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越活越不明白--爱国篇
作者:长阪君
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现今,我年过半百,越活越不明白了。
很多人天天喊爱国,其实他们也很迷茫。爱国,究竟什么是爱国?
先查查百度百科:爱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出自《战国策·西周策》:“今秦虎狼之国也,兼有吞周之意…… 周君岂能无爱国哉?”
看样子,爱国乃是天朝独有,别的国家恐怕没有爱国一说。
爱国既然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我们就来看看西周。据百度给出的资料: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上文说的很清楚,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
这我就有点不明白了,西周提倡爱国,国人居然暴动了。国人暴动,那肯定不是爱国的表现。
怪了,一个最早提倡爱国的国家,他的人民居然不爱国。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这个爱国,是西周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向老百姓提出的一个要求。
老百姓为什么不爱国呢?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极度贫困,吃不饱,穿不暖,老无所养,少无所依,病不能治……让生活在死亡边缘的人来爱统治者的国家,你觉得可能吗?
所以,西周灭亡是意料之中的事。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爱什么国?如果你爱国,你应该最先爱你自己,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孩子,爱你的财产。如果每一个人能够保全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家人,那么,整个国家也就得到了保全。俗话说,国是千万家,只要千万家在,这个国就在。
9.18刚过,9.18这天,有很多国人在骂张学良,说他的不抵抗是卖国。我想,如果张学良号召东北父老乡亲全民皆兵抵抗日本侵略者,最后的结局可能是,血染东北,整个东北生灵涂炭,最后变得荒无人烟。这样是不是就是真正的爱国呢?我不知道。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身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的傅作义宣布投降。从中华民国的角度来看,他肯定是不爱国的。古人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傅作义究竟是抵抗是爱国呢还是不抵抗是爱国呢?我不知道。
还有那个日本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正午,他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站在小日本的角度,这日本天皇,肯定不爱国。你***,两颗原子弹,就把你吓傻了?别的不说,他还真没有第三科呢。要是我,立即派两架轰炸机,直接轰炸白宫。
今年有人说,那个要与美国开战的军人,在美国留过学,轰炸珍珠岛,就是要把美国拖入战场,让小日本向美国投降。
究其原因,他说,美国是一个理想的国度,他愿意让小日本成为美国那样的国家。
反正,二战之后,小日本脱亚入欧,建立了美式的民主国家。
浑浑噩噩五十余年了,回想这五十年,似乎白过了。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糊涂难,不糊涂更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