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像江歌一样的人,她的家人后来怎样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那些像江歌一样的人,她的家人后来怎样了

2022-04-18 10:33:09 作者:June穿中跟在路上 来源:73烟纸店 阅读:载入中…

那些像江歌一样的人,她的家人后来怎样了

73烟纸店

故事本该

英勇且美好

Story

我们这些天已经看过很多关于江歌的文章,

这个故事不同。

那些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的善良的人,

她的还在人间的家人呢,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善良是无罪的,

有那么多勇敢的闪着光的人,

照亮了世界。

━━━━━

“如果你是她,那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在关注江歌事件时,这个问句我看到了太多遍。里面的“她”,有指江歌,有指刘鑫。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此时思索这个问题也只是假设而已,没经历过,谁都不知道真的面对的时候,自己会怎样。

我也看了很多“别太善良”、“先保护好自己”这类评论,听起来显得莫名的脆弱又心酸。

▲Sarolta Gyoker  摄影作品

我想讲这样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二十多年之后,可能已经只有很少的人,还知道这件事了。有一个老师,她也面临过那样一个时刻,面临一个分岔路的选择,一边是门,一边是死亡,她选了一边。

那些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的人,她的家人呢,后来怎么样了?

 //

王老师在家乡的一所小学里教语文,同时兼班主任。她的班上有一名同学,姓李,父母离异,父亲刚刚结束服刑,家境非常困难。王老师待他很好,尽自己能力帮助他,会为他购买文具,以及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但是有一天,意外发生了。

李同学在一次课间的时候,他沿着教学楼的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幸失去了平衡,从楼梯上摔落。医院抢救了很久,他最终也没能救回来。

他的死对李爸爸而言是一记重创——妻子早已离开,现在唯一的儿子也离世了,他只剩下孤家寡人。然后他认定,是有人将他的孩子,从楼梯上推下去的。“不然,他怎么会死呢。”

他经常去学校闹事,更是多次逼问王老师,让她将害死儿子的学生交出来。

王老师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没有人害死他的儿子,那一切都是意外。

李爸爸就只是不信。

这件事对王老师的打击非常大,虽是意外,但作为班主任,她有责任。她甚至开始考虑辞职了,只想着过完这个学期,再慎重地决定。只是,她没等到那时。

▲Monika Gawinowska  摄影作品

初夏的一天,李爸爸突然推开了儿子生前的教室的门。那节课是语文,王老师正在上课。她对李爸爸说:“你先出去吧,有什么话下课再说,你不要打扰我们上课。”

李爸爸说:“王老师,你一直不告诉我,到底是谁把我儿子推下去的。我儿子死了,我也不要命了。害他的人反正就在这里,我要把他们都带走。”

他背着两个大包,他甚至将包展示给王老师看——那里面装着炸药。

然后他说:“王老师,我知道你对我儿子很好,我儿子从前也说你很好,你没害我儿子,你出去吧,我不害你。”

他指着门,让王老师出去。

教室里还有四十多名学生,楼里还有几百名学生。

王老师没有出去。她可以出去的,她可以出去喊人帮忙或者做些其他什么,但是她没有。她让学生去叫校长,自己迎着李爸爸上去,让他冷静。可他怎么冷静得下来。王老师一边说着话,一边伸手想要抢散那两包炸药,最后真的被她抢碎了一包,只是李爸爸根本就是疯了,雷管将另一包炸药引燃,爆炸发生。

王老师那年只有31岁。她最后剩下的最完整的身体部分是手臂。

这位王老师,她是我妈妈。

她去世的时候,我只有6岁。

 //

我从小就知道我的妈妈是位好老师。我知道她对学生很好,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我知道她很善良,放弃了本可以逃生的机会。我知道若不是她抢散了一包炸药,两包同时爆炸的话,恐怕那所学校的二层楼都会塌掉,最后死的会是更多人,更多学生,他们都还是上小学的孩子。

我很敬佩她。我很爱她。我一直觉得她是我的英雄。照片上的她,特别特别美。只是那张她笑得那么美的照片,是她的遗像。

她被追封为烈士,我也常会听到诸如“她牺牲了自己保护人民生命”这类的话。真的,我觉得刺耳,这话太过苍白了。

追悼会的细节我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了。

我后来在那所小学读了一年书。偶尔的时候,她从前的同事们,那所学校的老师们会说起她,说些她从前喜欢什么衣服、以后又想做什么事的细节。还说了很多个可能性,比如那节如果不是她的课,会发生什么;比如她那时已经真的辞职了,会发生什么。

“我们孩子,都欠王老师的。”妈妈生前的学生和家长们,会去看我外婆,然后说这句话。外婆这个时候总会掉眼泪,我就跟着哭。后来,外婆也很少再和他们见面了。

我记得妈妈其中的一个学生,他在那次事故里被炸伤了腿,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毯子。她妈妈推着他的轮椅,我外婆带着我。

外婆和他妈妈说话,我和他两人,则互相沉默地看着对方,看了许久。

▲Deborah Sheedy 摄影作品

那些牺牲自己救了别人的人,他们的家人,后来过得怎么样了?我来告诉你。

我的整个家,接近于整个世界,被毁了。我爸爸像老了好多岁,我外公外婆白发人送黑发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泪洗面。

从小到大,我一直做一个噩梦,是我跌倒在老家门前的那条路上,我妈妈就留我在身后,自己往前走,往远方走。她一步三回头地望着我,她那么犹豫那么纠结那么不舍,可是她只能往前走。

我一直在哭着,我想喊出口“你别走啊你别离开我”,或者只是喊出一句“妈妈”,可是梦里的我只能哭,说不出什么话,一句话都说不出。直到哭着醒来。

后来我每次压力大的时候,都会做这个梦。

我的妈妈就一遍又一遍地在梦里离开我。

▲Deborah Sheedy 摄影作品

我知道我妈妈真的是太好了,她那么那么好。

我全都知道,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是从我开始懂事,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要问她一个问题。

我想问:这值得吗?

这值得吗,她才只有31岁,人生才开始了这么这么短,未来还有那么多的可能性。

她的女儿只有6岁,她还没有听女儿说心事,没有跟女儿吵架拌嘴然后和好,她再也看不到女儿以后的样子。

她的爸爸妈妈那么爱她,她的丈夫工作有升职机会,整个家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在她做决定的那一秒,在她决定不往外走,决定她要冲上去的那一秒,她想过这些吗?这值得吗?她会有所遗憾吗?再来一次,她会选择不同的路,比如,走出那扇门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太久太久。

但是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已经发生了的事,就是已经发生的,不会改变了。

//

家被毁了,活着的人能做的,就是慢慢地把废墟中的残砖搬走,重建。

我和父亲其实一直避免谈到妈妈,他很少提起过去两人之间的事。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相爱的,他们是否有什么浪漫的情节,是否有什么提起来就会想要弯起嘴角的故事,是否吵过架又怎样和好的,我都不知道。

妈妈葬在爸爸家乡的一座山上。

我记得他带我去给妈妈扫墓,他理了理旁边的土壤,又摸了摸,显得有些局促和不知所措,后来干脆只是站着。

他朝远处看了看,不知道对我说还是自言自语了一句:“这里很好。这里有树,这里还有风。”他说着,突然就哽咽了,再说不出话来。

▲Sarolta Gyoker  摄影作品

很多年之后,我小姨有天说,她梦到妈妈了,总觉得她仍然还在,好像前一天还告诉她,给她留了一块布料,可以做什么衣服。

父亲突然很仓促地抹了抹眼泪,长叹口气:“她已经不在了。过了这么多年,我就想明白了一件事儿:人死如灯灭。”

人死如灯灭。

时间真的能抹去太多事。二十几年过去,我们早已离开了故乡。我再也没见过妈妈曾经的学生,也越来越少的人知道妈妈的故事。后来,外公去世了,外婆的晚年生活和每个老人一样,会跳广场舞,会操心我的婚事。我们变得像普通家庭一样。

外婆曾经每次提到妈妈都会流泪,但是在我结婚的时候,她很开心地说,“你妈妈要是能看到今天,也会高兴的。”那次她没有哭。

这已经是一个,最好的,最好的结局了吧。

//

我其实一直逃避着想到妈妈。

我总怕我真的开始思索“妈妈为什么会那么做,妈妈那么做值得吗,妈妈有没有想过我”这些问题,就玷污了她曾经那么勇敢那么善良的行为,也让自己显得丑陋,简直不配做她的女儿。

“你怎么可以想这些呢。”

▲Laura Makabresku 摄影作品

这一次,我再次面对着这个问题,是因为江歌。

外婆知道了江歌的事,她说,“多么好的一个姑娘啊……”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了我妈妈。

江歌多善良啊,她是多么好的一个人。不值得。当然不值得,她为之丧命的是刘鑫。刘鑫家庭在江歌去世之后做出的那些事,现在任何一个人都会说,江歌你不值得啊,江歌你何必。

但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回到最初最初的时候,回到江歌不知道自己会被伤害那么多刀,不知道自己的妈妈会面临何等生不如死的境地,不知道刘鑫之后会这么对她妈妈——回到这一切之前,江歌真的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本能,做了一个对当时的她来说,很善良的决定。

其实江歌想的很简单吧,她只是想帮助别人而已。

我的妈妈呢,她只是没办法离开自己的学生,自己走出那扇象征着“生”却又那么黑暗的门。那几秒钟的反应时间里,她做出的就是她依照自己本能的反应。

她没办法视而不见,她没办法当着几十个自己的学生的面,就那么离开,她只是就不能那么做。

这无关于什么“值不值得”,无关于她是否考虑到了她离开之后她的女儿她的母亲她的丈夫将面对着怎样的生活,她只是没办法就那么走开。

▲Laura Makabresku 摄影作品

我从前特别怕,害怕随着时间慢慢地过,有一天,我会对妈妈变得释然。可是我当我真正想明白了这些,我才觉得,“释然”也并不可怕。

我不会再梦见她离开我了,她一直都在。

//

事情过了这么久,再想起那个害死妈妈的人,我没办法宽恕——他曾经是个受害者,但是这不代表他能再去伤害别人。他也随着那场爆炸离世了,算惩罚吗?我其实觉得这不算,我对他永远不能原谅,这一辈子都是如此。

我特别理解江妈妈。我和我的家人花了那么多年,才终于走了出来,江妈妈不一样。我简直不忍想象,她听到别人说“你江歌只是命短”,心里会疼到什么程度。

前几天晚上的时候,我看着江歌妈妈的微博,一条一条翻,几次流泪,觉得特别难过。

“别做善良无私的人。”这句评论我也看到了多次。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的。但是我想了想,又觉得,那些好人,那些善良的、坚定的、勇敢的人,他们可能不管发生过什么,就还是会去做那些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的事。而那些发生过的事,教会他们的是谨慎,从不会是冷漠。

我写下这个故事,不是想让你“舍己为人”,也不是鼓吹“为他人牺牲自己”的行为多么值得效仿,我只是想说,真的还是会有那些闪着光的人,在某一个需要抉择的瞬间,毅然决然地遵循自己的内心。

在我的妈妈之后,在江歌之后,也还是会有人这样的。

▲Etienne Cabran 摄影作品

妈妈离开的时候只有31岁。现在,我到了她当初的年纪了,理解了她。

人死如灯灭,我又想起爸曾经的这句话。

可是我的灯,永远都亮着。

━━━━━

※  本文来自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其中有部分细节,根据作者诉求,有所模糊。愿那些逝去的善良的人安息。

解忧杂货店

故事收藏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