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每个周一心情都是满怀期待。
然而也有不是那么完美的,早晨到学校,看见小班长气鼓鼓地站在门口,看见我来了,她满是委屈地叫起来:“我都喊了几遍了,你们还不读书。全部站起来!”
此刻,似乎我不存在,孩子们倒也很乖,站起来了。读着,依旧没有什么精神,估计作业,还有刚刚才来情绪没有调整过来,加上第一节课是数学所以,他们懒洋洋的也是很正常的。
很快刘老师出现了,他们还在读着故人具鸡黍……静静地我离开了。
心里确实想到很多,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到学校第一件事情是放下书包去玩,而现在我们的孩子被告诉,进入学校就要读书,当然还有一堆作业要交。慢吞吞的孩子有时候救会来不及,家住的的远的孩子常常会受到批评。
静静在办公室,我还在回想着那一幕。孩子们的早晨一来就有这样的自觉性吗?有时候是不是可以不要那么读,因为我自己有体会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有大声读书的心情。
上课孩子们对于某些关键词语的理解很准确。衣衫褴褛,和得意扬扬。折射出两个不同身份的感觉,而后我用一班普通人遇到车祸回事什么状态,比较揭示外国人的骄横。
他们显得很愤怒。
人跟人有时候就是很多不同,十二岁的孩子却在想着国家未来的问题。
即使有些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未必会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安装一个过滤网,对于负面的东西筛选,甄别,有些直接漏掉。某些话说起来听着不舒服,为什么呢,语言之后是一种冷冰冰的执行。我们需要这样的制度吗?
在教育方面,刘铁芳教授说得对——唤起美好的向善的需求,我们有吗?
我们的班主任会,要批评班主任,什么地方不不好,教师会就是批评老师怎么不对 ……我们也需要被肯定。
我不知道局长会不会很直接批评某一个迟到的学校业务校长或者什么领导,要是那样,开会的心情能够好吗?
说起来,开会似乎成为了批评指责的另外一个名字,很多老师散会时会感觉到心里不爽。工作时也许会连累孩子。……如此下来,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