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历史深处的叹息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历史深处的叹息

2022-03-11 11:32:43 作者: 毕雪静 来源:悦读 阅读:载入中…

 历史深处的叹息

  历史深处的叹息

  毕雪静

  【作者:毕雪静,河南省商水一高教师,周口市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文字。】

  一

  秋风渐紧,秋阳微凉的天气里,和朋友一起驱车去了上蔡。

  去上蔡不是因为李斯,可是看到李斯像,心里还是感到既亲切又复杂。

  李斯像在上蔡县,他面朝县城,神情坚毅,双目炯炯。他左手执卷,右手指向前方。我仰望塑像,刚呼唤一声丞相,那些关于秦国,关于李斯的往事纷纷扑面而来。

  遇见秦王嬴政是他的幸运,或者说秦王有他才能成为千古一帝。这一对君臣,一如唐太宗和魏征,一个能谏,一个善纳。同甘苦共命运,他顶住压力留下李斯,在秦国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废分封,设郡县,权归中央;书同文,车同轨,篆隶在书法四体中占半壁江山;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被后人认为是经济史上的创举,无人能改,至今沿用。李斯为相是何等气魄,何等谋略!

  一直不明白,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还是他低估了赵高的阴险,秦始皇暴毙之时,遗诏在他手中,赵高在他身边。赵高高深莫测的目光,意味深长的话语让他心头一紧,他开始挣扎,情急之中他作出决定:迎合赵高,废扶苏,立胡亥。他不同意又能怎样?他当然知道这个决定有风险,只是不知道这不仅是他噩梦的开始,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不知道等待他的是被五刑、夷三族。

  他站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战场,回忆曾经与秦始皇一起奋斗的美好时光,是否会感慨万千。

  生存还是毁灭,有时只是一念之差。

  二

  站在萧萧的寒风中,仰望李斯塑像,那些叹息又回响在我耳旁。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对于那些出身高贵的人来说,可能认为这是他人品卑贱,但事实上李斯道出了许多出身下层而又不愿认同命运安排的有志之士的心声。一个从没有挨饿的人他从不会考虑挨饿的滋味;同样的才能用与不用,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东方朔不是也有此感慨吗?“用之如虎,不用如鼠。”

  “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当今人臣之位无居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儿子回京之时,他已经隐隐感觉到“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和阴冷。可是,老师的教诲只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心中的不快转瞬即逝。是啊,被人拥戴追捧受人宠爱羡慕的滋味毕竟很受用,他做不到“功遂身退”,也没有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胸怀,放弃眼前的富贵荣华,归隐山林光荣退休终老草莽,他真舍不得。

  可惜他的清醒太短暂,如果他能牢记先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他能有范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清醒,能功成身退,被改写的就不仅是他个人的命运,连中国的历史也得重写。

  公元前208年7月,咸阳街市,烈日炎炎。他走下囚车,衣衫褴褛,五花大绑。他被判处腰斩。回头望着一同被押解的次子,眼前再次浮现出老鼠的影像。他黯然神伤,走近他的儿子,老泪纵横。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他不念当年风光,只忆那个无忧的午后,末路之悲,让人潸然。或许,只有在热闹停息,繁华退去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或许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彻悟:走出上蔡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我叹息着李斯的叹息,与这些叹息一同回响在耳畔的还有那些铿锵有力的声音:无心之失在所难免,滴水不漏岂会无心?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还有他“小篆入神,大篆入妙”,的书法。秦时明月照秦相,李斯篆书天下行。他气势恢宏,代代相传的《谏逐客书》。“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语)。

  誉满天下,毁满天下的秦相李斯如今已归于沉寂,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只是不知,整日看着行色匆匆的人流,看着这浮躁的世事人心,他是否还会发出一声浩叹!而我,只能对着李斯的塑像,再次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三

  我对李斯的感情是复杂的,这种复杂不是因为他的大功与大过,而是因为可以和张良,诸葛亮、刘基相提并论的推动历史的人被忽略、遗忘甚至误解。多年来我们认识的一直是司马迁笔下的李斯:他处处计较,阴险自私他身上也确实有诸多缺点,但如此患得患失、鼠目寸光的人,怎可能成为秦国统一进程中最重要的谋士呢?他只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了机遇,况且,李斯仅仅是因为个人的功名利禄才投身到秦统一中国的洪流吗?总是用道德标准去衡量一个人,无异于戴有色眼镜去观察一个人,抓住一个人的道德缺陷去评价这个人,同抓住一个人的出身来判断这个人的未来一样是武断的,有偏见的。李斯称不上儒家说的君子,但他的才华确实光芒万丈,值得人们去仰望。

  李斯的存在像一个灯塔,指引着不屈的方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史的车轮,因了像他一样的人的执着,方得在泥泞中缓慢而坚定地一直向前。

  我忽然想起传说中的荆棘鸟,一生只唱一首歌,从出生就开始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把身体扎进最尖最长的刺上,然后尽情歌唱,那歌声连云雀和夜莺也黯然失色。这一曲美好的歌,让世界都在谛听,连上帝也在苍穹微笑。

  我想起西北的胡杨,生,三百年不死,死,三百年不倒,倒,三百年不朽。

  我想起一句诗:“我只身前行,却仿佛带着一万雄兵。”

  秋风瑟瑟,思绪飞扬。望楚天苍苍,蔡水茫茫,愿丞相之风,山高水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 历史深处的叹息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