辩,你觉得是否有意义?
  
  与对方的争辩是否影响到了你们的关系或交情?
  
  对此,你现在的想法是什么?如果再来一次,你是否还会跟上次一样,不遗余力地与人争辩到底?
  
  1)林肯告诫这个年轻人说,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与别人计较,消耗自己的时间和人家争论;无谓的争论,对自己的性情不但有损害,而且会使自己失去自制力,在尽可能的情形下,不妨对人谦让一点;这就如同跟一条狗抢行,不如让狗先行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你即使把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2)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3)适当地保持沉默。
  
  4)·我不相信这件事能够顺利完成。(针对这件事)
  
  ·我不相信你能顺利完成这件事。(针对你这个人)
  
  5)尽快走出"战场"。
  
  如果争论无法避免,且最终你获胜了,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风度,不要计较争辩时对方对你的态度。这个时候,你可以请对方为你帮个小忙,比如递一杯水,问对方几点了。这表明,你即使跟他进行过一场争辩,但你始终是把他当朋友的,对他并没有敌对情绪,这样可以缓解气氛,让双方尽早从充满火药味的"战场"走出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