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的,三层境界
本文共:1390字 预计阅读时间:4 分钟
曾经在网上看到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有人在过不努力的人生吗?
在这个问题的下面,很多人回答说:是啊,很多人都在过着不努力的人生,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夜里计划无数,可是早上醒来仍然原地踏步。不努力很容易,也很轻松,一天到晚玩手机。
还有一个与之相反的问题是:人究竟为什么要努力?
有一个回答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人这辈子很短,一分一秒我都不想浪费,也舍不得浪费。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一切。
两个不同的答案,其实也向我们显示了两种不一样的人生。那些躺在床上一直玩手机的人,一定追不上一个一直在奔跑的人。
那些永远在努力、永远在奔跑的人,他们的这一生是值得的,因为他们在路上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也体验到了无数的风雨雷电,看到了雾霭和晨岚。
可那些把生命浪费在玩乐、享受、周而复始过日子从来不努力从来不拼搏的人,他们这一生,看似轻松、稳定,但是,却不会有任何的光彩。
站在山峰顶端的人,可以看到日出云海,把美景尽收眼底。但是,这一路行走的坎坷,也是需要无数个日夜的打拼与努力。
站在山脚下的人,体会不到攀登的辛苦,也无法感受站在巅峰时的荣耀。
日本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追踪拍摄了一些年轻的喜欢日结工资的打工者。
这些打工者都很年轻,喜欢享受,打工的时候喜欢日结工资,拿到报酬后,立刻沉迷于网络和玩乐,打一天工就要歇三天,然后报酬花完了,继续出来打工。
有一位年轻的打工者,16岁就出来打工,前前后后换了很多工作,但是每一次都是因为吃不了苦而辞工。
他居住的环境十分恶劣,但是他却一点也不计较,对他来说,有wifi可以上网就足够了。
可是,对那些一直在努力拼搏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从来没有任何打拼的乐趣,过一天和过十年、二十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就像汪峰里的一首歌里的歌词写的那样: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我该如何存在?
不努力的人生,其实就是苟活。
有的人活着,仅仅是醒来吃饭、躺下睡觉,有呼吸吸,是最底层的活着;
有的人活着,却在努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提升生活的质量,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
而还有一些人活着,却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拼搏和努力中,不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把这种人生价值用于造福人类,使他人受益。
这三种“活着”的层次,只有那些勇于努力、敢于努力并且一直努力的人,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而不努力的人,每天都是上一天的重复。
罗曼罗兰曾经有一句经典名言:大半的人在20岁或者30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改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一天一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不努力的人,其实在二十五岁就“死”了,但是却到七十五岁才埋。
人为什么要努力?
因为我们努力的目的,是去从容、充实地享受人生,而不是颓废、漠然地等待死亡。
因为我们努力的目的,不是要去机械重复昨天的模样,而是希望把每一天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人间值得,需要努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