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好,艺术!(全13册)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你好,艺术!(全13册)读后感精选

2020-03-17 23: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好,艺术!(全13册)读后感精选

  《你好艺术!(全13册)》是一本由(日) 结诚昌子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元,页数:32页/本,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好,艺术!(全13册)》读后感(一):《你好,艺术》:让艺术不再遥远

  成长于80年代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遗憾,遗憾从小没有训练一点艺术才能

  看别人歌唱的好舞跳的棒,看别人既会弹钢琴又会弹吉他,看别人画出漂亮的画写出好看的字,都会由衷地羡慕

  并不是这些才情技艺不可或缺,而是拥有的人,总是自带光环

  所以,到了我们孩子身上,大都卯足了劲儿,弹琴画画跳舞写字,一股脑地招呼父母钱包空了,孩子的艺术修养高了吗?家长心知肚明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艺术修养的高低,主要受其艺术欣赏水平高低的影响

  而今天我们的艺术教育基本上等同于艺术知识技能教学侧重于传授艺术知识,培养技能,将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直接目标和唯一任务。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一个人的艺术素养提升,很大程度来源于他与世界艺术大师们的艺术杰作接触对话和欣赏程度。

  但是,国内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习惯。并且,条件也不成熟

  所以,我看到《你好,艺术》这套书时,确实很惊喜

  《你好,艺术》是日本畅销27年的艺术启蒙绘本,一共13册,介绍了梵高、莫奈毕加索高更米罗等13位艺术大师的经典画作

  每册绘本专注于一位画家,并精选10幅左右代表画,配以活泼优美文字,充满场景感,让孩子不仅看得懂,还看得津津有味

  翻阅这套绘本,不仅让人深深感觉到艺术的丰富灵动,还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语言能力

  一、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孩子艺术鉴赏力。

  大多数孩子,在3——5岁,就进入了画画敏感期。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一支笔,甚至只是一根树枝,他都能在不拘什么上画起来,绘画本、软泥地墙面、蒙了水雾的玻璃,都可以成为他的画布

  这说明,孩子天然地对图画有着浓厚兴趣。所以,幼儿启蒙,基本都以绘本为载体。而低幼绘本,一般都只有少量文字,更大篇幅是图画。

  以我家孩子为例,“100层房子系列绘本,他看了不下百遍。从三岁开始看,现在快八岁了,偶尔还会翻开看。其实,这套绘本,字特别少,我并不是很喜欢,但架不住孩子狂热痴迷呀。

  孩子小的时候,真的是“看”绘本。因为他更关注的是画面,而不是文字。很多文字没表述部分,他都会一一找出来。

例如,霍安·米罗的《星座启明星》,明明只提到了星星,孩子却在里面看到了无数的眼睛

  《你好,艺术!(全13册)》读后感(二):没有孩子的我,为什么会看儿童绘本呢?

  如果你没有孩子,你会读儿童插画吗?你会觉得内容幼稚无聊吗?

01 想要回归原始

  虽然自己没有孩子,最近喜欢上读儿童插画,因为想从儿童绘本中找回一些纯粹的视角,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房贷工作人际关系混乱时,学习时间管理第一课就是去寻找真实的自己,自己最想要什么?什么能让自己感到快乐?

  而书上说任何决定没有对与错的评断,而是回到最初的初衷,如果是最最原始,那就是孩子时代,最能代入感的就是去看为孩子绘制的插画。

  大人的书籍总是厚厚一本,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未看就已生畏;

  而这套《你好,艺术》每一本薄薄的几页纸,每张纸上简单的一点小诗,配上大大的画作,这种形式本身已经很纯粹,不为别的,就是单纯的欣赏画。

  比如我看的这本《高更:一起打赤脚吧》

02 你真的有勇气追寻热爱吗

  高更,可能很少有人认识他,但《月亮与六便士》应该读过,他就讲述了一位40多岁中产阶级的银行职员,突然有一天他决定当一个画家,抛妻弃子,离开了他生活的地方,剪去巴黎

  后面,他去了一座岛,在岛上度过他的余生,当你听他的案例时,你会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这么决绝,抛妻弃子。只为追求他自己想要画画的那种梦呢,这本小说从最初我对他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能如此的自私,但当读完,才发觉他内追逐自我的勇气,可望而不可即。

  而高跟的个人经历,和他很类似。甚至觉得,《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的原型是不是就来源于高跟呢?

  35岁他辞掉工作,决心当个职业画家,即便周围的人都反对,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从此过上了贫穷的生活。

  他的话并没有得到多大的传播,生活依然很贫困,后来他前往了塔希提乐园,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他说我要逃离文明的影响,就是希望能创造出崭新的朴素艺术,我要在淳朴的地方锻炼自我。

  虽然他的作品一直都卖得不好,最后还并使孤独的在塔希提岛走完自己的一生。

  当初看《月亮与六便士》时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去向主人公到底画出怎样的惊艳作品,即使最后一幅,也要全部烧坏不留存于世。

  而这本高更的经历作品和他及其相似,也算是弥补我的一个遗憾。

03 艺术作品,是高格的情感宣泄

  最喜欢是这一张:高更在塔希提的家。自己也会尝试临摹其中喜欢的小元素。

  这首简单的小诗:

塔希提的人们,还过着古老的生活他们用斧头把树砍下,劈成生活的柴火瞧,山脚下的小房子,就是高更的家

  艺术作品就是这样,他是一个高格的情感宣泄,去传达我们的情感,在现实中我们需要太多的理性,判断,判断逻辑,而在这里我们只想感受,所以,如果你也想简单一点,找回纯粹的自己,我推荐你看这本书,不仅是给孩子看,更是给自己看

  看孩子的书,理解世界的名画,找回最原始的自己。

我是爱画视觉笔记的糕小糕,喜欢把一本书画出一幅图,用画图高效记忆,欢迎关注我

  《你好,艺术!(全13册)》读后感(三):书评|《你好,艺术》之《夏加尔飘到了半空中》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能提供的艺术的启蒙只需要带孩子上创意美术或者画画课就够了,而博物馆美术馆这里的馆藏对我家娃来说,哪有奥特曼,僵尸有吸引力呢?

  直到我看到《你好,艺术》这套书,我发现,原来艺术还可以这么“玩”。

  我把它当做是一本好玩的迷宫书,一本充满哲思的故事书。

  本文以《夏加尔飘到了半空中》为例,一一道来。

  这个飘字很有意思,当我开始念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开始去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我故意说天哪,难道这是一本鬼故事,你待会儿千万不要吓得尿裤子呀。

  娃很勇敢的说,我才不怕呢,我可看过不少幽灵的故事呢。

  于是我就故作夸张的说,一会儿你要是害怕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呀。

  在整个读书的过程中,也一起试着找一找每幅画里飘着的人物或者影子,就变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

  :读完后会心一笑,书名很妙地抓取了艺术家画作的特点。

  讲解结束后,我们还玩起了飘来飘去的游戏:啊,我是夏加尔画里的马,我飘起来啦。

迷宫

  这本书可以当做迷宫来看,引起小朋友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对画面增加更多的理解

  比如说本书每一幅画都放出了一幅局部画,可以让小朋友去找一下这个局部画在整画的什么位置。

  夏加尔有自己喜欢的元素,他将这些元素重复的在自己的画里展现出来。无疑这些也成为了迷宫的乐趣。比如鸟儿和蜡烛,酒杯,动物,故乡的房子,花束小提琴,绿色的脸,新娘。

  :下图的婚礼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咋咋呼呼地跟娃说:我的天哪,你快来看啊,这个婚礼居然是居然是在屋顶上举行的。我们脑补一下,当牧师说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的时候,新郎刚凑过脸来,新娘脚一滑咕噜咕噜滚下去了。这可怎么办。

  (我这是跟小宝宝的共读,大点的孩子估计就要研究什么画派了。捂脸,现在的我都不懂。)

创作来源于生活

  每一幅画都有一个小备注,作为这幅画背景的一个注解,比如话里的动物都是下家家里养的牛羊鸡是他的玩伴,比如马戏表演是巴黎当时最受欢迎的节目,所以也被夏加尔放到作画的题材里去,比如夏加尔非常爱他的妻子,所以画里画的是他跟他的妻子两个人幸福在一起的样子,甚至当他的妻子去世之后,他有段时间无法提笔作画

  当我们向孩子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可以同时告诉他们,你看生活中喜欢的人事物都可以拿来作为创作的源泉。其实创作很简单。

识字

  在每幅图画的文字介绍里,这些文字是用不同的颜色标志的,可以用来让小朋友们认识。生字和词汇。

幸福

  我们可以从画里看出夏加尔对故乡的思念,这里可以告诉孩子,他因为世界大战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一直无法回去故乡。从而可以觉察一下,我们现在在自己的城市里生活,拥有着和平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宝贵幸福的事情。

夏加尔和他的妻子

  这幅画本来是要表达夏加尔跟他妻子的甜蜜,对于我家小跳儿来说,爱情还不能理解。于是我们聊起了“超能力”,在他知道的超人里,谁可以做到像画中的夏加尔一样身体弯曲成这样去亲吻。此处省略一波超人的话题……

  顺着书中的简单美妙的文字,我们还一起去寻找了生日礼物,鲜花在哪里?蛋糕在哪里?

简介

  在本书的最后很友爱的放了夏加尔的一些介绍,包括他的故乡,包括他曾经呆过的城市巴黎,包括他的晚年。

  从中知道了更多关于夏加尔的线索,比如他是出生于俄国的犹太人,法国却成了第二故乡;比如他是一个炫妻狂魔,在妻子生前和去世后都创作了很多作品……借着这些线索,我带着小跳儿再一次回顾画作,找找他跟妻子的互动,找找他的故乡里的风情。

写在文末

  我觉得,小孩子是没有什么高深敬畏的感受的,在他们眼里艺术跟其他一样都是表达形式而已。往往望而却步的是我们大人。而这本书以及这样读书让我消除了对艺术的敬畏,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游戏的形式跟孩子互动和讲解,共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了解了很多。甚至结束后,一向对艺术不怎么感冒的我都开始去搜索其他介绍夏加尔的故事和画作的资料了,真是意想不到哈哈哈哈。

  很期待《你好,艺术》里其他的艺术家,又是什么样的呢?

  《你好,艺术!(全13册)》读后感(四):哎呀,这套书的好从哪里说起?

  “这书到底好在哪儿?”作为一个

  面对着这样的灵魂拷问。

  而我又是一名童书编辑,童书的好,实在比成人书、专业书更难说。

  于是,当我真正抱着《你好,艺术!》想介绍给别人的时候,我会觉得激动,甚至有点热泪盈眶,可是我未必能讲得好,我只能翻开书,强烈要求对方说,你自己看!自己看!

  我最常拿出来给人看的是《梵高:好多旋涡转呀转》,不仅仅是因为大家最熟悉,更因为我觉得梵高的作品最能打动普通人,力量、色彩、美。

  在书的一开始,作者结城昌子,这么介绍梵高:

  线条这么有力,

  色彩这样耀眼,

  梵高把心中的力量

  全都画了出来。

  梵高之前的画家,

  可从没这样画过!

  心中的力量在翻转,

  转得梵高

  把眼中的景物

  都画成了彩色的旋涡!

  转! 转! 转!

  转! 转! 转!

  天空、月亮、太阳、

  树木、道路、田园

  都变成了光环。

  转! 转! 转!

  不停地转。

  这段文字我每默读一遍,都忍不住在内心高喊:同志们,读读这文字、这节奏感!不是诗是啥?

  让孩子能从小能阅读这样质朴又美好的文字,想想就很激动。

  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种被作者“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哦!梵高的画之所以让我们觉得震撼、惊艳,让人能静下来沉浸在画里,就是因为这股强大的力量、情感吧!三言两语就把梵高绘画的特点讲得这么清楚,再用“转转转”这个小朋友也很容易理解的形容,概括出梵高画的特点。作者太厉害了!

  每本书的开头,都是这样一段对画家的概括介绍。这段介绍很像去博物馆看展览时,放在入口的序言介绍,也像话剧开场前华丽的帷幕。让观看画的人有种仪式感,帷幕缓缓拉开之后,就是最最惊艳的部分。

  在一本书里,作者会带我们欣赏10幅左右的名画,梵高代表作选了《播种者》《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麦田群鸦》《星空》《夜间的露天咖啡座》《向日葵》《卧室》《白云下的橄榄树》《自画像》等等。

  先来看看《星空》:

  小镇的天空,

  有好多旋涡在旋转。

  转! 转! 转!

  山顶上的月亮,

  也像光环在打转。

  转! 转! 转!

  云朵转成了大大的旋涡,

  贪心地想把天空吞下肚。

  转! 转! 转!

  连星星也跟着打转。

  大地静悄悄的,

  只有美丽的夜空,

  伴着小镇沉沉入睡。

  最喜欢的就是最后一小段了:大地静悄悄的,只有美丽的夜空,伴着小镇沉沉的入睡。梵高的内心,此刻是平静还是激荡?是天空这一边,还是小镇这一边?还有我们每一个看画人,看到这幅画,我们此刻的心情呢?

  还有《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是之前就想买一幅复制品来挂在家里。因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看这幅画,都会觉得很舒服、很放松。

  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

  夜晚的天空,

  给楼房披上了深蓝的面纱。

  煤气灯的黄光灿烂耀眼,

  咖啡座成了黑夜里

  行走的明灯。

  蓝色的夜幕和黄色的灯光,

  共享着宁静的夜晚。

  银色的星光和洁白的桌面,

  交相辉映。

  石子路寂静无声,

  只有聚在咖啡座的人,

  小声地说着话。

  还有感觉更热闹、活泼一点的《向日葵》:

  有好朋友要来一起住,

  梵高好高兴哟,

  兴奋得心

  扑通扑通直跳!

  用什么欢迎好朋友呢?

  插一束鲜黄的向日葵吧!

  向日葵向着太阳开,

  有的花儿精神好,

  有的花儿懒洋洋,

  有的花儿累得低下了头,

  可是所有的花儿

  都使劲展露着身上的黄。

  房间里仿佛有好多好多的太阳!

  作者在书页下方,用小字偷偷告诉我们,梵高的这位朋友就是画家高更哦!

  每本书在欣赏完画作之后,作者还会用心地写一篇画家的小传记。介绍画家的一生,画家的成长经历、性格,他去过哪些地方,绘画风格上的特点,重要的作品等等。文字虽然不多,但对加深对画家以及画作的了解有很大的帮助。读起来,也像一篇娓娓道来的散文,很有意思。

  这套绘本带我们欣赏的画家,除了梵高,还有莫奈、毕加索、雷诺阿、卢梭、修拉、夏加尔、高更、克利、马蒂斯、玛丽·洛朗桑、莫迪利亚尼、米罗,这些了不起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都准备好了等着你去欣赏。

  《你好,艺术!(全13册)》读后感(五):偶遇之书

  1998年北京书展,明天出版社与台湾青林国际出版公司洽谈“青林儿童艺术宝盒”(繁体中文版)版权引进事宜。各种原因,致使转化为简体中文版的版权贸易没有成交。当时,正值我在明天出版社主编、编辑出版《儿童美术——幼儿园、儿童美术学校教程》(1-8),在编辑主任吴大宪先生办公室,看到这套书之一《好多漩涡转转转—梵高的绘本》,绘本文字以诗歌、散文般的文学描述,清晰的作品图像、画面局部细节的解析,在特定的情境中自然融合……我立刻被深深地吸引,太喜欢这绘本了。看到我在编辑室工作时总是把此绘本放在身边,如此喜爱,吴大宪主任说,你拿去好了。如获至宝的我,那时的兴奋是难以言表的。之后每每翻看此绘本,我牢牢记住两个名字:“结城昌子”、“ 郑明进”。

这是台北青林国际出版社公司出版的“儿童艺术宝盒”(10册)

  教育思想 以美术教师特有的敏感以及反复揣摩、持续学习的态度,从那年开始,我尝试借鉴绘本的语言描述、作品画面图像分析等方法,与孩子们共同分享对艺术家作品的感受。可以说,这套绘本对于我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形成影响巨大,坚定了自己构建起以儿童为本,触及心灵的美术文化育人整体教学设计和方法。提出,儿童美术教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美术教育终极育人目标。 20年来,在美术教育研究中,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亲自为基层学校的孩子们上课、日常教学实验研究中,在大学里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育等课程教学中,“儿童艺术宝盒”这几个字,时常从脑海中跳出来;这套绘本中所承载的教育理念、方法,一直都在引导着自己具体的教育行动。

  教育践行 2000年,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在课标组研制工作时,在借调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的日子,在参与主编“北师大版”“教科版”“山美版”“教科版”《艺术》小学12册的日子里,这套绘本每个细节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情境创设中启发引导方式,都在帮助自己调整当时教材编写的思路。特别是结城昌子女士在编写本套绘本时,秉持淡化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将这条美术学科线索巧妙地隐含在她那生活化的行文中,隐含在课堂情境中的方式,不断在启迪、影响我对美术教学实践、对于教材内容构成、对于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传递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儿童为本,应该是教育者一生坚持的育人准则。 同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力邀我编撰“21世纪儿童美术标准教程”一套8本书的时候,编辑郭军赶到济南,她看到《好多漩涡转转转—梵高的绘本》时提出,是否能够像结城昌子老师那样,用亲切、平和、质朴、生活化的,处处洋溢着自然美感的语言,来编写中国自己的儿童美术教育之书?那该是多么期待的事情啊!面对郭军编辑这样高的要求,感到非常汗颜,当时自己编写的6本,以及海奇老师、广州古方老师各1本,还是无法达到这一目标。 来浙江工作16年以来,从明天出版社吴大宪主任编辑室里得到的唯一一本绘本,从济南带到了绍兴、又带到了金华。绘本中的教育思想一直伴随着自己的教育研究、伴随着各级、各种层级的教学工作,伴随着美术教育的所有工作。

  寻觅偶像 2012年,研究生邵任斯当时获得去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美术教育方向研究生交换生资格。临行之前,在我家中,她第一次看到我给同学们多次描述、在我的教学中反复引用、重点论证的《好多漩涡转转转——梵高的绘本》。我叮嘱她在台期间要多利用图书馆,去查询这套绘本的作者郑明进先生。不久,好消息传来,任斯同学不负苦心,她终于联系上郑明进先生。某天,她从新竹赶往台北,拜访了郑明进先生。从那一刻起,对郑明进先生的了解立体化、更全面了。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出身的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儿童绘本作家、译著者,郑明进先生一直在儿童美术教育领域勤奋研究,并有很3部他自己编写、绘制的绘本在大陆出版。

  看着任斯同学发来的几十幅照片,以及她做的关于郑明进先生的专访文稿,包括后来她撰写的“郑明进艺术教育思想研究”的论文等。内心是那么欣慰。

研究生邵任斯拜访郑明进先生

  终于见面 2016年,第一次赴台进行美术教育研究工作。在翰轩文化用品公司李益先生帮助下,专程到台北雨农路郑明进先生寓所与他相见。当时已经85岁高龄的郑先生非常高兴地将他珍藏的所有绘本、儿童美术教育资源全部搬出来给我看,我兴奋地不停拍摄,郑先生收藏的这些资源来珍贵了。我们长时间的交谈。当时,他亲自给台北青林国际出版公司发行部打电话,以5000台币为我买一套(10本以及配套的语音故事CD光盘)“儿童艺术宝盒”繁体中文版(市场价7000多台币)。他又找出这套绘本的日文原版,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他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收藏的日本儿童美术教育领域的研究资源,都抱出来给我看,并在某一本日文版的世界儿童画评审画册上,让我第一次看到结成昌子女士的照片。那时,我还认为她是一位美术教师。

在郑明进先生家看到的结城昌子(世界儿童画评委)照片 在郑明进先生家,我们共同手持繁体中文版与日文版绘本 郑先生藏日文版 郑先生为我买的全套绘本 配套光盘

  为了孩子 当时在郑明进先生家,我立刻萌发将“儿童艺术宝盒”全套绘本引进大陆出版的设想。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我们的下一代特别需要这样一套好书。一切都是那么有天意。正好,北京中出版社出版“DADA”艺术博物馆系列绘本(图书)40多部,当时策划编辑请我、以及力邀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尹少淳先生一起,为这套40多本的图书专辑写推荐语,在每套书腰封上做专家推荐。由此,我产生向中信出版社写引进“儿童艺术宝盒”选题报告的思路。 在佫蒙博士毕业离京前的晚宴上,我带着刚刚从中信出版社取回,带给尹老师的第一套(5本)样书,赶到首师大,向课标组长汇报引进“儿童艺术宝盒”的想法。之后,专门去中信出版社和“小中信”(童书)领导见面,面呈这套绘本的引进报告。非常荣幸,特别感谢中信出版社,社领导立刻批复引进计划,并马上与日本小学馆(出版社)办理了相关的版权交易手续等。

  在小学馆 2018年,计划赴日本秋田,参加全日本美术教育大会。在去日本之前的几个月,委托在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的研究生汪梦瑶同学帮助寻找绘本的原作者结城昌子。梦瑶同学找到日本小学馆(出版社),在编辑主任帮助下,很快就联系上结成昌子女士。梦瑶同学并将结城昌子女士的网页(博客)等地址转发我,可以了解她多年来的艺术成就。2018年8月1日,梦瑶同学、伍翔南同学带我来到位于东京的小学馆,在出版社编辑主任专门安排下,与结城昌子女士见面。一个多小时的会面,对结城昌子女士进行专访。为了这套绘本在中国的出版,结城昌子女士专门撰写了中文版序言。那天,我才知道,结城昌子女士并不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美术教师,早年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她,是一位艺术设计师。她是在业余时间持续到公共场域进行社会美术教育普及工作。也才知道,小学馆出版的这套绘本,台湾青林国际出版社公司仅仅引进了10本,而小学馆出版了13本(13位画家),北京中信出版社将全套引进。而且,当时惊闻,这套绘本已经高达48次印刷。

在日本东京小学馆与结城昌子女士见面在日本东京小学馆与结城昌子女士合影

  呈打字稿 郑明进先生在20多年前的(1997年)为青林国际出版公司翻译的10本绘本全部都是手写译文文本。转化为简体中文,老爷子是不会用电脑打字的。2018年8月底,和四川师大陶旭泉教授、李彦瑾主任、北大附小贾继红等老师再次赴台,在高雄参加美术教育研讨活动的间隙,我再次到郑明进先生家,将其20多年的前手写译文拍下来,回大陆后一一打字。完成10本的简体中文译文,迅速发给中信出版社编辑蔡磊,盼望着这套书能够早一点面世,早一点惠及我们的孩子、早一点让我们的美术教师们能够学习整套绘本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期盼着书早日出版,很不好意思、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蔡磊编辑发微信询问,到底何时出版。自己在全国各地的美术教育讲座中,曾几次用这套绘本里的案例,来阐释何为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教学及育人方式。如,在“千课万人”的主题报告中,案例的讲述(角色朗读方式),震撼了在场的900多位美术老师,大家都在问,这套书什么时候能够出版啊!?

2019年3月,在“千课万人”小学美术教学研讨活动中,为老师们解读某片段(ppt截图之一)2019年3月,在“千课万人”小学美术教学研讨活动中,为老师们解读某片段(ppt截图之二)

  传来喜讯

  之前,在浙江永康参加艺术节活动时,当我报告后走下讲台,看到手机微信中信出版社蔡磊编辑发来的好消息,以及样张、封面设计等,真是太高兴了。这套让我一直受用的绘本,终于可以与全国的孩子们见面,可以青年的父母们见面,与美术教师们见面了。 这是一套“每一句话中都在激发阅读者右脑思维”的特殊的绘本。特别赞成佫蒙博士这一观点。而且,需要细细品味、认真研究的绘本。说到核心素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真实或虚拟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大概念(大观念)等,以及陈述性知识与问题导向等,这些4年多以来一直让全国美术教师不太明晰的论点、如何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的具体事情,在这套绘本的每一页当中都能够找到答案。 为何结城昌子女士在26年之前编写这套绘本时候,就能够用如此“先进教育理念”构成自己想说的故事?为何一般读者还不明白这每一本并不厚的绘本里,却蕴含着如此重要的教育思想和育人方法呢?

  待等首发 待2020年3月20日,本套绘本《你好,艺术》(13本)正式出版首发之时,会抽时间撰文,部分解析结城昌子女士对每一位艺术家作品分析过程,阐释文本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特别感谢中信出版社,能够在本套绘本问世27年之后,引进出版全套13本。感谢责任编辑蔡磊!以及所有为这套绘本的引进、出版所付出辛勤工作的人们。为了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从小阅读这样的书,需要在问题探究和深度思考中,与艺术相遇(偶遇)。

中信出版社本套绘本实拍

  以上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公号“李力加的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