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独 乐 寺 观 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独 乐 寺 观 佛

2020-03-22 14:40:06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独 乐 寺 观 佛

  正月初八去独乐寺观佛。天有点冷,但很蓝。古文化街上行人稀疏,没有往日的拥挤喧闹年味渐淡,人们脚步看上去悠闲自在。徜徉其间,感觉自己像个外来的游客,看什么都很新鲜,因为的确很久没有来这里闲逛了。喜欢这样慢节奏生活。那一家影丽照相馆居然还有,已经是三十多年的老品牌了。其他的店面都是换了又换,早就不认识了。

  节日的喜庆随处可见。年需要这样张灯结彩渲染不然,人们的里会很空荡。现代社会人们没有了仰,精神需要依存于物质才能得以彰显。

  进入独乐寺,直走,正对着独乐寺行宫。门口左边是一座铜钟。原来的古钟在战乱中被毁,这一座是后来铸造。暮鼓晨钟曾经是独乐寺很有名景观

  独乐寺行宫始建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为清代皇帝东陵谒祖、参访出游休息之所。主殿回廊珍藏28块乾隆御笔碑刻为全国罕见。乾隆的字稳健刚毅而不失隽永圆润,碑刻内容多为古诗词佛经警句记得其中有这样几句:“傲不可长,志不可满,欲不可纵,乐不可极。”颇具警示

  原来的行宫经过多战火,基本损毁,只剩下一座很小的房屋,已经不对外开放展厅里存放着乾隆的字画和一些泥塑。泥塑有佛像也有民间生活情景纯朴生动

  从独乐寺行宫走出,来到最北面的三佛殿。里面供奉着横三世佛,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药师佛,右边为阿弥陀佛。周围的墙壁上摆着很多小的佛像,都是有人供养的,上面标着供养着的名字。与中间的释迦摩尼佛对视,金光闪耀中悟见:佛是和众生在一起的。佛,是现世的人。

  出了三佛殿向南,是报恩院。报恩院里正对着是弥勒佛,一脸欢喜。在他的旁边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疯僧的塑像。见到弥勒佛,立刻感觉满心欢喜。送人欢喜,也是善。很喜欢报恩院门前的一副对联:双烛烧残观法界,万缘放下真心

  再往南十几步远是韦驮亭,也就是图中石狮子前面的那座八角亭。里面的韦驮像英武端庄。从他这里阅得:做好分内之事,不论是非

  站在韦驮亭旁仰望观音阁,巍峨而稳固。壂檐斗拱,坚固如初。遥想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如何一斧一锯,巧夺天工,造成这般纯木古寺,无一钉、一石、一砖、一瓦,全凭天然林木一身巧手强工,这里面凝聚着怎样不为人知智慧汗水

  来到观音阁的正面,愈加目睹这座寺内主体建筑高大雄伟。一层檐下的匾额题着“具足圆成”,是丰皇帝的手书。最上方的檐下题着“观音之阁”是唐代大诗人李太白亲笔题写,据说是李白52岁北游幽蓟时所书。

  进入里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达16米的十一面观音像,全身彩绘,姿态端庄而威仪,腰间飘带如两根立柱竖于泥塑两旁,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尊泥塑是是我国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颇具唐代风格!站在观音像下,仰头观望,感觉菩萨如在云端,看尽人间万象,不以为动,众生苦乐都需自己去超度。仰头看了半天,感觉脖子好累!在观音像周围还有胁侍菩萨,也都是彩绘,皆栩栩如生。旁边的墙壁上也都是各种明代彩绘,人物山林俱有。据说这些壁画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独乐寺时被一层厚达一厘米的灰覆盖,1972年休整观音阁时发现并剥出,整整被埋藏了二百年!不知道还有多少秘密未及面世。

  在参观过程中,旁边的工作人员一直在鼓动游客拜佛上签保佑人平安。前来跪拜者亦络绎不绝。我一直默立佛像前静心仰望,我相信虔诚之至会与佛通灵,无须拘泥形式。心净,方得见佛性。

  出了观音阁,又先后来到文殊菩萨像、善贤菩萨像和祖师殿前观看。文殊菩萨端庄娴雅,低眉侧目。似乎在说:“我不管人间事,那是你们的事。”善贤菩萨体态丰腴,一袭彩衣,但蒙尘覆垢,无人拂拭。想到菩萨也有很多无奈,况乎人呢?方欲转身,见里面的一位工作人员从佛像后取出供果除去外面的塑料包装袋儿,迅速地剥开皮大嚼不已!内心里忽然很佩服这位大姐:无惧,无相,无恐慌,心安理得品鲜果。大凡走进寺内的俗人有几个不是见佛烧香,心怀惧惮,或真虔诚,或假膜拜?若这位大姐看破众相,不立,不惧,我行我素者,倒真需修得一颗平常心。

  最后经由独乐寺山门走出寺院。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正中匾额上书“独乐寺”三个字。里面的两座门神“哼哈二将”,手握长剑,身材高大,气势威严,眼珠儿瞪得像要掉下来。后门的四大天王壁画,人物各持法器,取名“风调雨顺”顺应民愿。

  走出独乐寺,望见高耸的鼓楼。心里想,我生活的这座古城还有多少我所不知道的历史和未曾探访的古迹?从现在开始,我要走进你更深、更远的故事里。

  每个人的生命都承载着一段漫长的历史,我脚下的每一片土地都曾历经千年战争的屠戮与盛世的繁华。一个不了解自己祖先的人,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也永远无法确定自己生命的航向。“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不是一个哲学的命题,而是可以追溯与洞悉的寻根之旅。今日起,踏遍渔阳山水,感受历史文化,融汇祖先的血脉,寻找我生命的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独 乐 寺 观 佛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