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九月九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九月九日

2020-04-18 19:47:01 作者:木棉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九月九日

  久以前,记得红高粱里面有句歌词,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自咱的手……那一股狂劲的西北风刮过大江南北。而今天是阳历的九月9日。

  中秋小假之后,又是一个阴阴的天气。上班一直是同样的节奏,但是走在晨风里,依然看见那些牵牛花活泼绽放孩子们背着书包在路上,更多的是有大人牵着手的,孩子在今天就是全家的聚焦点,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不放……

  学校门口依然是人头攒动,每到早上学校门口卫生堪忧。白色的纸,还有各种包装早点的小塑料袋不断地飞。很多次我希望有专门的人来管理,但是总是力不从心,更多的时候需要家长提醒孩子去做得更好,但是这里的人们即使孩子提醒了依然还是扔。

  上午的课在三四两节,我感觉不适应,两次走进教室知道时间不属于我。新来的孩子说自己长没有签字,希望家长可以跟着孩子的节奏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可是我也不知道信息提醒有没有作用。一个家长的状态更多影响孩子状态。

  本学期课时比较多,所以不必急着赶着上课,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引导他们读课外书,报纸,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机缘

  下午去少年宫开会,说是给辅导员专题培训期望值比较高,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压根无法真正聆听,因为音色不够响亮,还有她的那个培训的很多内容其实来自文件,比较死板缺乏鲜活例子。来的很多人借着去卫生间机会开溜了。谈到那些教育高度有点过高,甚至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空洞的,没有一个孩子真心的愿意去接受那些陌生词语。记住要求?我很恐惧,对于孩子来说开始就是记住,那些高大衰的要求,他们会有心情吗?

  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语言上感觉俗。内容上似乎也不知所云总体而言昏昏欲睡的感觉,说实话不能埋怨老师不好学,一个开会的人自己没有能力把握听众口味,而沉迷于念稿子之中,那么这样的学习怎么可能起到作用呢?

  据说来的省里专家,但是感觉就像有人说的,专家有时候甚至是贬义词。

  我们的很多少先队活动本来可以随着不同年级产生的,而今却因为一阵大风过来就变成了不同的样子

  教育最终是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某种接班人,要是家族企业接班人培养的事情有时候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况且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可能不一定是按照我们期待的样子,孩子培养起来的很多细节其实我们需要更多投入精力的人们,把教育做成事情已经太多,做成事业实在太少,每次看苏霍姆林斯基总是感觉很多教师真的无法享受教育的细节,因为平时的粗糙工作埋葬了我们欣赏目光,也无法去接纳更好的自己。每个孩子的很多困境其实政府没有真正花心思去了解,也不能真的去做得更好。你看很多地方儿童之家其实只是摆设,政府要是真的投入金钱那么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多孩子不能跟父母一起生活呢?留守儿童的问题更多程度这折射了执政的理念,更多时候留守儿童只是在需要被秀一秀的时候摆出来破事而已。

  走出会场,好歹吃植物园,看见花草繁盛心情好了不少,忍不住拍几张,即使不认识它们但是感觉到那一番美好也是惬意的。凳子上休息的人们在闲谈,似乎他们跟我们不是同样城市的人,那样的惬意的时间,还有人在拎着收音机,聆听那熟悉的曲子。清风徐来,花草微微,一股生命的气息在植物园散开,但是我此刻作为一个匆匆过客,似乎很久之前来过,应该是一个雪后初晴的日子。

  乘车回家的路上,总是看见那些背着包急冲冲回家的孩子,他们的脚步无法从容,父母的焦虑一天天甚至超越孩子,于是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还有培训班生意日益火爆,只有为了孩子不断掏钱的家长,却没有更好方式了。但是很多时候即使钱花出去大把也未必有那个效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九月九日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