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秋》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秋》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3-15 14:3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秋》经典读后感有感

  《秋》是一本由[英]阿莉·史密斯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秋》读后感(一):秋意浓~

  夏天哥哥秋天妹妹……这本书开始看着没头没脑的,却不忍卒读。慢慢的,倒是看出点端倪来了,感觉我的思维仍然停留在故事情结上,情结摸的有点清楚了,才去体会到故事里这个忘年交的情感。

  我很喜欢这种情感,成年人把孩子当成成年人一样对待。儿童期快要消逝,少女时间未满,她对许多事情似懂非懂,正在小心翼翼的构建自己的价值观,这时候的尊重,等于最大的承认。

  所以她很在意这个邻居,是她放在心上呵护的朋友。

  这本书果然需要细细品咂,这时候,我才感受到秋的意味,透着纸张慢慢的渗透出来。

生活?是你努力要得到的东西,是离你不远的一个目标带给你的深深的幸福感。树木渐渐袒露出结构。空气中嗅得到火的气味。所有的灵魂都在外游荡,四处劫掠。但是有玫瑰,还有玫瑰,在这片潮湿阴冷的天地间,在一棵看起来已经枯死的灌木上,还有一朵盛开的玫瑰。

  是这样,生活仍有希望。

  《秋》读后感(二):迷雾中秋叶依旧绚烂

  再次回头精读了《秋》这本意识流小说。喜欢此书最初源于它的封面装帧,绚烂而有层次的色彩,仿佛可以融合,却又各有边界。看得久了,眼睛迷蒙之时,竟然将少女与男子的头平移重叠在一起了。秋就在这样的色彩指引下,让我走近了它。小说开头,反复默哀“这是最糟糕的时代”。糟糕得就像梦境里得那个破皮球似的丹尼尔。小说不是情节派的作品。如果想要寻求跌宕起伏的刺激情节来满足自己生活平庸之下的对比快感,这本书估计满足不了读者。但它令人着迷之处就在于作者已经完全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自由地进行时空的转换,来虚幻地表现不虚幻的存在。小说有三个重复出现多次的空间——伊丽莎白的家、邮局、老年疗养院。伊丽莎白的家——大约想极力暗示小人物民众的普遍意义,邮局——个人身份的确认之艰难,老年疗养院——时代变迁的沙漏与过滤器。虽然这里有三个封闭地空间,但作家却以开放的视角从三个地点向外辐射,收回更多的信息。如何表现时代?作者设置的人物关系很大手笔——13岁小女孩与八十多岁的老人之间的忘年友情,八十多岁的老人缘何可以与13岁小女孩谈绘画、艺术、历史?大概也见出一个时代在抛弃另一个时代,丹尼尔就是那个不再有话语权的时代寄生物。好在,这不是匆匆过客般的友谊,它延续并深深地影响着了少女伊丽莎白的心理成长历程直到成年之后。大概时代之间也如此,永远不会完全断裂,一定是套叠又分离。对于英国脱欧这个创作的背景,小说没有很直接的正面回应或者影射,但隐约可见,借主要人物与路人甲们的行为来看出这个“美丽新世界”的艰难与不可把握。再回到前边开头,“这是最糟糕的时代”,我好奇这里的“是”字,在原著里是“is”还是“was”?是丹尼尔的视角,还是伊丽莎白这个时代里的特殊个体的视角,抑或是伊丽莎白母亲这个普遍气质的视角,是二战或者之后基勒与政客的政治性丑闻的时代背景,是对于移民的排斥(小说里所提及的疗养院工作人员的身份属性)这个“时代”的概念各不同,人们总是存着对“改变”的敌意。在不可理喻的动荡的世界里,丹尼尔与伊丽莎白的真挚而自由洒脱的友谊也被周围的人看得不可理喻。然而幸而,这条灿烂的情感线条穿梭在整本书生死、过去、未来的迷雾里,依然不失去它的色彩,就如封面的秋叶之绚烂。

  《秋》读后感(三):落叶的凋零,生命的重生

  春是生命的初始,秋是落叶的凋零,是硕果的成熟。在看内容之前,看到这个名字,比较疑惑,简介中,这是讲述的艺术与人生,而这本书的标题《秋》,让我感觉这是本乡村小说,关于生命、关于丰收、关于苦难。然,看了内容之后,并非如此,它表达了生命与心灵的一个轮回,这也是成长过程中,必经历的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思想,每一段的新思想,都是历经了一些人或事,经过时间的沉淀,升华出来的,就如经过风吹雨打,折断的树枝,萌发出的新芽。

  生命在时光的推动下,不断的前进,有人改变,有人沉沦。没有什么事情会是一层不变的,不顺从历史者,必将被现实所抛弃,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现实是个很艰难的词,毛姆的小说,一步步的揭开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此相对的,也展现出生活的阳光与梦想的闪光,关于月亮与六便世的争论恒古不变,但唯有兼得者,才会在命运的压迫下生存下来,抬头仰望月亮时,也不能忘记脚下的六便世。

  这是本关于忘年交的故事,也是本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命题小说,与《苏菲》相似,但内容、轨迹与所要表达的不同,他关于生存,关于艺术,关于当下英国社会的现实。《秋》的创作背景是2015年英国脱欧公投和移民政策的争议,这是一本诉说群众心声的一本书,全书在丹尼尔的梦境和伊丽莎白的现实中来回的穿梭。述说了从相遇到成为朋友的一段因果,美好的讲述了这段友谊的美好,全文没有直达的去表达英国的政治,小说先从一件真实的政治丑闻开始讲述,抽丝剥茧的慢慢投身英国脱欧的整体状况。探讨女性艺术家在时代背景的问题,探讨生存的问题。阿莉的笔锋下,简单的述说友谊的美好,把这些复杂的问题撕碎了隐藏在全文中,让读者慢慢的品味这些。夏天的炎热,过后便是秋天的炫目,叶片的告别,生命的新生。

  《秋》是阿莉史密斯最新的作品,是季节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她的作品具有极强实验性,因其意识流的写法,她也被称为弗吉尼亚的继承则之一。他的小说引人入胜,充满巧合和意外的情节,多变的视角、开放的结构、还有丰富的声音,她对文字的掌控,十分巧妙用生活引入政治、引入生存的话题。这本小说所要表达的,就如阿莉所说:“我们生活在一种一直说谎的文化中,这种文化让我们疑惑,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小说与谎言是相反的,谎言让你远离真想,但小说是我们说出真想的方式之一。”

  《秋》读后感(四):奇妙、混乱、现实和爱

  如果不去提前了解作者和本书,阿莉·史密斯的《秋》一开头会给人奇妙的阅读体验。

  《秋》的一开头,一名老人死去了,在彼岸重生。此刻的我以为它要熬出一罐心灵鸡汤,类似《你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

  可紧接着第二章,年轻的伊丽莎白去镇邮局上重新申领护照,其间的荒谬又让我觉得这是部类似《1984》的小说,人们处在平静又诡谲的环境里。

  可随着阅读的继续,更多的事实浮现了出来,英国脱欧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件,把我的想象拉到了地面。它不是心灵鸡汤,不是反乌托邦,它着眼于距离我们如此之近、身处其中的事件。

  它是阿莉·史密斯。

  对于习惯了追逐情节的我来说,《秋》并不是一本特别容易读的书,它的视角在不停地转换跳动,时间不是线性的,书中两名主角的时间穿插跳动,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同时发生着。可要是你把它归类在实验性质的写作里,《秋》又明白易懂。伊丽莎白和丹尼尔,一对年纪相差悬殊的好友,他们各自又一起,度过了属于自己、陪伴彼此的人生。

  阿莉·史密斯的野心不仅仅在于讲述两人的爱,她还要记录这个时代,用闲散流畅的笔调记录一个国家的“诞生”。《纽约时报》将本书称为第一步关于英国脱欧的伟大小说。但政治在书中不过石头扔进水中掀起的波纹中的一条,阿莉·史密斯还讨论了艺术、女性等议题,思绪流淌看似无头绪,但阅读过后却又被作者的技巧拢在了一起,至于你看的是脱欧后的英国众生像,还是少女和老人的爱,或者单单是作者流淌的思路,都取决于你自己。正如书名的《秋》一样,每个人对秋天的体会,都是不一样的吧。

  在阿莉·史密斯的《秋》里,我经历了奇妙、混乱、现实和爱。

  《秋》读后感(五):和那些条件say NO

  文:薇子

  友谊可以跨越年龄的界限吗? 可以。

  13岁的伊丽莎白要完成一项学校布置的作业, 是有关于邻居的, 他们家的隔壁新搬来了一个邻居, 这位邻居已经80多岁,对于这位新邻居,伊丽莎白是好奇的。 两个年龄差距如此大的人成为了朋友,像丹尼尔说的一样, 是一生的朋友, 她和自己的姐姐同名, 而且有的特点也很像, 朋友有时候是在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 跟年龄和经历都没有关系。

  《秋》时空又切换到了伊丽莎白成人之后,她在邮局提交新的护照申请资料的时候遭遇了小小的麻烦, 先是提交的时候,被要求重新提交照片里有是头的比例在照片上显示是不合规的, 审核文件的人要求她去快照快照重新拍照, 他们对于比例的调整是有要求和规范的。

  一段日子里伊丽莎白从邮局出来就去了疗养院,这里躺着她的朋友丹尼尔,他看起来就像睡着了一样, 每次伊丽莎白都拿着一本书, 她在那里读书, 然后回忆和丹尼尔相处的时光。

  重新提交的照片依然被认为是不合规的, 她的头发挡住了脸, 但其实伊丽莎白认为那是头发挡住的额头,正常情况下的拍照就是那个样子, 不然实际审核的时候还是会认为和本人是不同的。 这样的她仍然不能通过审核。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规矩, 有的时候不免令人恼火。

  生活中的条条框框太多,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困惑, 《重返20岁》里面的一家人里只有奶奶支持前进的乐队的爱好,其他人都认为是不务正业。 年迈的奶奶,被家里人认为需要去住养老院。当奶奶突然变成了20岁的样子, 年轻的时候需要照顾孩子没有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等到自己重返20岁了, 她和年轻人们一起组织了乐队, 而且还参加的音乐节。

  老人不一定非要去住老人院,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 年轻人也不是只有在学校里学习就是好学生,自己组建乐队就是不务正业。中规中矩自然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也是一种方式。 从来就没有必须要这样或者那样的条件是能束缚住人的。

  故事的结尾,丹尼尔醒来了, 像他说的那样, 他的年龄还没有让他觉得足够的老。 两个老朋友又见面了。 年龄从来都不是交朋友需要有的限制性条件, 而好的朋友是可以用一辈子来等待的。 不论是伊丽莎白年纪小的时候,丹尼尔给予她的教导, 还是伊丽莎白长大之后,经常去疗养院探望丹尼尔,这些都是朋友之间的互动, 无关年龄。

  我们生活中给自己设置的无数的限制性的条件,有时候其实是给自己垒起来一道道的门槛, 其实本来不存在那么多的问题, 只是想得太多了, 也就成了条件和问题了。 衰老是人生的必然经历, 但却不是一个人需要被限制的条件。

  《秋》读后感(六):唯一的亮点在于友情

  阿莉·史密斯的《秋》是一部由回忆和梦境、过去和现在拼接而成的小说,四种截然不同的片段借由两位相差72岁的至交好友——伊丽莎白和丹尼尔——的友情交叉呈现,用四种片段、两个故事折射出两个时代的英国社会的冰山一角。 两个故事,两个时代,伊丽莎白和丹尼尔分别成为时代和故事的见证者,毕竟72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太多的变革,尤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因为整部小说是以丹尼尔的梦境作为切入点,然后梦境、现实、回忆、过去以无序的方式随机呈现,就像随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揭开一副拼图,不到最后一刻很难看清故事的原貌,因此《秋》的前半程阅读体验并不好,整个框架就像被打落一地的玻璃,扑面而来的只有混乱。 所以阅读《秋》是一件需要耐心的活动,因为就算你揭开所有面纱,也很难产生惊艳的感觉。 作为一部小说,《秋》的着墨点实在太过于分散,阿莉·史密斯似乎有太多事想写,太多话想说,她也的确这么做了,但却导致对所有事件的描写都只能流于表面,没能追究深层次的影响。 尽管她主要讲述的两个故事,每一个的主题都可以写一部社会学专著。 由丹尼尔见证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英国,一个折射出当时女性权益的故事。 那是一个女性只能作为男性附属品的时代,是谈到女性人们只能想到这个名称第二个字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们对女性充满歧视和偏见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当政府要员和他国外交官与同一个女性发生关系的丑闻被曝光,站在法院被告席上被控诉的却是这位女性;而把该丑闻诉诸笔端的女画家则会被“患抑郁症”,然后关于她的一切都被掩埋、焚烧;在皇家艺术学院读书的女性会因为稀少而被围观,甚至还要被男性质问为何要涂口红…… 那个年代,所谓的完美的女人,就是虔诚的奴隶,认真履行职责,毫无怨言,不收报酬……然后呢?阿莉·史密斯讲述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在过去和现在相连的小说里,讲过去的故事却没有现在作为参照,整个故事显得过于突兀。 过去是断裂的,现在同样也是,而且由伊丽莎白见证的故事要更加流于表面。 第二个故事得发生背景是几年前,英国脱欧。所有的事件都围绕这一点进行,无论是伊丽莎白的“非虚构的邮局”,还是人们泼在墙上的“滚回家去”,甚至是被通电铁丝网围起来的公共用地。 英国脱欧,一件注定会改变英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必然会对英国社会产生全方面的影响,无论好的还是坏的。然而阿莉·史密斯在《秋》里仅仅只是把丑陋的新护照、泼在墙上的字和围起公共用地的铁栏吐槽一遍,全然没能触碰到问题的核心,就像只是说了一句“家里的狗生了崽,大家都很高兴”。片面而笼统。 除此之外,阿莉·史密斯还在《秋》里谈起过种族歧视、家庭教养方式、同性恋,甚至还有“年轻人买不起房”这种和中国社会相同的问题。 然而阿莉·史密斯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所有的问题都能化简为几行字、几句话的内容,稍加介绍后就弃之不顾,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毫无联系,突然出现,突然消失,毫无章法。 但阿莉·史密斯的《秋》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伊丽莎白和丹尼尔的友情描写足够令人动容。 在伊丽莎白的回忆中,丹尼尔教会她看待世界的方式,引导她走上艺术的道路,也正是通过艺术,由丹尼尔见证的故事与现在发生联系;在现在,伊丽莎白每周都会看望在病房昏睡的丹尼尔,并未他读一段自己正在看的书。 就像丹尼尔在第一次遇见伊丽莎白时说的那样,一生的朋友,有时要等上一辈子才能遇到。一生的朋友,就像伊丽莎白会在梦中呼唤丹尼尔的名字,不止一次。 阿莉·史密斯在《秋》里描写了真正美好的友情,而过去和现在、回忆和梦境所有的片段也借由这段友情连接在一起。 这段友情的描述是本书唯一的亮点,但仍然无法解救这本书混乱而无序的框架,所有的内容几乎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描述,所幸还剩一个不错的结局值得慰藉。

  《秋》读后感(七):关于丹尼尔的故事线

  这本小说不好读,语言跳跃,叙事非常意识流、很多隐喻的手法,读这本书要好好了解创作背景,英国民众脱欧后的种种现实,例如小说那个警戒围栏的描写,在听到当局政府对难民的处理态度后,母亲最后拿压力管去砸警戒围栏,还有路上见到两个人吵架说“我是英国来的,又不是欧洲”。还有伊丽莎白办护照的曲折经历。

  关于丹尼尔和伊丽莎白的故非常破碎通过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展开。寡居隔壁丹尼尔,年轻的时候爱过卷入政治丑闻的基勒 ,和伊丽莎白的聊天中谈到POP ART,然后涉及出另一个人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唯一一位女性波普艺术家保利博蒂,衍生出的女性主义等等,她也是伊丽莎白之后写论文的课题。因为童年的时候丹尼尔给予了伊丽莎白这方面的启蒙,成年后的伊丽莎白拿着保利博蒂的画册给丹尼尔看时,画册也有保利博蒂画基勒的图片。丹尼尔说:“爱上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这个人的眼睛,爱它们不是你的眼睛,却让你看清楚自己在哪里,自己是谁……我们必须怀着这样的希望,爱我们以及对我们有所了解的人最后能真正看清楚我们。到最后,真正重要的,也就这些个事了。”

  八十岁的老丹尼尔和伊丽莎白玩编故事的巴格代拉游戏,小女孩把他们故事里面加入战争元素说这不就是现实吗,讲着讲着丹尼尔把血腥的一幕温柔地说成了童话剧,拿着枪男人冲装在树干里的男人开枪士,这个男的变成了一棵树,拿着枪的男人杀不死他,自己也被驴踢中脑袋死了,岁月变迁斗转星移,无论是战争的杀戮者还是受害者结局都是一样的尘归尘土归土,所以只要我们还在的时候,活着的时候,无论手里有没有枪“Let’s just always hold out hope for the person who wants war ”小说写的好好隐喻的手法还有现实意义,让我们对那些说想要发动战争的人永远保存希望的信念,希望没有人想要发动战争生灵涂炭。

  后面写道丹尼尔年轻的时候也曾卷入战争,以后他有一个妹妹(我不知道怎么死了),通过诗性的语言与上帝对答的形式,希望妹妹能被记住,这一段描写非常诗意。以及躺在病床的他被作者写成躯体装在赤松树干里,伊丽莎白在他的病床坐着“It is a privilege, to watch someone sleep, Elisabeth tells herself. It is a privilege to be able to witness someone both here and not here. To be included in someone’s absence, it is an honour, and it asks quiet. It asks respect.No. It is awful.It is fucking awful.It is awful to be on the literal other side of his eyes.”丹尼尔既在这又不在这,他的肉体被束缚在这里,而他的灵魂意识不在这里(作者这里有大量关于丹尼尔梦境的描写)这一切太糟糕了而自己却只能被隔绝到他闭着的眼睛另一边。我觉得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令人动容。

  虽然这本书明显读英语原版更美更能感受作者营造的氛围,去年我就读了原版一小部分读不下了,所以很感谢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引进让我有幸能读这本书。

  《秋》读后感(八):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

  整个村子被一种阴沉的气氛笼罩着。

  伊丽莎白路过公交车站不远处的一幢小屋,看到房子的正面从门到窗户上方,一整片都被涂上了几个黑色的大字:滚回家去。

  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又在重演。世间种种正在土崩瓦解,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本质使然。

  很抱歉,通不过。

  ~~~

  2017年入围布克奖,2017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榜首,2017年最受欢迎的英文小说……

  阿莉·史密斯的《秋》,第一次翻译到中国。

  很多年前,8岁的伊丽莎白,遇到85岁的丹尼尔,即使后者被邻居称为“老基佬”,两人依然成为忘年交。

  生于1984年的伊丽莎白,喜欢读《美丽新世界》,对未来很茫然。

  路边遇到“滚回家去”的广告牌,伊丽莎白无动于衷,这和年轻人有什么关系呢?

  即使英国脱欧了,又有什么改变?

  只不过去办理护照时,发现需要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填报:

  “你的脸的尺寸错了”;

  “这络头发不应该挂在脸上”;

  “不管怎样,头发倒没什么,你的眼睛太小了”;

  “你的眼睛不符合阴影部分的常规标准,这个没有对齐,这个应该在中间,你看得出来,这在你鼻子这一边”;

  ……

  总之,你应该是个标准的人。

  官方说,你应该是这样的人,你就该是。

  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而到2016年,已经104岁的丹尼尔,昏迷在养老院的病床上,熟睡着,头靠着枕头。

  然而,回到73年前的尼斯,也有人让丹尼尔“滚回家去”,并且,真的行动了。

  这是个奇幻轮回,这是个老故事,但还很新,还在发生着,自己书写着情节,不知道写到哪里会结束,

  结局会怎样?谁关心呢。

  就像介绍这本书给身边人,没有提炼出爆点文案,又有几个会想读呢。

  ~~~

  书中提到了保利·博蒂,或译为:保利娜·博蒂,Pauline Boty。

  一个被遗忘的英国波普艺术家。与Bob Dylan 交好,去世时仅28岁。

  保利在作品中主动展现女性的情欲,“并让自己被视为美丽和性感,因此她被视为美丽和性感,而不是那么严肃和知识分子。 ”

  很好看。

https://www.tate.org.uk/art/artists/pauline-boty-2684https://www.telegraph.co.uk/culture/art/art-features/10115648/Pauline-Boty-The-UKs-forgotten-pop-artist.html

  《秋》读后感(九):青春与迟暮一起探讨人生

  秋,代表着美丽妖娆,金黄璀璨,更代表着丰获双收,然而秋亦代表着迟暮之年,伤感没落,中国古人做词赋诗往往选择在那看似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实则寒冷萧瑟的间隙抒发自怨自艾的伤感思绪,所以一个“秋”字道尽千万尘事。北方的秋天永远显得短暂而金贵,还没有反应过来却已接近初冬。

  猪年本该万事如意,然而对于我家似乎挫折颇多。孩子爷爷直肠癌中期,经过十二个小时的手术,喜闻乐见的是手术很成功,即使后期需要化疗也是掉水,这让一家人悬在心中许久的高压线慢慢的降低了指标。人到晚年,似乎总会有些小病小痛,小灾小难,对家家户户来说也习以为常,当医疗器械的辅助起主观作用时,我们晚辈深知心理健康亦是至关重要。经常听到老人说:为了看着孙子孙女长大,无论如何我也要坚强自信,让自己快点好起来。

  所以于我家而言,我的两个宝贝时常去陪着爷爷,陪着出去逛街购物,跳广场舞,每每看到这一幕,总让人感慨,少年与老年的完美搭配就是青春与迟暮的完美综合,于双方都是最好的糅合剂。

图片来自暖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准则,作为一个母亲,我也时常跟自己的两个孩子说要听话,这样那样做是不对的。可是究竟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有一个确切的指标吗?前几日一个被自己四年级的儿子折磨的几乎可以用体无完肤来形容的亲戚,来我家借育儿的书籍,他跟我交流着说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摆脱自闭症的困扰,育儿书籍上看似很有道理的理论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实用啊,我只能安慰着说我们姑且一试吧。

  就像办理护照时被反复说照片不合格的伊丽莎白一样,因为准则在那,可是自己也做的几乎完美无缺了,奈何究竟为何还是反复不达标呢。这种状况像极了日常生活中的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蝼蚁一直坚强努力着却苦恼始终达不到所谓的要求。

  《秋》这本书,就像那个很有名的意识流书《尤利西斯》一样,读一遍不能完全明了其中意境,但是反复阅读过程中我们都会被这对忘年之交反复提及的人生哲理吸引,愿我们所有人能够在大千世界中不随波逐流。

  《秋》读后感(十):寻找丹尼尔

  我像一个固执等待戈多的人等他到来他在哪里?我一直在寻找一生的朋友有时候要等上一辈子才能遇到。秋日之书于是我想我需要耐心等待,或者继续寻找。也许会遇到,也许找不到。从童年时期,就总是一个人待着,喜欢看各种小说,可没有钱买书。喜欢透过窗口看树影斑驳;也希望自己灵魂去流浪漂泊,看五彩十色的世界,听不同的故事,喝不同的酒,然后找个人道尽不一样的风景。只觉得这就是很浪漫的事。直到长大后,真正成为一个北漂,体会到的从来也不是精彩纷呈,活着明确地感受到生命的流逝,是来自于生活的琐事缠身,大把时间其实都是这样度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后某一天醒来,已经忘记了曾经,忘记了小时候,忘记了好的坏的,忘记了名字。无关紧要,时光本来就是一场场的忘记。还好,此刻仍旧来得及记录下关于等待和寻找的文字。仿佛我要找的朋友其实已经在来的路上,是一位无关情爱,却超越生死的多年好友。

  幸运的是伊丽莎白找到了丹尼尔,羡慕的是丹尼尔遇到了伊丽莎白,曾经裹着外壳踽踽独行,习惯了用冷漠来拒绝外界,不经意间谁闯进了谁的世界,没有轰轰烈烈,但感人至深。

随手画了下我世界里的丹尼尔-大概是这样的人将在秋日死去,犹如一颗无花果,萎缩、甘甜、充满自身。树叶在地面干枯,光秃秃的树干直指某个地方只有在那里,万物才各有其时。-----------阿米亥《人的一生》死亡的颜色大概是这样的

  面对衰老和死亡,是每个人必经过程。真正到了垂暮之年,手指干枯僵硬脆弱,坚挺的腰背逐渐弯曲,动作颤颤巍巍两眼昏花,所有别人眼里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于那时的我会变得如此困难。仅仅是想到这种情景,我都不认为自己可以从容坦然面对,又要如何做到得体地告别?

  无论如何,乐观一点吧,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老有所依,毕竟等在未来的,是生活而并非虚构的情节。

  阿米亥将死亡赋予了一层明媚的忧伤,仿佛这样就可以美化一分,秋天也恰如其分带来了一些萧瑟与伤感,关于告别,秋日就成了一个合适的季节。史密斯又何尝不是一个秋日的诗人。真实的颜色也许要更加颓败一些。

这是不正常的不健康不可以不准不连小孩子的书上,都在写着不可以

  对的错的,健康的不健康的,可以的不可以的,能不能,准不准,我们是何时开始肯定地说出这些词汇的。你认为的,我认为的;你们国家我们国家;你的语言,我的语言,小孩子,大孩子,成年人,男人,女人,老人,坏人好人,那么多定义,又是如何界定的。作为一个卖书人,很多时候看到卖给小孩子看的书,莫名有一种难过,其实也都是大人按照自己的标准来选给孩子看得书。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轻易将“不”字说出口,正如伊丽莎白的妈妈常说的:不正常、不健康、不可以、不准、不对,这只是我们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地,他们理应胆大妄为,也理应充满好奇心。然而一个孩子一旦开始进入学堂,那么久逐渐成为千篇一律的乖孩子模板了。想来这是一种教育制度待改进的地方。扼杀天性并不是教育的本质,然而却成了最终的结果。

  在丹尼尔的世界里沟通与交流,界限与突破,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可以说多变。我们又为何要画地为牢,为孩子设限。每当要做任何觉得值得做的事情,不妨试着去沟通一下可行性,也许比强硬的态度来的更好。

  2019.06.2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