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的红包
烫手的红包
同学雷,至今和我保持联系为数不多的中学同学之一,上学时我们前后排。那时候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难题,很可惜,后来中学毕业后不知什么原因他没再继续往上读,早早开始挣钱养家了。
昨天微我:“在线吗?忙不忙?有点事想请教你。”他用语总是这么客气,倒让我非常不好意思。我回:“呵呵!有事请吩咐。”然后我们语音聊了会儿。
雷同学家的宝贝丫头今年高考了,那孩子在发挥失常的情况下还居然考出了六百多分的成绩,被一所211大学录取。得知同学的喜讯我也真替他高兴。
我说:“时常回,这么一柞远。你怎么知道?”
他:“看你发的文章了。”
我:“嗯,你说的《回家小聚》啊?是啊,回去和我妈他们一起吃了个饭。”
他:“你文章里说,老人们给孩子钱了,我也不懂这些规矩,为什么要给孩子钱呢?”
我说:“我觉得可能是孩子考上学了,他们高兴啊,给孩子的一点鼓励吧!其实我家的只是中考,我也没想到他们会给。老人的心意,就领了吧”
他说:“我一直为这事挺难受的,孩子姥姥、爷爷奶奶都给了,而且不是一千两千的,出手就那么多,让我觉得特别难受。我想把钱让孩子退给他们,不要老人的钱。虽说我现在经济不宽绰,但还过得去。”
我说:“孩子考上大学了,爷爷、奶奶、姥姥自然也非常开心,所以几个老人都慷慨解囊,给孩子封大红包,也算是情理之中。算是老人对孩子的心意,你就让孩子拿着吧,也可以帮你解决下当下的困难,以后你再有机会孝敬他们就是了。”
他:“可是几个老人都是苦哈哈的农民,来个钱非常不容易,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剩不了几个钱。平时三个老人都是那种特别节俭过日子的人,尤其是孩子姥姥,没了孩子姥爷后,只剩下她一个,孤零零的,身体也不大好,岁数也不小了,给孩子那么多钱,我真不忍心要她的。”
我说:“有时候成全别人的善意也是一种善良,老人攒半天钱不就是备不时之需吗?能给孩子们解决些困难他们也乐意,好钢用在刀刃上,孩子争气,考的大学不错,老人们表示下自己的心意,他们也是高兴的。相反,如果你不让孩子接这钱,老人反而会有些失落。钱高高兴兴让孩子接,教孩子谢谢老人们的心意,顺便对孩子进行点感恩的教育。”
同学:“可是老人们给的真不少,那么大岁数,攒点钱多不容易。真的不落忍啊!”
我:“接受老人的心意,成全他们的心意,也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今后,咱拼力去孝敬他们,尽咱最大的孝心就是了。别看的这么短,等你回家了,没事多回老家转转,多陪陪他们。现在使劲挣钱,把日子过好,就是给老人最大的安慰啦!啥也别说,让孩子高高兴兴拿着。”
听到这里,我心想:雷同学还是像上学时那么实在,为人老实巴交,没有花花肠子,虽然稍微有些笨嘴拙舌,但是心地绝对善良,是一个可以放心打交道的人。老人给孩子的红包,在他这儿居然变的那么烫手,他心疼老人,不想花老人的钱,觉得老人的钱来的太不容易了。他言谈间流露出的那种不加任何雕琢的朴实和善良总让人不自觉的感动。
雷同学让我想起了傻根儿,当年看电影《天下无贼》时,有这么个情节:王宝强扮演的傻根儿在说关于村民捡拾牛粪时说:“老家那里拾牛糞,如果没带框,就用石子画一个圈儿,第二天再去拾,别人不会动圈里的粪”。他的淳朴就如影片中的傻根儿,浑然天成的善良来自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