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教育行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教育行走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8 04:2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教育行走的读后感10篇

  《我的教育行走》是一本由李镇西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27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一):行万里路

  当宅男,人在家中坐,固然能知天下事,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是不错的。毕竟,纸上谈兵是一回事身临其境是另一回事。教师也要开阔视野,不仅仅是多读书,也包括走走看看

  李镇西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凡事爱动动笔头。他懂得欣赏生活,游览过一些旅游景点之后,他都留下了笔墨以记之。皖南古村、武夷山、峨眉山、西塘等都留下了记忆。他曾经生活的苏州、成都在书中所占篇幅较大。人总在感悟生活,试着活出滋味

  世界上景点万万千,著名自然景点也成千上万。但还有一些人文景观很能吸引人。

  在普通人眼里,不是风景地方,在李镇西的眼里,确实大大的景点,是一定要去的地方。比如,陶行知先生的墓。以为追随陶先生的精神,所以要去拜谒。《愧对先生》写的尤其好。李镇西在陶先生墓前惭愧,我们感同身受,更是惭愧啊。

  李镇西的教育专家身份,可以走进一些著名的学校考察交流。这未必是风景名胜,但对从事教育的人来说,愿意通过李镇西的眼来看看,国外是如何办教育的,虽然也可能只是管中窥豹。我们自己基础教育出了问题,就总想看看别人是怎么搞教育的,有没有可以借鉴之处。无论是李镇西出访的欧洲学校还是新加坡的学校,给人的印象都是深刻的。我想,我们的基础教育出了问题,应该不是缺少聪明人,可能是“聪明人”太多了,纠缠利益去了。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二):文化行走

  一说到文化行走,倒想起余秋雨的那本《文化苦旅》了,将文化融入旅行之中,文化融入文字之中,然后便不断地述说历史讲述人文。这本书虽然标榜文化行走,但和余秋雨散文不同性质的,它没有过多局限在历史故事中,而更多的融情于景,用自己的经历唤起人们的记忆,给人更多的启发

  作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李镇西老师不仅读万卷书,更行万里路。在旅行、学习的途中领悟风景中蕴含的人文之美,在透过他的笔尖传达出来,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说实话,旅行的力量远比书本知识要强得多,阅读书籍学习知识,有时候偏于静态,过于呆板,而旅行途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周遭夺人眼球的风景,是动态的,而且毫无呆滞之感。因此读万卷书,最终还是要归于行万里路。

  书中无论国内国外,无论风土人情,还是友人情感,都是那样真挚。安徽的徽派建筑山脉的自然风光,苏州校园的历史氛围,五人墓的沉重底蕴,扬州城的旧物旧景,成都的恋恋不舍……大好河山给了作者无限感慨,也给了读者无限启发。

  教育和风景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风景中的人或物能勾起教育者的记忆,撩动教育者的心弦,这便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教育和风景的结合并没有给人生厌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清新之感,一种历史凝重之感。在风景中品读教育,品读历史,品读文化,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启迪,这便是本书的一大意义吧。也许,作者想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一种文字间的交流。

  文化行走,在行走中感悟文化,体味教育。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三):开阔的行走

  关注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们必须担当的责任。林林总总的教育书籍看过不少,留下深刻感触不在少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身的特点,也有自己的长处,每每读来都获益颇多,但是在众多的教育专家里,我想说,如果你没有读过李镇西,那就太遗憾了。

  李镇西,既是教师,也是文学爱好者,他的每一本书的前面的总序都是这样写的:梦想作家,后来当了教师,于是便把文学融进专业,有了一点成功的感觉和许多职业幸福。因为既在搞教育,又爱好写作,于是成就了今天这个独一无二的李镇西。就如一直脚踏实地大树,绝不靠喧哗与色彩取悦于人,而是把真实清凉洒给大地

  曾读过他的一本《我的教育思考》,仅仅是那一本书,便让我看到了他的专业与执著同时深为没有同时阅读其他三本关于班主任教学笔记、书影漫谈而失落起来。于是这次一口气将其余四本书拿到手,真正地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为我们中国当代教育有这样有责任,有良心,有担当,有思考的教育家而感到自豪,是他让我看到了了中国教育的希望,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愿他的书可以让更多的教师们家长们读到,这样我们中国的教育便不会沉沦,便可以感染影响更多的人。

  《我的教育行走》让我们读到了李镇西的文学一面,他曾说,其实最初的梦想是当作家。而在教育行走中,我们读到的是李镇西的文学功底,也为他心底里的文学梦留出了一个平台,他的文字细致却又不失男性宽阔,同时还有对于历史与人生的种种思索。他的行走总是与教育分不开的,这与他的本职工作有关,不管走到哪里,想到的都是教育,都是自己身上的责任,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思想,都可以融入到自己的教育理念里,与历史对话,对哲人对话,与现代对话,在读这些作品时,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李镇西真实的模样,儒雅博学谦逊厚德,这才是学者风范

  行走是欣赏,也是回顾,也是反思,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李镇西在行走中,从来都不忘记自己的教育,而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为他的文笔增添了如许的深厚。一个读书的教师,一个行走的学者,一个从不止步的思想者,在行走中永远都在思考着的人,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未来。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四):思考的广度在行走中扩大

  晏阳初,非常独特名字保证看过一次就不会忘,因此可以肯定,在读本书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名字。当然不能以自己个体感受来断定一个人名气大小,但起码可以说,晏阳初在国内的宣传不够多。这个人,被蒋纬国誉为“学贯中西”;这个人,过生日收到的贺电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布什;这个人两获“当代全球重要的100名人称号,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伟人。那么,他究竟为何方神圣

  晏阳初,最简单头衔是教育家。上世纪上半叶,他奔走在中国最贫困乡村普及教育,进行乡村改造。新中国解放后,他远去他乡,在泰国、菲律宾、哥伦比亚等国家,继续为普及平民教育和改善民生活而努力。终其一生,帮助贫困的百姓

  晏阳初的家乡——四川巴中建有“晏阳初博士史迹博物馆”,这是李镇西心目中的圣殿,在他的行走中,一定不会错过的一位大家。李镇西这本教育行走文集中,介绍的文化名人当然不止晏阳初一位,我之所以特别提到晏阳初,正是因为太陌生,从李镇西的介绍中,了解了这位教育家的水平事迹,也了解到不仅我自己,很多老师也不知道晏阳初。李镇西把此现象归结为解放后,“晏阳初”这三个字在大陆基本消失之故。但是,为什么同样离开大陆在他乡生活的不少人,却被国内媒体热捧,唯独漏了晏阳初?这个问题自问却自答不了了。

  有关行走的文学作品相当多,李镇西的这一本的特色在于随处关注教育,这也是吸引我阅读的地方,风景的介绍匆匆翻过,重点落在涉及教育之处。读到与德国教育官员互动一节,感觉耐人寻味。李镇西介绍了成都石室中学,一所拥有2140年官办历史的学府,自感有点自卑,不料听了德国人的发言后,发现人家更自卑,因为找不到一所能与石室中学相匹配的学校。在回答对方问中国学生每周上几节课,他犹豫后答40节。事后,随行的中国同行和学生都对他的答案表示不满,同行认为应答以教育部的标准30节课,学生却认为加上自修补课应为60节。两者差距甚大。而李镇西之所以以40节课为答案,也是斟酌了国标与现状后,取了个中间值。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对教育的观察与思考,行走扩大了这种思考的广度。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五):完美的收鞘

  《我的教育行走》是李镇西文集八本我读的最后一本。我对这本书的态度前后可用另一本书的书名形容《冰与火之歌》,开头读的时候,可以说我是相当的不耐烦,以致于做出了“这本里面的很多内容完全可以被合并掉”这样有失偏颇的话来,直到书读了三分之二后,我对此前的草率悔恨不已,其实这本的价值完全不亚于五月份出版的那四本的任一。

  前半截我嫌恶的原因是李镇西老师在参观张太雷、瞿秋白等老一辈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活动场所时写的几篇文章,照我看来,对这些令人敬仰的革命活动家前面冠以无产等字样非常的无聊,他们为整个民族福利而非某个阶级,当然你要认为生来蹑高位脑满肠肥一种幸福的话我就无话可说了,再加上作为同行,李老师有些过于直白的“中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之类笔调的明显流露,让我看的头疼不已,当然李老师的臻入化境的引用手法非常好,比如《太雷霹雳,秋白苍茫》中引用的傅雷为《约翰 克里斯多夫》的译者献辞,令人击节叹赏,可惜因为我对主流宣传的极端痛恨,连前面描写史可法等历史人物纪念文都不耐想起。不过之前的这些,在后面三分之一的欧洲之行系列笔记中彻底的被推翻了。

  作为一名职高文化课教师,我一直深深的为本国这种不讲求实际(与社会需要脱轨)而人文社科也没有搞好的(意图教授一代眼高手低的“废人”)的教育教育现状感到不满,再加上我所面向的学生受到的不公正的社会对待,我一直在搜寻资料想要看到欧美发达地区究竟是怎样对待职业教育的,但囿于国人与教育界的愚蠢眼光,此方面的资料很难找到。而李老师在欧洲纪行中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描述,虽然不多,却非常有利证明了我此前的猜想杰出的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教育发达程度有力体现,也是社会全方面发展的必须后盾。此外,李镇西老师对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景仰也显露无疑,这种只有在优秀的同行之中才能产生的共鸣因为阴阳永隔而愈发显得真挚,令人动容……

  李镇西老师的这一套文集已经全部读完,回想这八本书的内容,不禁唏嘘,在很多体制内的老师躺在蛋糕上睡觉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被舒适安逸环境所麻痹,继续前行,但这样的老师,究竟还有多少呢?这个国家里,大多数的有志者,天是不负他,那么国家和政府呢?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六):纯朴有余,灵动稍逊

  普通人大多有旅游的爱好,一来可以增广见闻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二来可以放松身心,派遣平时的工作压力。对有的人来说,旅游不带任何目的,就是“玩”而已,走马观花,只是一种经历罢了。但对有的人则不然,总要留下以一些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这种经历,有的人在景点处,题字、留言,有的人刻石、刻字,有的人则写下日记游记。随着文化的变迁,像古人那样题诗的人已经不多了,到处煞风景刻画到此一游”的也近乎绝迹,最后一种却是越来越多了。

  从我个人所见到的古今游记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徐霞客类的山川名物为主;一类是随走随思,不断用自己的眼光探寻文化的脉络;还有一类是移步换景,记录下自己行程中的感受。这本《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应该是属于第三类了。

  在这本书中,李镇西的足迹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从国内到国外,访名山,吊古迹,缅前人,访欧陆,可以说是行踪万里,但却无法离开自己的教育情怀

  在陶行知墓前,他凝神思考,在四川巴中,他追慕晏阳初,在白马湖,他凭吊夏丏尊……诸多的足迹是现代的教育的历史发展的轨迹。除此之外,在五人墓前的感慨,在名人故居中的思绪,也都可以反映出他的人生追求。且行且思的足迹延伸到了国外,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在苏霍姆林斯基照片前专注仰望,在新加坡他与尤金畅谈作家作品。

  作为一名全国知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用他的笔为我们在展现三十年来自己的行旅之思,但在思行之间,留露出的职业特点,却很明显。这一点可以说是利弊兼有。

  说到利的一方面,在游览名胜风景之际,能够想到前人的名篇佳句,可以说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胜景与佳句相配自然相得益彰。但这同时却造就了另一了问题,失去了自我的体会,面对风景,风景游记当然要以写出自己的感受为重(尤其是第三类游记),但这种把现实风景和前人名作相连的做法,却使得自己旁落为一个解说员了,这样一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当然这里也有职业影响的因素在。另外,在个别篇章中的景文联系却写牵强,例如对《雨巷》的怀想,就把广州的雨,迁到了皖南,当然作为散文,有时应一下景也是不错的选择,也就不用深究了。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七):《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一路走来一路赏

  作为一名教育界的学者,李镇西自然有着一套独属于他的教育学习路线。寻访曾经的教育泰斗的故乡,踏访高等学府的所在地,感受浓浓的书香气息,记录自己一路行走而来的和教育有关的风景名胜。一切的一切尽在他的文字之中展露无遗。

  也许书外的你我可能没有如此执着地探访过这些关于文化行走的经历,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阅读李镇西出版的这本《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来感受那份属于教育的生生不息的气味。这是一次直观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教育行走;这更是一次珍藏关于教育意境的旅程。

  本书以游记散文的形式一一记录下了李镇西通过自己的旅行写下的围绕教育韵味的感受。在本书中,有寻访皖南古村落,有感悟苏州的,有苏大校园掠影,有阅读扬州记载,有历史的拜访,有异域的行迹-------看似赏花观月,却更是行进在一片自然风光之下的教育属地。于是乎,书外的读者也在情不自禁中漫步入此等透视着浓厚书香气息的大地之上。欣赏风景,更是解读那些有关于教育的人文风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养一方学者,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知识的殿堂永远是那么地崇高,令人赞叹不已。在行走的过程之上,我们无比震撼其中,却也是无比动容于其浩瀚的魅力所射。

  尽管是有关于教育题材的作品,但是因为如此独特的表达手法和书写形式让我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阅读趣味。以往我曾今可能也驻足过作者所到过的景点,却并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真正地解读这些关于教育的旅行线。然而,非常有幸的是,此时此刻的我却跟随着这本《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接触到了一番别有洞天的教育独行线。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觉得本书有两大看点值得一读。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些汇集的散文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和领略来自于教育的风景线之美。虽然还没有相关的旅行社开辟如此的旅行线路,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这里收获独属于教育气息的美妙风情。其次,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用心来感知的这片美好风景。正是因为他走过来,看过来了,想过来了,一切从心而出的感悟尤为地震撼和耐人询问。再次,不可否认的是本书别有一番特殊的触觉在揭开着关于教育的某道全新风景。

  一路走来一路赏!走的是有关于教育底蕴的风景路,赏的是包容着这些文化气息的美妙风情!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八):好老师如何好:行万里路

  按说人不在教育行业,关注李镇西及其教育思想和著作,似乎有些跨界不搭,但当一名老师是我小时候的梦想,虽然梦想早已抛至脑后,但到底意难平,看到这些令人尊敬的教育者,总想着也许有一天。。。

  李镇西那些倍受人赞誉的事迹其实不必多说,光是他在课堂之余,大量阅读勤写笔记读后感,异常勤快地整理自己的课堂实录并坦然反思----这些便已超越一般的老师。虽然他的文字与文坛名家相比,自然稍逊一畴,也因为教育者的身份,文字间也常带着一些教育者的感悟感思,时刻记挂着如何育人,这也与其他文人作品大不相同。

  手中有李镇西文集四卷:《我的社会教育观 : 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集萃》、《亲·友·我 : 李镇西亲情杂忆精选》、《我的教育行走 : 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我的教育心路:李镇西成长足迹述略》,让人全方位感受这位优秀教师的魄力。

  《亲·友·我 : 李镇西亲情杂忆精选》是李镇西对亲人、故友、知交的回忆。这种回忆并不拘于亲朋好友之间,而是触目所及,无论是父母、前辈、同行、网友、还是学生、保姆等人事皆可进入他的视线成为他文中的主角。对生活细节的观察、细致感受,并仔细挖掘相遇之人身上的优秀品德,真正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向善若水”。

  《我的社会教育观 : 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集萃》如附标题,是李镇西30年社会评论的精选。小时候的李镇西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后来成为教师之后,左手文学,右手教育,这样“理想与初衷一致,文学与教育齐飞,青春和童心相伴,生命携使命同行”---相信也正是这些执着追求造就了这位教育者的独一无二。从这些社会评论里,看得到这位文学教育者的正直。直言不讳,敢说敢言更敢行。

  《我的教育行走 : 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则可算是旅行文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行走中抒怀解意,美丽景色的熏陶,文化背景的沉淀给读者也带来许多启发。

  《我的教育心路:李镇西成长足迹述略》这一册则是个人的成长回忆,从他的自述中了解作者对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李镇西老师很自谦,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教育家”,自认只是践行着老一辈教育家和名家们的教育理念。他自认为自己不具备教育理论家的独创,只是在一些细枝未节上有一些创新。读他的成长之路,感受他的朴实文字,也为他这些平凡踏实的努力而感动,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好老师。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九):认识了一位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这次集中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社会教育观》、《我的教育行走》、《我的教育心路》、《亲•友•我》这四本著作,再一次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下面我对这四本书分别加以简单的评述,作为一些阅读后学习的心得。

  《我的社会教育观》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30年的社会评论的精选。李镇西,作为一名教师,而且是优秀的教师,为什么不是只讲讲那些感人的教育故事,而老是对非教育现象发表看法。这主要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教育,只是李镇西老师实现他的社会理想的途径。出于公民的自觉意识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李老师对很多社会现象发了自己的声音。这一点我是很欣赏的,这继承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优良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的教育行走》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国内外各地进行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同时,行走过程中所写的文化散文的精选集子。这些文化散文写的很自然、很平淡,无论是《寻访皖南古村落》、《峨眉上避暑日记》,还是《府南河之春》、《蓉城的冬天》等等,读后让人感觉如同闲庭信步、如沐春风。这些自然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而成都,这个美丽的城市,是一座离开了还想去的城市,让人印象深刻,让人向往!李镇西老师现在仍然在成都工作,真是有福之人啊!

  《我的教育心路》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教30年个人成长的回忆录。这本书中所有的文章分为五辑。这些文章既有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的片段,又有投身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精彩叙事。李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投身于教育事业,经历了“教育浪漫主义”,回归到“教育现实主义”,对“教育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读着这些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的激扬文字,你会禁不住为这位“教育理想主义者”叫好!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追求。

  《亲•友•我》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对亲人、老朋友的回忆录。这本书含有近四十篇文章。这些文章写得很朴实。一个个故事都很平凡而感人,一个个细节都很让人。无论是《陪流沙河先生喝茶》、《谢泳二三事》,还是《“慢生活”中的钱梦龙》、《难兄难弟难妹》等文章都写有温情,让人动情。让人深深感受到李老师内心情感世界之丰富。

  老实地说,李镇西老师在教育界算是小有名气,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以前没有认真拜读过他的作品,也是一种遗憾。这次一下子通读了这套《李镇西文集》,真的是大呼过瘾,算是一次补课吧!这次阅读的经历也让我认识了一位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大有相识恨晚的感觉。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值得阅读,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十):行走与思索:我们向何处去?

  与我阅读的上一本李镇西先生的文集《亲•友•我》不同,这本书第一篇文章《寻访皖南古村落》就深得我的喜爱。

  在棠樾村,皇帝为了家天下而倡导其“精神文明”所设立的模范与牌坊在作者的眼中赤裸裸地成为了最大的虚伪,假如考虑到当今社会的本质与作者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你就不得不承认李镇西先生于平和中自有其犀利处了。

  而在西递村,作者就着濛濛春雨中油画般的明清古建筑与西递人家家中的陈设所作的思索则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其中的“作退一步想”让我想到,如果今上能够真正体谅民间疾苦,也能作退一步想,少做些高铁、高速公路、高楼大厦这样的政绩工程,多实事求是、真真切切地做一些改善民生的实事,则真正的盛世可期,眼前的困局自然能够迎刃而解了。

  至于白猫黑猫的目的论,作者没有明确表态,我倒是想胸中块垒一吐为快。或许白猫黑猫在当时为了消弭争议推动改革自有其妙用,但是就今天社会道德每况愈下简直无底线的现状来看,或许这种目的论正是始作俑者吧。

  而西递人家的生活愿望“终生平静”其实原本就是大部份平民百姓的生活愿望而已,不仅是我们这么想,所谓“非我族类”的外国老百姓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为什么现在城里的人们不管是小资还是农民工都满心蠢动难以平静呢?是那生命中无法承受的压力使然啊。早前曾经流行过一位外国诗人的汉译名句“人,诗意地栖居”,以我的阅历,如果去到国外,哪怕是南非这样并非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很容易拥有平静而规律的生活,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是难求的“幸福”,这句名诗,只能是我深深的叹息……我经常很喜欢和人说,在国外,房子和车子都属于生活必需品,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在一定年数内新买的是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的,而在我们这里,房子和车子却成为了奢侈品……

  李镇西先生在书中写道:“任何一个阅读者都是从自己已有的‘前理解’中进入文本的,因此不可能有纯客观的阅读。我们同时也是根据自己的阅历而有选择地筛选信息的,因此,这种阅读打上了深深的主观烙印,这是任何人想避免也不可能的。”尽管有些绝对,我也觉得这基本上符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因此,即使作者的很多游记精美得完全可以放入语文课本中作为中学生的范文(尽管有时词藻过于华丽、对仗苛求工整而稍嫌不够自然),但我却仍然喜欢关注他切中时弊的思索与探究,尽管作者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时常仅作点到即止而已。

  在七年之前写的《峨眉山避暑日记》里,作者提到了胡适先生与鲁迅先生本质上的相同点——“他们都是中国最珍爱自由的人”,相对于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胡适先生以及对鲁迅先生的质疑,作者勇敢地说出:“我认为我们的时代既需要胡适也需要鲁迅,但如果硬要让我只选一个,那我宁肯选择鲁迅!”对于时世的看法尽在不言中了。

  尽管作者一再声明对于建筑艺术一窍不通,却时常在游览古镇时发出“那时的人们修建一座宅子真是在画一幅工笔画!”一类的感慨。如同作者在《欧游日记》里观察到欧人的建筑时的想法一样,我想,只有在人民幸福的真正盛世里,当人们真心把一个地方看成自己将来生生世世的栖居地时,才会真正用心去修建自己的房子吧。当官员与富商巨贾们纷纷热衷于移民的时候,建成没多久就倒塌的桥梁自然就不会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而与作者在《苏大校园掠影》中写的“当时,美国人修这座建筑(苏大钟楼)时说:‘我们要建一所最好的楼,让中国人民知道我们是很认真的。我们要把这座楼建成中国最好的建筑’”这样的态度对比,难道我们不是只能默默无言吗?

  或许是迫于时势,作者常作委婉之语,如同在另一本《亲•友•我》中一样,作者时常写自己与朋友们谈到了改革、民主、共和、前途这些问题,却不详细论及双方观点,但有时候也会不动声色地“开涮”一把。在扬州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上岸处的御码头,作者写道:“隔河而望,远处闹市区的高楼上有一巨幅宣传画,画面看不清楚,但八个大字却格外醒目:‘(江)淮之水,恩(泽)于(民)’。一时间我感到,从古到今……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人民领袖……在这里实现了‘平等’。”嗯嗯,是啊,不就是一码事儿吗?

  但是,与《亲•友•我》不同,就像作者借写苏(州)扬(州)人物的软与硬所表达的那样,作者在本书中也颇有秉笔直书处。他写五人墓的五义士事不关己却为义声援,叹息我们的麻木;写“中国的良心”张志新的坚贞,叹息我们的软弱;写“宁为玉碎”的林昭的勇毅,叹息我们的苟且偷生;写浩然正气又清廉的史可法,叹息我们“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蝇营狗苟;写“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失败的英雄谭嗣同,与“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耀邦为改革呐喊……

  李镇西先生的幽默感也是理解他情怀的一个重要层面,虽然他述及与同事们开的玩笑在我看来不值一哂,但是如同在《亲•友•我》中描写文化革命的荒谬之处时用“那时武斗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街上每一个人都拿着棍棒以自卫。每次妈妈上街都一手牵我,一手牵着我妹妹(妹妹比我小三岁)。我们三人每人拿根棍子——这种奇观,现在的年轻人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的”这寥寥数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神奇一样,在本书中他用“我曾在一张下岗工人招聘启事上看到这样的字句:‘共产党员优先录用’”这寥寥数字便既表达了荒诞又提出了问题——入党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好处?

  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虽然我久已离开了教育事业,但是李镇西先生对于教育的思索却仍然时常触动着我的心,比如在读到他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总是以人民不够成熟、现在实行民主会导致全国大乱这样的谬论汲汲恋栈于权力。想到叶圣陶先生的妙喻:“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我禁不住想要大声疾呼:请马上实行真正的改革,现在就开始着手还政于民!不要永远把民当做幼儿园里的孩童,请随时准备放手。

  在颇展露了作者真性情的《愧对先生》一文中,我仿佛看见了李镇西先生那泣血之悲痛。是啊,当读到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明确言说的“有人误以为我们要在这里造就一些人出来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时,当读到陶行知先生抨击中国旧教育是“吃人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不是教学生“给”而是教学生“拿”时,当读到陶行知先生所言“传统教育,他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得明白一点,他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人、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时,谁还能若无其事、心安理得地倡导孔孟学说呢?看到今天的“高材生”们不是出国就是热衷于考公务员的時髦,联系到贪腐横行的社会现实,谁又能说这不是吃人的教育呢?

  而当读到陶行知先生呼吁的给孩子们以“六大解放”时,莫谓为人师者,即为人父母者又能有几人无愧于心呢?今豆瓣删帖之风愈烈,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的态度么?遑论书中所录晏阳初先生《九大信条》中言及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协助平民解决问题……与平民共同商讨乡建问题……不迁就社会,应改造社会”这些精神了。老实说,读到“晏阳初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努力视为对劳苦大众居高临下的‘拯救’”时,我想到的是“东方红,太阳升”,读到晏阳初“始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帮助民众自己解放自己”时,我想到的是那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基层工作人员……悲夫!本应作为改造社会的动力来源的理想主义今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珍奇,我们的明天又会怎样?

  虽然我明白李镇西先生在谈及他最敬佩的朱自清先生时那句“真为朱自清们庆幸呀——他们没有生活在这‘应试教育’的时代!”实是为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发出的慨叹,但我还是想指出,关键不在应试教育,而是在于求真的精神。说到求真,我也要指出,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所谓“饿死”现在是有不同说法的,甚至有些人还谈到了地下组织的落井下石,这些在今天已不再成其为秘密了。而关于何其芳,不管对其评价如何,他引用的那句名言“一面是庄严的工作,一面是荒淫与无耻”倒是穿越了时空的批判。

  本书的重头戏在于《欧游日记》,但由于我在国外生活过,即使没有去过欧美,大概是什么情况也可以想象,尤其不喜走马观花式的赶时间串场子的“旅游”,因此对欧游日记大部份无感,有印象的有三处。一是马德堡市的市长说他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为市民创造就业机会;二是某些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在离开德国前把身上剩余的德国马克用完,提议用购物代替了对马克思故居的参观,造成了李镇西先生的遗憾与悲哀;三是作者某些时候明显的不能畅所欲言。

  当作者提到马克思“无情的批判”的精神(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无情地批判现有的一切。所谓无情的批判,就是要有两个不怕:一不怕现有的结论;二不怕触犯最高权势”)时,我没法不想到此前作者述及的胡适先生五十年代在海外看到大陆“清算胡风”时的评论:“鲁迅若不死,也会砍头的。”马克思可以无情地批判,因为他是在欧洲,尽管曾被几个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但作为思想者,他一生却没有牢狱之灾。若是马克思来到我们这儿会怎样?看看作者述及的林昭的遭遇吧……

  在雅尔塔之旅,作者颇为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费了一番笔墨,其中提到列宁所说的“铁的手腕”,以及“给自己亲爱的哥哥报仇”的猜测,我觉得有些迂了。明显地,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危难之中,自然会觉得沙皇一家的存在为保皇派发动内战提供了危险的号召力。而白军包围了囚禁末代沙皇及其妻儿的叶卡捷琳堡,如同宣布执行死刑时的理由那样:“鉴于你们的亲属在继续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面临着白军的劫狱与复辟旧王朝的可能,消灭他们是苏维埃政权自然而然的选择,或许同时遇难的医生、车夫、宫女是冤枉了,但是末代沙皇的妻女儿子作为皇权可能的继承者被一起处决是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必然的选择。其它的,由于我们并非俄罗斯子民,也不必深究了。

  与此相对的是,八一九事件倒是与我们颇有相关性,说实话,对于作者能谈到这件事我倒是始料未及,遗憾的是对此我不便多说,否则便完全无法与大家交流了。

  作者的新加坡见闻尽管不长,却让我感慨良多。

  在新加坡育能小学,作者看到一间教室里只有几个学生,却有两三个老师。原来这几个孩子智力发育不是太好,学习特别吃力,因此学校专门给他们上小课,指派老师专门辅导他们。相较于我们自从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便取消了留级的情况,究竟教育是例行公事走过场还是真正地教书育人?我只能想到一个词:丑陋。

  读到作者所言“在新加坡,公务员包括校长是不能随便吃家长的饭的,更不可接受家庭的礼物,老师也如此,因为老师也是公务员,一旦发现老师接受家长请吃饭或收下家长送的礼物,那后果会很严重的”,想起恰巧前几天一位做小学老师的亲戚刚刚现身说法责备我不懂给孩子的老师送礼,她说,收了家长的礼,难免会多照顾一下那个孩子,在发生冲突时也自然会偏袒那个孩子,现在到处都是这样的……我很无语……我生活在什么样的地界啊……

  而读到作者对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说“在中国,人人都痛恨腐败,其实几乎人人都在从事或者期待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人人腐败”这段话时,我思绪万千。其实全民腐败这样的话早就听到耳朵里起茧子了,但是我觉得其根源未必在于全民道德败坏,设若辛劳终年却连个象样的栖身之所也不能拥有,恐怕圣人有了机会也难免不伸手啊……

  读到新加坡的小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参加各种活动时,想到我们的孩子每天写作业最少要写到晚上九、十点钟,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们的下一代,明天会更好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