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育不需要“使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教育不需要“使招”

2019-07-16 08:24:18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育不需要“使招”

  昨晚,我和一位老师在网上闲聊了很久,因为班里的一名问题学生,使她最近心情顺畅。她对我说了这个学生的好多情况,这足以说明了她是一个非常敬业且很有爱心的老师。最后,她要我给她支招,如何才会教育好这个学生。

  今天,我不只一次地思考这个问题,教育是不是需要支招?教育是不是就需要使招?

  我觉得答案否定的,教育绝不是使招。既然教育不是这样,那也就谈及不到支招的问题。教育和决斗不一样,决斗的确需要招数精髓,而教育一旦使招,则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教会每个孩子如何好好做人

  这个老师谈及的是这样的一个学生:“上幼儿时候家长陪读了四个月;上课乱说话,爱打同学;一次,老师批评他,他就骂老师是坏老师、破老师、臭老师。这个学生的家长,总是把孩子的问题一味地归结到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身上,甚至当着班主任的面,要求孩子转班;或者,直接指责老师的教育方法恰当。”

  我听了关于这个孩子的情况,很快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孩子的错都是大人造成的。这里的大人,一是孩子的家长,二是孩子的老师。

  这里,我对此做一分析

  这个孩子之所以课堂纪律如此散漫,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甚至辱骂老师,这一切全是家长过分溺爱又过分娇惯的结果。我觉得解铃需要系铃人,要教育好这个学生,首先,应该从这个孩子的家长入手。教育家长的确很难,因为,那一个家长乐于买老师的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难的最终就是易,犹如夜的最终就是昼。既然无难事,家长的教育也就容易了。

  如何教育家长呢?

  老师大都有一个极端误区,即认为家访就是老师必须到学生家长,依我看,家访的另一层含义包括家长可以到学校,在如今的教育形式下,家长勤于到校和孩子的老师谈心尤为重要。家长到校,暗含着一种礼节,即家长尊重孩子的老师。这里,老师可以电话预约,也可以网络留言,切忌让孩子捎话给家长,因为孩子捎话,意味着对家长的一种微型惩罚,这样,大都家长不会买账。家访,最好先从拉家常开始,在拉家常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巧妙地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学校的规章制度孩子的理想前途渗入,必要时从核心部位,老师重复几次,让来访的家长,从心底敬佩老师,从头脑清楚制度,当家长一旦提及到自己孩子的问题时,老师应该说这样的话,“我刚才不是已经对你说过”,其实,家访是个套,看谁把谁套住,一旦家长扣住老师,则不是蛮横无理,就是得理不让。据我十多年的体验,再也暴躁的家长,也有温柔一面,这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我们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教育好孩子,还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家长。家长教育好了,在教育孩子就容易的多了。比如,上面说过的那个孩子,之所以无视纪律,调皮捣蛋,关键在于孩子的家长一味地把孩子的种种错误强加给老师,这样,在孩子缺乏明辨是非心理上,认为自己的亲人说得句句是真,也得意忘形欣慰自己有家长这棵大树靠着,永远不倒!为此,教育家长是首先要做好的一件事。

  这个孩子的老师,我认为在教育方式上过于简单。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打学生,骂老师,甚至课堂上乱说话,对此,老师不知所措,最后,学校建议找家长协助,其实,在这时候找家长是个幼稚做法,为什么?因为假如我是家长,我一定会这样想:“一个小学生管理不住?这样的老师真没本事。”越加调皮的孩子,越有最脆弱地方作为老师,要深入思考:这样的孩子为什么如此无法无天?如果我遇上这样的孩子,会这样去做:[A]软办法。他乱说话,我就故意让他大声喊,假如他不喊,我说,某某某,咱俩进行喊叫比赛,看谁喊得最厉害,这时,一般孩子不会和老师做这样滑稽比赛的,老师使劲喊几声,接着,问他,谁的喊声动听,如果他不回答,就让别的学生说,这样,在一种隐性的比赛中挫击他这种上课捣乱的毛病。[B]硬办法。即挫折教育。这样的孩子,顽症已经根深蒂固,对此,老师把心下“狠”一点,比如,他骂老师很臭,老师设置一些挫折情景,纳他深入进去,这种适当的“体罚”也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教育。有老师会问,假如孩子更加肆无忌惮怎么办?这点不要担心,肆无忌惮的实质就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C]软硬兼施。老师把狠心下了,接着,就要对孩子献爱心。比如,摸摸孩子的脑袋,说“有错就改是个好孩子”。或者,送几颗糖果,说“这是你进步的奖励”。如果孩子不买账,老师就故意扮鬼脸,或者,命令孩子接受。这样,在一种潜移默化中,问题学生是会变好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