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问题引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问题引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20-01-15 14:41:53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问题引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教师课堂上要少讲,而以提问指点启发学生思考主动探求文本。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利用好问题,已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我观看了刘帆老师执教的《故乡》后,感觉她的“课堂问题”艺术让我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谈谈自己感受认识

  由整堂课来看,教师共提出20多个问题,其中主问题有五个。第二环节,找不同:(1)山寨版与原版相比,丢失了什么?提示角度:某句子、某情节、某(个/类)人物、某思想感情等。(2)简单说说删减之后效果如何?第三环节,问题探究:(1)这三个“不满”,在《故乡》原文呈现出来了吗?能找到依据吗?(2)在山寨版中呈现出来了吗?能找到依据吗?呈现得有什么不同吗?第四环节,问题讨论:你认为哪个层面鲁迅先生在意的?为什么?在文中能找到什么依据?而在每个主问题后,学生发言时,有老师提出的小问题,则是为了教学需要而提出的。

  纵观课堂上提出的这些问题,无效问题几乎没有。教师没有个人口语化问题,语言拖泥带水干净利落。与课程无关的问题也没有,学生不经思考立即回答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启发性实用性体现了课堂的有效利用。

  五个主问题的提出,都不是随意安排,都是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而特意设定,包含执教教师的匠心独运。

  第二环节教师问:“(1)山寨版与原版相比,丢失了什么?(2)简单说说删减之后效果如何?”这问题为本堂课打开一个突破口,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有针对性地完成了“培养依据小说主旨表达筛选细节信息能力”“在比较阅读体会小说表达意图差异”的教学目标,而且为下一个教学目标打基础,作铺垫。学生此前对两篇文章已有预习,只要仔细读文章,认真比较,略一思考就能回答。学生回答时,老师不断总结追问:“今昔对比没有了,宏儿和水生没有了,有两点效果,第一个是希望没有了,第二点是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没有了。还有吗?”学生接着发言。学生发言完毕,再次追问,在这一步步的追问中,答案逐步完整,问题逐渐明朗,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第三个环节,主旨分析中教师提出问题:“(1)这三个“不满”,你在《故乡》原文中呈现出来了吗?能找到依据吗?(2)在山寨版中呈现出来了吗?能找到依据吗?呈现得有什么不同吗?”这一部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较长,学生低头读文勾画做批注,可见,这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回归文本,研读教材,又要联系主旨,反复比较,深入思考。真正有难度,有深度。完成“通过辨析小说主体叙述确认小说的主要表达意图”的目标。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而这一问题难度适中,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还是能够领悟到的。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了引领学生“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老师不断追问:“山寨版呢?还有没有?”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一个学生回答完毕,老师说:“好,这一大段的肖像描写,山寨版出现了吗?”学生答,没有。“那么关于闰土的语言描写出现了吗,我们看看都出现的话,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发言。“那么有这个前后对比,会出现什么效果?山寨版少了回忆故乡虽然也呈现出这个点,但是不够突出,那么这个点还有吗?”“这个同学从现在和过去看扭曲,而前面那个同学从两辈人看扭曲,还有吗?但我想问的是,单看这个点就能看出扭曲吗?或者是这个点在山寨版有吗?”这一个个小小的问题是很具艺术性的,是教师驾驭课堂的高度体现,完全根据学生发言即兴追问,此前没有预设,必须要求教师在高度把握学情高度把握教材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这样的行云流水

  第四环节,问题:“这三个点中你觉得鲁迅先生最在意的是什么?”“还有吗,还能找到吗?回故乡遇到很多的人和事,可作者最大最大的篇幅偏偏写这两个人,为什么?”这个问题解决“初步学会简单评论文作品”“体会鲁迅小说对人的灵魂关注”“消解对鲁迅作品解读的畏难情绪”这些教学目标,使本堂课走向高潮,达到精神升华

  这些问题的提出,有目标,有层次,有深度,有效果。纵观整堂课,问题贯穿始终,成为推动整堂课行进的主要线索,也推动课堂不断走向深入。“撑一杆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一个个问题就像那“长篙”,撑起整堂课的各个环节,不仅让课堂生动流畅,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而且让我们看到了那美丽诱人的“青青绿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