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和幼稚的男生谈恋爱了”
"他永远都是一副长不大的样子。" 昨晚丸子在编辑群里感慨了一下。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成长最残酷的部分就是,同龄的女孩子永远比男孩子成熟。而就是这种成熟,往往让女孩子耗尽所有,去教会对方成长。
一
秋秋告诉我,他们分手了。
"一年多的恋爱,倒不如说像养了个儿子,他永远都是那么幼稚不成熟。"
每一次争吵,他总会声嘶力竭地冲着秋秋讲道理,不管谁对谁错,非要争个赢面;遇见困难的时候,他总是马后炮般地发泄自己的无奈,"我早就提醒过你的"。
而当秋秋在为毕业和实习努力地往前跑时,他却想要一直赖在原地:打游戏消磨时间,预支生活费买限量款的球鞋。
每次秋秋询问起他的账单时,他总会反驳着,"我花的是自己的钱。"
可是,问题从来都不是花谁的钱,而是你有为两个人的未来规划过吗?
所以,很多时候的分开并不是不爱了,而是两个人走不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空间里去。
就像在秋秋拼命找实习,努力地想要在这个城市扎根时,他只知道眼前的享乐。
"他一直都是我的软肋,却不曾是我的铠甲。"
二
以前看《原谅他77次》的时候,我并不理解Eva,两个人相爱了十年,既然能原谅Adam77次,为什么就不能原谅第78次呢?
听完秋秋的故事,我似乎明白了。
Adam明知道Eva不喜欢迟到,却还是学不会在雨天提前出门;
不服父亲的安排,便轻易辞掉律师工作,改行去教拳击;
自作主张换沙发,却连确切的尺寸都没量过,结果长出一大截;(文章吧 www.wenzhangba.com)
外出旅行从不事先计划做好准备,异国他乡迷路就冲着Eva大吵,意气用事地把她抛下,一个人走掉。
Eva用一次次的原谅去教会Adam长大,可他始终学不会担当,依然理直气壮地说:"不然就换一场电影看好了"、"不就是一张沙发吗?再买一次就好了"。
可争吵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用一场电影,一张沙发就可以解决的。Eva只不过是希望Adam能够稍微成熟一点,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但是这些,Adam仿佛不曾在意过。
就像Eva说的,"你还像个孩子一样,我怎么跟你结婚啊。"
既然你学不会成长,那么这77次,已经足以让我离开了。
我能接受你幼稚,但我没办法一辈子都照顾着你的幼稚。
三
曾很多次听小茜提起自己男朋友。
他不会在纪念日送我昂贵的礼物,但每天早晨坚持为我做一份早餐;
我发脾气的时候,他不会和我吵,会静静地等我把话说完;
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会逃避,反而陪我一起想办法解决。
每次小茜说起他的时候,都嘴角上扬,眼里闪烁着幸福。
不管表面看起来多洒脱的女孩,心底里都会渴望被疼爱和照顾吧。
即使我没有很少女心,可我还是想要遇到一个人,能看穿我的逞强,替我把所有软弱都一一收好,让我感到踏实和安心。
最后
我和他再一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分手后的第六个月。那一晚,我们在饭桌上侃侃而谈问候彼此的近况,我有新的目标新的生活,他的身边也有了新的人。
当我正要从包里拿纸巾出来时,他却抢先了一步递给我,"以前总被你嫌弃没带纸巾,现在我都不敢忘了。"
我顿了顿筷子,只是傻笑着,"那挺好的。"
后来我把张志明和余春娇的故事又看了一遍。
我觉得春娇是幸运的。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时间,用一次次的分开和争吵,换来了那个慢慢长大的"张志明"。
而还有很多人等不到对方长大,就已经分道扬镳了。
爱情里最唏嘘的模样大概就是如此。
她从来都不介意付出和等待,可在教会了你成长之后,你却把这份成熟和温柔都给了别人。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迟些再遇见吧,我刚好温柔,你刚好成熟。
作者
编辑 / 海蒂
音乐 / first love impression--松田彬人
配图 / 春娇救志明
"你还有我,陪你度过一个又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