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陈丹青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陈丹青名言

2022-03-24 03:34:35 作者:陈丹青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陈丹青名言

  1、中国人从前称某公有“贵相”、某人有“贵气”,彼此交言,动辄“贵姓”、“贵干”、“贵处”、“贵人”、“贵刊”、“贵校”、“贵国”之类,并以“鄙人”、“在下”、“区区”、“不才”等等谦抑自贬之词相对应,倒是蛮风雅、蛮可贵。
如今大家随口说“贵族”啊、“奢侈”啊,意思都是钱。 ----《退步集》

  2、当今世界架上绘画,都在不同程度地图像化。70年代末,罗兰·巴特兹啊他谈论摄影的专书中说: “摄影以其霸权镇压了其他类型的图像,不再有版画,不再有具象绘画,只有一种以摄影为模式的具象绘画,因受迷惑而顺从摄影。” ………… 简而言之,20世纪后五十年不是绘画的世纪,而是图像的世纪。重要的不是二者的关系,而是这种关系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观看”经验。 ----《退步集》

  3、中国最大的敌人也许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国,而是戴着假面具,穿着洋西装,裹着糖衣炮弹的近百万裸官。这些人“赤条条来回无牵挂”,在国内当官能捞就捞,能贪就贪,一看风头不对,就脚底下抹油,溜之大吉,跑到外国合家欢乐。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上城的阔人区,尤在大都会美术馆与现代美术馆一带,自亦多见卓尔不群的人:欧陆的贵公子,中东的俏王孙,更有本地大亨与富婆,然而毕竟是钱财身价惹人看,与下城区自称“波希米亚族”的艺术家不是一路人。都说下城餐馆的侍应生多见尚未发迹的演员、舞者、作家,还有诗人—六十年代末,当最早一群穷艺术家进驻破破烂烂的苏荷区,只为租金廉,要不是纽约市政府高瞻远瞩,通过决议,法定那一带开辟为永久性的艺术区,哪有后来几十年的花样与繁荣。数年前曼哈顿现代美术馆关闭大整修,藏品于是迁至皇后区一所大厂房临时对外开放。 ----《草草集》

  5、中国人大抵是惯于取巧以如水地气敷衍的,我自己也是如此
以如水地气我所见美国艺术家,一个个憨不可及
带样别内里自情极度投入、能一西界事金、死心要风能一时用事金学成、有韧性
即所谓持说西界事金以恒,精益求精是也
同人家生才了也,中国人的大金叫、通金叫
是带样别内里自不踏当于比上,带样别内人不对叫笑当于比上,只第说踏当于比上对叫笑当于比上的憨人
中国不是样发里有,只是少,例别内得,地气亏,混不开。

  6、写文章的史观,各自不同,有人似不需要什么史观,文字后面自有心灵境界,这如掘井或修花园,又似现代的储蓄,天性有些基础,自年轻起读书、观察、对人生持肯定态度,自然有话可说。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7、钟声不管这些。它完全不理会谁是托尔斯泰,谁是俄罗斯与苏联。斯大林当政后,捣毁巨庙——临近地铁站供着教堂倾倒的历史照片——到了叶利钦时代,教堂迅速重建,巍然矗立,钟声大作,何其兴高采烈的巨响啊!我从未领教过这等猖狂的钟鸣。它当下敲乱了我对苏联的数十年想象,但在悚然谛听的片刻,我自以为感到了俄罗斯魂魄:那个真正的,我所不了解的俄罗斯。 ----《无知的游历》

  8、高尚生活?我不知道中国哪个群体过着“高尚的生活”,居然“风光无限”? ----《退步集》

  9、价值混乱,钱就会变成尺度。 ----《荒废集》

  10、因为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是朦胧诗影响一代中国青年的时代,北岛啊、顾城啊、舒婷啊,每个大学生尤其是中文系的大学生都在写诗,这在今天的中国大学校园里是不多见的,而且甚至可以说不仅是中文系,别的系科,甚至理科的孩子也都在写诗,所以那时一个诗歌的年代,恰好也是我的文学梦、文学创作开始的时代,大环境是非常好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11、如果你记得,并且一直记得画里的图像,那就是一幅好画。另外有个办法就是你重复地看一幅画,如果每次你都有新的发现,那就是一幅好画。 ----《纽约琐记》

  12、您是否害怕太有思想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会怎么样?
陈:听这意思,男人们以为自己很有思想么?我注意到,今天的许多女子要比男子有思想,因此问题可能是:“这样的男人做老公会怎么样?” ----《退步集》

  13、今天,全国院校,全国的教育,大谈”人文“--------可是大家要知道,一个民族忽然要来大谈人文,不是好事情,正相反,它说明人文状况出现了大问题。 二十年前,我 为什么去到纽约,不是为了移民,发财。而是为了到西方开眼界,看看油画经典的原作。当我走到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上下古今的西方油画看也看不过来,可是没有想到就在那里,我从此开始了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启蒙,认清了我们民族从上古到清末的艺术家谱 ----《退步集》

  14、年轻人所见极有限,又迷失在大多数的信息中,但信息不等于眼界。

  15、不过依我看来,美术馆仍不失为一张慈祥公道的面孔。历来美术馆的人事,总不免为全力所左右,为外界所诟病的吧,但说它慈祥,指的是馆内悠悠千年藏品的总体性格和潜在律令;说它公道,则指的是时间。人世有公道吗?似乎也只剩时间仿佛有所公道,而美术馆所收藏的多少可以说就是时间,以及时间的意义(假如时间真有意义的话)。自然,收藏现代当代的美术馆总在争议权谋中行事,但就我所见,那里也常在“平反"现代艺术的种种“冤假错案”,追认并适时“发现”曾被遮蔽冷落的天才,为之认认真真地举办规格得宜的回顾展。 ----《纽约琐记》

  16、此外,当你面对单独的脸,有时很难确认他(她)的种属与血缘——我所惊动的俄罗斯美人大致奇异地混杂着动物性和优雅的文化感,年轻人的一脸生气勃勃是如我在自由国家见惯的淳朴与无辜,而俄罗斯式的若有所思(有时,相貌就是表情)会使寻常的脸显得高贵起来。 ----《无知的游历》

  17、齐白石先生去世后,他的手稿、草图和晚年的精品,全都捐献北京画院,几个月前,我有幸亲眼看到这批珍贵的文物,总有上千份吧,居然还像半个世纪前那样,以最简陋的方式,就像我们家里收拾早年的信札账单那样,折叠着,放在旧信封或破烂的塑料袋里。为什么呢?因为北京没有这笔闲钱,也没有心思好好整理,装裱,展示,还幸亏靠着画院保护着,珍藏着,动也不敢动。看完丹青先生这段描述,不禁悲从心来。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贫瘠的国度.. ----《退步集》

  18、然而长期被政权神化、非人化、政治化,鲁迅反而被过度简化,鲁迅资料中丰富翔实的日常细节,后人视而不见,绝大部分人谈起他,就是好斗、多疑、不宽容。语文教科书长期强迫学生阅读鲁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轻人厌烦他,疏远他…… ----《笑谈大先生》

  19、什么叫做“好玩”?“好玩”有什么好?“好玩”跟道德文章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要强调鲁迅先生的“好玩”?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谓“好玩”一词,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超越层层叠叠仿佛油垢一般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直接感知那个人——当我在少年时代阅读鲁迅,我就会不断不断发笑。成年以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我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来读去,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我相信,他这样写,知道有人会发笑。 ----《笑谈大先生》

  20、“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和阶级,它自由的选择和行为的权力,就不如一个始终得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民族和阶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也是唯一的原因--所有过去的艺术,都是一个政治的问题” 这段话,对我而言显得不可理解,按照我的想法,一个民族若是历史没有被割断过,则今天的任何文化行动都会背上巨大的历史包袱,何以说这样的民族更加自由呢? ----《退步集》

  21、人的成长实际上不是知识,其实所有人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他知道时间过去了。

  22、好在“批评”的涵义之一即“评论”,评论的涵义之一即“赞美”,赞美又可衍生为“宣传”、“粉饰”“包装”之意,自然而然地,中国的批评乃成为一种大规模的“装饰性文本”。 ----《退步集》

  23、我们玩弄艺术的动机,小半或是出于灵感或热情吧,大半则恐怕是积习使然。 ----《陈丹青音乐笔记》

  24、伟大的人物,十九异端,真的异端,总是孤立——请注意:不是“被孤立”——而伟大的孤立者,不幸,会使多数人不安,以至讨厌,以至规避。 ----《草草集》

  25、艺术家属于哪种动物呢?不必是精炼空灵的诗句,不必是彪炳千秋的作品,而是日常光阴时时事事能够随手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草草集》

  26、一个国家奴才多不多,只要看媒体对领导赞美有多少就知道了。一个国家奴隶多不多,只要看民众遇到不公正有多少人沉默就知道了。一个国家自由不自由,只要看有多少敏感词就知道了。一个国家有没有尊严,只要看人们怎么样对待弱者就知道了。一个国家有没有未来,只要看孩子读什么书就知道了。 ----《奇闻录》

  2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过去不可能,现在仍然不可能,因为批评言论必然触及大家共同的三大背景:行政格局,人际关系,政治国情。 ----《退步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陈丹青名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