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读后感精选
《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是一本由厨花君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emmmmmm本来想拯救一下种菜杀手的自己,后面发现书中多是随笔,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我的梦想是能常年吃到自己种的薄荷和罗勒...想想罗勒小番茄烤鸡腿配上一杯加了黄糖和薄荷的lemonade,就很棒啊!
●在生活节奏的愈发忙碌的今天,我们对太多太多的事都厌倦了。或者说,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才会不厌倦。就像我在封底写到的“生活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要找到内心的向往之所。”(好不要脸这句话哈哈哈哈。)种菜是厨花君选择的生活方式,希望通过这本书大家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最不济,也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毕竟四色印刷的内文,图还是非常丰富的~
●3.5☆ 挺有意思的,不过这都是要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下才能实现的事,我还是等有钱再说吧,只能羡慕啊
●一颗蠢蠢欲动的、来自春天的种菜的心。上周末,我已经收拾了阳台,这周末我要去趟花鸟鱼市场。哈哈。
●回家种颗菜
●看着玩~一个个以小主题确立的篇章,的确非常像杂志专栏的篇幅和笔风,读起来轻松有趣,但也着实轻飘飘了些。看得出作者热爱生活而勤劳的人。
●那些念念不忘的,都会成为最后的百分之一,不着急,先慢慢的想着。
《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读后感(一):有趣的放松方式
说实话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还真没想过自己去种菜,因为一直认为这是老年人才做的事,再加上我连种盆花家里人都说我玩物丧志,也就更不敢做这些事情了。但是现在生活的紧张和工作的劳累,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找不到放松的方法,他们要么玩游戏,要么去喝酒唱歌,但这种方法不仅是虚度光阴,反而会使生活更加劳累和空虚。小时候家家户户还有个小院子可以种些菜,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小空地早已变成了高楼,这种压力无限的出现在我的身边,每天都在即将被压垮的边缘。
这本《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不得不说确实带来了放松,图文并茂的解说带来了具有距离看却又倍感亲切的常识,但是如果说放弃现在的生活,去乡下种地是基本不可能的,那么想要实现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怎么办,作者在书中给了一些建议,最大程度让读者有机会去体验生活。
之前看过很多国内的大家写自家的花园,这些文章其实很好写,因为在想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时心情也就自然而然激动起来,想要抒发的情感和对于空间的塑造也就轻易的迸发出来了。在生活中我们想要发现不为人知的美的时候,就会在脑海中把这些事物加上色彩,但是花朵不同,它们本身就存在着鲜艳的色彩,这种轻松是都市生活中比较难得的。除了欣赏,这些还有其他功效,比如作为药材之类的,在书中你将发现很多不小心忽略的知识,从此和朋友一起去踏青的时候,也能够理直气壮的讲出那些植物的名称与作用。
在看这类书的时候我希望会有一个真正懂的人来讲,而不是一个走马观花的外行人单纯去拍几张精美的照片。厨花君声情并茂地把这些知识科普给读者,对于菜园我们可能不是不喜欢,而是从来都没有如此丰富的接触过,从而错过了一种选择。我本人既喜欢旅行也喜欢写作绘画做记录,看来从此以后的旅途当中我可以增添一丝新的色彩了。书中这么多种多样魅力的菜园我虽没见过,但在看这些图片和作者的讲述的时候,总有一种小时候的回忆涌出来。这种精神非物质上的需求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必要的,所以我也有义务去保护它们,喜欢一件事就当成自己的全世界吧。
《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读后感(二):拔节而出的乡下情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公的这句诗流传了几千年,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永远是自然的一分子,尽管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是我们的根脉永远在那片土地中,无时无刻不从这片土地中汲取成长成才的养分。想起自己远别的故乡,思念自己亲爱的家人,还有那童年嬉戏的场景,似乎经历了风风雨雨,本应麻木的心中必然会感慨无限! 《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为我们铺陈了一幅幅触手可及的山水画,那时的天很蓝、水很青,乡里乡亲的是纯朴、是天真、是快乐,然而我们为了遥不可及的名与利,24小时都在水泥与钢筋构建的森林里穿梭,看不到美丽的花辩,更听不见呼啸的寒风,只知道自己永远到达不了彼岸,也回不到出发的起点。 机缘巧合,正是这可遇不可求的四个字,让厨花君在京郊租下了两亩地,开始了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日子,除草、耕田,顺其自然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饮用甘甜的井水,任由四季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变换着衣妆,没有闲事挂在心头,所以日子变得很长、很长。 小确幸总是有的,除了青葱的植物外,还有那些知名、不知名的昆虫、甚至是小动物,平日在都市里不要说与他们直面,就是听一听那悦耳、清脆的啼叫也是奢侈,原来世界上并不属于那些忙碌的人,还有一群可爱,它让我们地球的每一个空间、每一分时刻都变得充沛与饱满。诚然,我们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无穷创造力而选择“退隐”,而是为了发现自己心中还有这片“自留地”。在这里,你可以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重燃对未来对社会的信心。 人生尽管有着无数种可能,但我们能够选择并把握的只有一种,而你擅长的未必是这一种,只不过是当下最好的。厨花君敢于悖逆世俗的眼光,返璞归真,进入一个桃花源般的存在,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其说这些花花草草种在地里,不如说种在心中,心中长草或许就是这个模样吧,你可以认识过去想认识却没有机会认识的植物,并熟悉自己的头发一样向朋友们谈起这些植物的变化,如何由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固然不需要沧海桑田的力量,但也是在您的呵护与陪伴下一点一滴地拔节而出,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读后感(三):种得快乐 活得轻松
“万物扎根于此,
必须经历重重磨难,
花草如此,
人亦难逃。”
都说水泥城市里的生活很累,因为离开了土地,没有了自然的气息,人的身心得不到放松,故而觉得乏累得很。既然这么累,那不如回家种棵菜吧。厨花君是这么呼吁的,她也是这么做的。
《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里,我们看到这位女子辞去编辑这份在别人看来白领、吃香的职业,转身投入到阡陌田垦里。本以为种菜是件很惬意的事,毕竟在别人看来拥有自己的农田,暂且做一个“农场主”,有大把的绿色蔬菜可以采摘,吃的是无污染的自种果蔬,想想是件挺美好的事,但是真的如想象那般轻松吗?
回答是否定的。当然不轻松。因为你得早上在太阳上山前去梳理田园,你可能大中午还得跑田头看看水干了没,别人早早回家看电视了,你还得想着明天得捉虫,要不趁天黑之前先去除个草吧。……这种种,脑补一下,完全可以领会。
虽然我知道回家种棵菜不是嘴上荡荡那么容易,要种棵菜,得看天看气候,还要自律自觉不偷懒,但是我还是打心底里佩服厨花君,并且真心地想要跟她学学如何种菜,没准有一天,我来会去承包一块田地自己尝试着种菜。虽然现在是在阳台上实施着我的小计划,虽然现在的方寸花盆里也能长出碧绿的葱啊蒜啊什么的,但是大田园、大计划也一直在我脑海里放电影般时不时地涌现着。
其实住在大城市里,也是可以实现“种菜”的梦想的。现在的城市边的郊区也有面向我们这些身在城市心在田园的人的园地出租,只要我们想做,就随时可以去做。所以,此时,读读厨花君的《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是有必要的。
书里有大把的田园种植知识,理论结合实践的经验传授。而且读厨花君的书是一种享受,曾经做过编辑的她文字功底是深厚的,读着她的文,身心是放松的,有种很小资的味道,因为她在田地里忙碌之余,还会用果蔬、野花插个花什么的,那些案头清供,让人心旷神怡,这也是这本书的亮点之一。
向往田园生活,向厨花君学习,落实于实际,并且不忘初心,让自己不累,活得轻松,种得快乐。
《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读后感(四):我也想种菜
我也想种菜《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
现在在很多大书城里,阳台种菜的书、各种种植的书没有一书架,至少有一排,如果算上各种归隐田园的那会更多。不过这一本却很特别,特别在哪里呢?也许是因为文笔好吧,作者厨花君是一个媒体人,曾经是《女友》的首席编辑、《都市主妇》的执行主编。
这本书并不是讲如何在阳台上种菜,这样的经历厨花君已经体验了很多年,她家的阳台有四十平方米!那可是北京啊,估计当年一定是因为这个阳台才买的房子吧。
百分之九十的人说要到乡下过田园生活,其中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去了,这百分之十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像厨花君一样和泥土打交道开始变成一个种菜的农民。从杂志主编辞职当一个菜农,所有人都问厨花君,做这个决定很难吧?厨花君的回答是,嗯,差不多和咖啡要中杯还是大杯一样难。是的跨度非常大,但是当你面对自己真正的爱好时,选择并不是很困难。因为杂志在今天越来越不好办,因为厨花君已经在自己的阳台上精英了好几年的菜园,只不过厨花君没想到种菜本身其实有很多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厨花君一口气租了两亩地,我从小在城市长大,对亩这个度量单位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厨花君也是如此,不知道两亩到底有多大,一千三百多平,种起来和四十平的阳台可大不一样。首先要砌围墙,要修拢,要体验各种各样的农活,要整理土地,要除草,工作起来非常辛苦。
当了农民才知道,锄禾日当午完全不靠谱,中午哪有干农活的啊,都是起大早,中午就回家吃饭去了。生活规律和城市完全不接轨。
还有女生惧怕的虫子,也是做一名好农民必须要克服的困难。厨花君第一次看到“马陆”,就尖叫了一声,后退好几步,感觉美好的生活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可是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热爱,经过三年多和各种小动物小虫子的接触,厨花君已经学会了和他们和平共处,厨花君说“有机种植里有一种什一税的说法”,就是你种了100份,其中要有10留给地里的小动物,动物也是大地的一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厨花君喜欢植物真是入迷了,甚至跑到了植物界的圣地英国邱园,还办了张年卡,在邱园里泡了好几天。这本书图文并茂,在所有田园啊,种花种菜啊这些书中,非常令人喜欢。
�&�t�
《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读后感(五):重新回归自然的尝试——评厨花君《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
作为一个阳台菜园花园果园的初级实践者,拿到这本《你这么累,不如回家种棵菜》书的时候感觉是欣喜的,终于有人能够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阐述都市人们重新回归自然拥抱自然的尝试了,在城市中如何过田园生活,看了此书会有些启发。
作者厨花君本来是杂志主编,突然有一天突发奇想,辞去了工作,来到京郊租了两亩地,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菜农之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大敢的想法,连作者自己都说:“一百个怀揣田园梦的人,九十九个一直都只是在说。”
因为万事开头难,弃文从农的举动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书中作者分析的就比较到位。比如家庭问题、收入问题等等。如果年纪不大,又没有做好吃老本的准备,那么这种尝试也不要轻易去做。
毕竟年轻人还是不要佛系的好。当年百度的李彦宏在美国也开辟了一块菜园准备种菜,被其妻怒铲了,大意是你应该去改变世界,菜地不是你努力的方向。因此作者在书中也做出了善意的提醒。
如果你没有真切的田园梦、坚持到底的决心、对都市的厌倦感、几年无收入的准备,就不一定去辞职种菜了。如果把种菜当作创业,那另当别论。不是以种菜为业的话,就可以尝试阳台种菜了,作者在书中也对阳台种菜讲述了自己的见解。
或许作者的这番举动在乡村就不被人理解,乡村中有大片的地,也有菜农,那都是为了生活进行的辛苦劳作,与作者去体会陶渊明似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是不相同的两码事。
与乡村的大片土地不一样,在城市中寸土寸金,谁家有个小院或者别墅,种个花种个菜啥的别有风味。土地自古以来都是稀缺的资源,农人们土里刨食,市人们土里寻趣。近年来,也有些城市农场对外出租,交上一定的租赁费,到时候只管来采摘就可以了,平时的浇水啥的都不用管。
但那种城市农场与作者这种亲力亲为的劳作还是不一样的感受。只有经过自己的手亲自种下种子,加之随后的辛勤养护培育,到了收获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作者在经营自己的菜地三年来,也是经历了诸多的不易,最终将这些经历写下来汇成一本书,不仅文字优美,图片精致,而且语言诙谐,增长见识,丝毫感觉不到作者田间劳作的苦,而是感觉到作者充分的享受了田园之乐,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
这也或许是本书给人的另一种启发,在一种生活里感受烦闷、疲惫、心累的时候,不如给自己放个假,换换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或许能让你找到内心的向往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