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比起微信聊天,我更喜欢一个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比起微信聊天,我更喜欢一个人”

2019-07-18 17:15:09 作者:一个七喜 一个三有青年 来源:一个三有青年 阅读:载入中…

“比起微信聊天,我更喜欢一个人”

  一个三有青年

  怎么不理我

关注

  ▽

  微信:一个三有青年

  有空就来一起说说

微博看到了一个话题,现在大家已经越来越不想跟别人聊天了,越聊越心累。

  在话题的讨论下,大家分享自己感受,都对越来越不愿意交流表示赞成。有人说“你说你的,他说他的,这是最让人烦躁的”,有人“所以只好选择沉默”。

  其实,一个人感觉不错

  在评论区里赞数最高的一条回答是“我和我的爸妈”,获得八千多个赞。如何和父母沟通,成了孩子们心中最难的一个问题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种感受,我的喜乐忧愁爸妈好像不懂,因为思维不在同一频道,在他们眼里,我的喜乐都不是大事,忧愁被认为想太多。

  最近朋友和我抱怨,她又和父母吵架了,是关于找工作的问题,双方无法达成统一意见

  她不想按照父母的想法过,想去外省闯闯,但是父母坚持要她留在家附近,说女孩子在外面吃那么多苦干什么,找份省内的工作,离家近,也好有个照应。

  相似的工作,外省的工资待遇高,福利好,发展前景也比家里好,所以她想去外面看看。吃苦是无法避免的,她知道,也做好了准备,但是没想到父母极力反对

  她试着说服父母,却被父母拒绝,“你不知道外面的复杂,一个人在外面打拼哪有那么容易......像你表姐一样,考个公务员,留在家附近,工作稳稳当当的,不好吗?我们这是为你好。”

  父母的一句“为你好”就限制了我们的选择。不可否认,他们丰富经验比我们美好想象实际。但是,他们不理解我们在往自己喜欢方向努力时,为未知的苦和累所做的准备,以及鼓足了多大的勇气下定决心去争取一下。

  我们关注的事情在他们那儿好像不值一提,像小孩子过家家的玩笑话。当我们满怀期待的和父母说自己的想法时,其实是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和父母的交流是社交重要的一部分不愿意和他们过多交流,是因为不想意见不合而和他们起争执。有和他们争执的时间可能自己一个人就想出解决办法了。

  对长久联系的人来说,因忙于工作而疏于联络,时间的间隔,使得如何问好成为一个困惑

  突然关心会不会变成打扰,聊什么话题才不会尴尬,真的好想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聊一聊,知道一下他最近好不好。

  但是,又很怕朋友突然的关心,不愿交流是想避开一些不重要的人情

  前几天,一个自中学毕业就没再联系的同学突然问我最近过得好不好,是否还是单身,然后聊着聊着就邀请我去参加他的婚礼。这突然的关心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目的是不是份子钱而已。

  有些时候,不愿交流是强烈倾诉欲望冷静下来的状态,是因为间隔时间太久,久到不知道如何开口。

  “想找人说,但大家都忙。等他们忙完,强烈的倾诉欲望也消失了。慢慢变得沉默,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习惯所有事情放在心里。”

  但更多的时候,不愿交流是因为知道自己说了,对方不会懂,解释了,她也不一定明白。那些曾经不被理解,没人懂的难受不想再尝试了。

  与人交流,渐渐转变成自己承受,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变得越来越不愿交流的理由吧。

  不懂你的人,互不相通的交流让人既无力又心累。话不投机,半句也嫌多。

  对方无法感同身受,这样的交流,花费时间和精力,也并不能慰藉自己的孤独

  某综艺节目里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被误解表达者的宿命,不随意误解是聆听者本分

  被误解和不能够被理解,不应是我们逃避交流的借口。而是,在不懂自己的人面前,认真的解释仍换不来理解,这样的社交,没必要坚持。

  没必要一定要跟别人交流,自我安慰、自我疏导也是一种办法,有些心里话对自己说或许能获得更大的快乐

  被理解是每一个表达者期待的反应。如果想跟别人交流,请跟真正懂你的人说,在他们那里,保持理性却不失感性会是你的收获

  享受独处,也渴望有懂自己的朋友,这是人们不愿意交流心理真实写照

  “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面对其实只有一个人”,聊不来的双方都难受,不如花点时间在那些懂你、爱你、支持你的人和自己的身上。

  合群不是必要,有时候的独处比合群更重要。

  一个人待着,看看书,听听歌,想想心事,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不要让自己困在使不懂的人理解自己的枷锁中,努力解释后仍无法理解你的人,不值得重视

  交流的意义在于,把你的心说给懂你的人听。

  公众号窗口回复关键词

  “0718”

  即可获取本期高清封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