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我宁》的句子
1、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村上春树
2、1.生气,什么是气?王阳明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就是气。
2.节制,节制什么?时间,情绪。花时间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
3.学问思辨?学:针对能做成的事而言;问:针对解除困惑而言;思:针对精细考察而言;行:针对踏踏实实地做而言。 ----王阳明
3、存在就是合理
Only in the state does man have a rational existence. ----黑格尔
4、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尼采
6、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为永恒! ----尼采
7、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黑格尔
8、所有的压抑和窒息都自己吞咽消化。面对庞大的审核关卡,人没有个人价值,只有整体价值。她的价值混在没有意识的人群中,只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纯粹分数,取决于他身上增加了多少驯服温顺的成分。 ----蒋方舟
9、“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
10、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王守仁
11、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王阳明
12、人一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他们对外在的人事失去了敏锐。 老人最大的福利,就是再没有与庞大的大世界和逼仄的小世界搏斗的义务。所谓「天伦之乐」,不过是人生在尾声中终于得空喘息。然而,正是因为不必搏斗,他们不仅荒废了武功,锈了兵器,对外界刺激的被动反应都变得迟钝。 ----蒋方舟
13、三十而立,立的也不过是安身立命的立;全副武装,对抗的不过是不断攀升的房价走势。
古人说三十而立,说明三十岁已经是很关键决绝的岁数了。三十岁,已经决定了后半生定格的形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古人寿命短,所以生命周期都压缩加速,反正我周围的80后,都仍保持着“二十而蹲”的姿势,他们将立未立,下一个动作还暧昧未卜,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蒋方舟
1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15、年轻人最基本的就是:不怕穷,对财产也没有恭敬之心。他们发现(当然是不同程度的觉悟)如果要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得有系统地挑战社会体系和财富体系。 ----蒋方舟
16、麻木而冷漠的民众,是专制政体最稳固的群众基础。 ----黑格尔
17、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
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王守仁
19、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尤其与人交往时,即便看透了对方的某种行为或者想法的动机,也需装出一副迟钝的样子。此乃社交之诀窍,亦是对人的怜恤。 ----尼采
2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21、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