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育行走”,我的21条感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教育行走”,我的21条感言

2019-12-24 08:03:13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育行走”,我的21条感言

  1.克制美德朋友见我在微圈发了几张“教育行走”美照,弱弱问候了一句:“又去走了?”我悄悄回答了一句:“嗯,回来了。”暗自窃笑:这是低调奢华吗?

  2.失眠有时是喜悦。听说每一个参加完“教育行走”活动的人,普遍有两种征兆:睡特别好的和睡不太好的。睡特别好的,是因为高强度、高密集课程之后,人由于太专心投入出现后续乏力困顿,几乎可以用入枕即睡来形容。睡不太好的,则是因为人一直处于某些局部亢奋肾上腺被激活后一时无法回落至正常状态身心在行走的余波中跌宕起伏来回反复,这时睡好才是一件怪事。我属后者。

  3.纸条最是传情。小纸条,一般都会是些小情书、小甜腻、小暧昧之类。比如小时偷偷给喜欢男生写纸条,不出手,容易藏,很私密。“教育行走”是大型的公益活动,适合写大文章,但也不妨小私语。于是,我会大大的“我们”偷偷改成“我的”。呵呵,有没有发现:“我的教育行走”其实挺好的。“我的”,一种充沛拥有感与满足感

  4. 非写不可的时刻爱慕如此多,提笔如此晚。不该,真不该。自从小尘同学写作群里敲黑板重点被点名交作业后,我每天都会追着问自己:我的作业呢我的作业呢我的作业呢?微微焦虑,小小紧迫。后来我跟小尘摊牌:一定会写,千万别催。其实我想跟她说的是,心里分明有条八爪鱼,快把心给撕碎了,请鄙视我吧。很是奇怪,这两天突然想听张雨生的《我期待》,辨识度如此之高的声音恰似我的心情写照,特别是高潮那几句“Say goodbye 前前后后、迂迂回回,昂首阔步,不留一丝遗憾”,除了荡气回肠,还是荡气回肠。夜难寐的时候,抓来枕边的手机开始在手机上慢慢吐字。一个个,真的字。

  5.诚实人的优待。反正活动也结束了,张老师、刀哥也拿我没辙了,我也敢把丑话说出来了。其实当初我申请了一个核心名额,也顺利成功了。本想和亲爱的沈兰姐姐同行,谁知家里丫头蹭了前两次行走,感觉有点小上瘾,宁波之行还想蹭。于是悄悄问张老师和刀哥,他们提醒我:偷偷藏着。于是,走哪都不敢喘大气,生怕被人发现。讲出来估计谁也不信:居然藏了一个大活人一起又去“教育行走”?是的,我做到了。

  6.学习是自我选择脑子里总是有两个场景切换:一幕是学期末为了挣继续教育学时,我主动报名参加一个市级教师培训。在下午培训开始不久,我发觉讲课者内容是极好,讲她的教学写作,可能因为一些发言技巧加上午后的昏沉,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整个会场,至少一半以上的人睡着了。而另一幕就是我们“教育行走”会场,时常是满满四百多人,每日从早间至晚间,课程安排密集,茶歇时间有限,但会场里的老师神采饱满眼神清亮目光如炬,精神满满。当一个人带着一颗主动的心,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

  7.叫我“小豆子”。破冰进会场前,遇到了张老师和刀哥,因为“藏着一个人”,打过招呼便往会场走。刚转身,只听得身后刀哥和张老师不约而同大笑起来,我至今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笑。后来回程路上,再见刀哥,下车时、等候时,几次听得刀哥轻声唤我“小豆子小豆子”(两声连着),倍感亲切温暖。突然发觉一个人的好玩都是从他怎么叫你开始的,我爱每一个叫我“小豆子”的人。

  8.独自行走的勇气。不知为什么,今年的行走真是“抢”得火热:营员报名靠抢、节目表演靠抢、听课座位靠抢、提问发言靠抢、闪电演讲靠抢、拍照合影靠抢、整理文字靠抢、志愿服务靠抢……无时不抢,无处不抢,抢得欢乐,抢得快意。“抢”,毫无疑问成了本届行走的一个热词。不免担心,下届行走,温吞如我,定遭淘汰。其实,对照“教育行走”提出的惠及更多老师、唤醒更多生命的活动宗旨,我理应淘汰。文质老师提醒说,“应该鼓起更大的勇气,去见识丰富风景”。是啊,我行走过了,我成长好了,我便可以独自出发了。

  9.再次确认眼神。看见国平校长和他的二宝了,呆萌样子,忍不住想抱抱他;看见伟华和她的妞妞了,戴了眼镜,已是亭亭玉立少女;看见大西北的猫校了,一如既往的瘦和一如既往的执着;看见端正小妹了,以及她正在做的一本读书汇编册子,我们自然就聊了书的样子;看见始终坐在第一排坚持直播的莉莉姐了,她实在不得闲,所有情意尽在匆忙拥抱里;看见写作班同学了,该来的都来了,开心地相互“liao啊liao”(写作班专属词汇)……看见了安静谦逊的侯晓斌老师,看见了海陆丰的几位新朋友,看见了英才热情小伙伴……旧友新友,以及更多来不及相认的彼此。好啊,真好啊。

  10.开辟自己的世界。其实我一直搞不太懂女儿为什么可以跟我一起行走了三届?问她,她耸耸肩膀,傻笑。那天,不知道说到了什么,她居然对我明确说:要我讲,吕云萍校长就是属于这款的。我听出了某些意味,为她的眼光独到。这大概就是“教育行走”对一个青年人的耳熏目染,她在用自己的眼光理解教育中人,理解世界。一定是私心所然,我很希望女儿和我一样做老师,但她除了抵触反抗,一度说极不喜欢。于是,顺了她。所以她一直在尝试做自己,做她乐意的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