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杯茶,敬祖国
在新中国生日之际,杯小茶回顾历史,发现茶是一个忠实的见证者,放眼全球,茶也是各民族美好生活的象征。
走出国门
红茶的起源,最被大家熟知的,是一个关于军队的故事,红茶竟然是被“睡出来”的。
在明末清初,武夷山桐木村位于偏远的大山中,今天在福建和江西的交界处,这里的山上有很多野生茶树。
某一年的采茶时节,一支军队路过,对村民并不是很友好,占着他们的村庄驻军修整。士兵们很多就直接躺在刚采回来的茶叶上,村民们也不敢说什么。
第二天军队离开,茶叶的颜色都开始变深,有微微腐败的迹象,但也不能浪费,可都是血汗钱。于是就炒一炒,烤干了再拿去市场准备便宜卖。
当时的茶叶基本都是绿茶,有茶商看到这黑乎乎的茶叶,泡出来红彤彤的,还有股松烟味(当地盛产马尾松,烤干茶叶使用的就是松木),觉得非常新奇。
结果采购回去非常受欢迎,第二年主动来找这样的茶,一来二去村民们也主动研究这新的制茶方法,形成了不需要炒制,改为发酵的红茶。
这就是世界红茶的发源——正山小种。之后由荷兰商人带去欧洲,大受欢迎,红茶的订单逐年增加。
本是为了讨生活的无心之举,让中国的红茶香飘全球。
茶见证了大家共同的期望
时间又过去了100多年,此时英国正到处殖民,为了将东印度公司库存茶叶向北美殖民地倾销,颁布了一套法令。
结果本身占销售百分之九十的当地茶商无法生存,加上长期的殖民压迫,北美人民终于忍不了了。
1773年12月的波士顿港口,60名革命者上了东印度公司运输茶叶的船,将342箱茶叶倾倒入海,港口上欢呼雀跃,开始了独立的反抗,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倒入海中的茶,基本都是来自中国武夷的红茶、工夫红茶,还有黄山的松萝茶等等。
起于唐宋的茶马古道,就是将中原地区的茶,换取高原地区优良马匹的典型例子。
高原气候寒冷,糌粑、奶类和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蔬菜水果较少有摄入,长期如此身体容易燥热难受,脂肪囤积。
上千年以茶作为交流的载体,增加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原本不稳定的边疆地区也减少了战事。
马帮辛苦的沿着古道行走数月,将茶叶带去藏区,换来更好的生活与和平稳定。
直到今天,茶依然像战略物资一样,确保高原人民的供应,他们将一小块茶熬煮后,加入酥油,就是传统的酥油茶,在寒冷的天气下补充能量,还能助消化,对抗干燥天气。
回到今天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深刻感受到国家强盛,喝茶才会成为享受,才能焕发出它的文化魅力。
我们多次选择茶作为国礼,赠送给往来的国际朋友。中国茶的作用不只是一杯解渴的饮料,更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桥梁。
今天是新中国的70岁生日,杯小茶以史为镜,希望带给大家更多和茶有关的故事。
不禁感叹
中国茶的每一小步,都是今天幸福生活的一大步。
这杯茶,敬祖国!
杯小茶藏了一份小惊喜
一起学茶、品茶
更多知识在等您~
每天都可以回复哦~
↓点一点,好茶离你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