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王阳明哲学名言“心外无物”的经的相关文章
王阳明哲学名言“心外无物”的经典公案“南镇观花”阐微(22)
阳明悟行学宫 :“为往圣继绝学”之宏愿,倡导“体用一源、知行合一、修学并举”为 宗旨 的中华 国学 真修 实证 的修学 平台 。 在 王阳明 先生 的 哲学史 公案中, 代表 其“ 心 外无物”的 心学 经典 公案“南镇观花” 是非 常之 有名 的。 我们 先来看一下这个“南镇观花”的公案。 王阳 明 哲学 名言 “心外无物”的经典公案“南镇观花”阐微(22)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 花树 问曰:“ 天下 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 深山《王阳明哲学名言“心外无物”的经典公案“南镇观花”阐微(22)》的相关文章列表
日期:2018-05-20 22:42:12 点击:10091 好评:12
1、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传习录》 2、不能致良知的两种表现:懒得致,不能致 3、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4、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
日期:2020-01-02 11:15:59 点击:39 好评:0
我们以前已提过“良知”一词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按常理逻辑而论,这个“良知”是蛮奇怪的,无虑而知,如何可能? 我们把时空点回到王阳明先生龙场大悟的那一刻,他的悟道之言是这么一句话“圣人之道,吾...
日期:2019-05-17 20:03:49 点击:43 好评:0
好各位同学我们接着上一次的内容,前面我们主要简单的讲到心即理这个观点,接下去的我们要讲一个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在王阳明的思想当中是很重要的。““知行合一”” 在21世纪,大家都在提的一个话题““知行合一””。那么,我们首先讲就是”知行合...
日期:2019-05-17 20:03:03 点击:84 好评:0
上篇文章我们讲到不同时期不同人对于“知”和“行”的理解。我们接着上回的讲: 南宋的时候,同样的在理学的这个整个阵营里头,也是一样。尽管我们会说王阳明的知行观点和朱熹的是不一样的,但是实际上“知”和“行”的关系问题在朱熹那里同样是一个重大问题...
日期:2018-08-21 10:30:34 点击:178 好评:1
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日期:2019-07-17 19:19:02 点击:57 好评:0
1、“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太过于纷扰,就静坐;觉得不愿去看书,就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地修炼自己” 2、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
日期:2019-06-03 09:35:48 点击:77 好评:0
上回我们说到王阳明讲”良知”在某种意义上面来说,他既源于孟子的”良知”,也和张载的德性之知有联系,但是呢?又和他们并不相同,很有他自己的特殊性。那么在阳明这里讲”良知”讲什么? 按照王阳明自己的说法:简单的说”良知”就是本心,或者说心之本体...
日期:2019-05-29 09:27:18 点击:70 好评:0
下面是朋友们常问的一些问题,当然,大家有什么要共同探讨的也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会挑选一些专业的问题共大家一起探讨。 问: 刚讲的“正”,那么要看是不是符合心正。那这个是不是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这个我觉得明显就是唯心主义,所以能不能解释一下。 答...
日期:2019-05-24 09:59:52 点击:87 好评:0
我们上回讲到,朱熹讲格致问题基本上是接着二程夫子来讲的。他大意是什么呢? 按照二程的这个讲法说:天下任何事物我们首先是笼统宏观的看,天下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有日月代明,四十代序?为什么有春夏秋冬?为什么一切万物都是在这般的状态当中生存悔...
日期:2017-12-27 00:00:22 点击:566 好评:0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王阳明 ●你不需要真正的站立,但在精神上要站起一个真正的人来。 ----王阳明 ●王阳明也承认,道德虽然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可有些人的道德被多年来时间的俗气所污染,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