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活着
那时,活着
一直以为活着,是一颗跳动的心,在蓝天下的自由呼吸。无非一日三餐,笑得开心,哭的坦荡。醒来做事,困了入眠,日复日,年复年,如此一生。
今天重读余华的作品《活着》,才感觉到了生命的沉重,短短十多万字,写出了一家四代的生活。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把你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生动地表现在了纸上。
本书讲得是田间一位放牛老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老人叫做:“福贵”
福贵的家道在爷爷那里发迹,从一只小鸡,发展到一头牛,再不断壮大,有很多田地,也有了佣人,日子过得十分富足。到了老爸这一代,开始败家,学会赌博,家道开始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济条件基本没变,但是到了福贵这一代,他长期混迹在烟花柳巷,好赌成性。终于把家产荡尽,气死老爹。妻子也被老丈人带走,差点孤独终老。
索性妻子有情,最后还是回来了。但是生活总有起伏。老娘生病,福贵不得不去远方寻医,在寻医过程中,不小心进入国军的队伍,几经辗转回到家乡,但是老母亲已经离世。生活还要继续,穷人难以维持生计,只能把姑娘送人,希望她嫁个好人家。自己才能想办法保证儿子有庆的学业。但是凤霞情深,不久后又偷偷跑回来了。
可有庆学上的好好的,却遇到县长的妻子大出血,偏偏被选中献血,献血不要紧,却因被抽得太多而致死,买不起棺材,只能用布裹起来埋掉。
再后来,女儿凤霞生孩子大出血,孩子保住了,自己却不幸丢失了性命。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妻子家珍,知道这个消息后,承受不住打击,不久就去世了。
感觉这部作品写的很沉重,仿佛生命中只有生老病死,但是又很真实。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们,真的在过着这样的生活。也感觉很有趣,拉屎用力待喘气,在缸上拉屎,最后被屎淹死,看似低级,却很高级,值得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