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适合买房吗?
第356原创
文 | 明玥
因为生意人年底需要回款,有的年轻人做出一个“回老家“的决定,生活顺利的人则忙着准备度假过年。
过了农历年,需求方手上年终奖也到位了,一些小情侣也见完父母了,买房又提上日程了。
一到三月份小阳春,价格就会抬头,比一二月份涨个小几千很正常。
今年过完年这段时间,我宅在家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看几个中介的朋友圈。
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密集地看见,“三天必卖系列”、“怒降20万”、“真心捡漏”……这些词汇刷屏了。
除了价格有“捡漏点”之外,这段时间中介挂的房子,还有看点,房子普遍新,且卖相不错。
比如这套怒降20万的房子,自带双面花园,三间南开间,都是开窗即见花园。
再比如这套房东是设计师的刚需方,完全是可以上小红书展示的小美屋。
每年年初都要面临一个天问,今年适合买房吗?
正方认为,这次我国疫情控制得这么好,国运来了,买房不就是买国运嘛,现在正是重仓中国的好时候。
再说接下来肯定要放水刺激经济,各种鼓励老百姓花钱,怕是又要通胀。
还不如买好大件的。
难道国家想放水就一定会通胀吗?
企业若不敢贷款,老百姓也不敢花钱,水是灌不起来的,还是回到银行体系里去。
问我,我哪知道?
我觉得两边都有道理。
我自己动了这个心思,不表示我鼓励你们所有人都跟我一样,跟我不一样就是蠢。
第一, 我是伪刚需。
这种真刚需的,咱也不说了,就别挑买房的时机了。
该买则买,毕竟人生的时机,过去了可不再来。
纯投资的那种,咱就不鼓励了。
剩下的大部分人,其实是伪刚需。
像我一样已经有房子,但是一直在考虑换房改善的;不知何时结婚,目前跟父母同住,但想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婚前房产的年轻人;在目前生活的大城市已经打拼很久,想把父母接来,但又不想住一起,要给父母单独买房的中年人……
伪刚需,就是有居住需求,可又没那么迫切,本身不是纯投资,也不会短期抛出,但多少也在乎保值增值属性的人。
眼下还是一个,有的人失业回老家,有的小老板面临破产或急需用钱的阶段。
所以像模像样却挥泪甩卖的房子,都层出不穷。
二手房市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暖起来。
我这次想换房,考虑的原则就是,不额外贷款或花钱。
以旧换新,把市区老破小换个稍远一点,大一点,有地铁的好房子。
这样一来,不会对我的现金流产生影响,心态平稳。
即便后市不涨,咱也把生活舒适度提上去了嘛。
其实我上次买完现在这套房子,杭州就进入了五年的阴跌期,到2016年才涨起。
但因为我是自己住的,长期持有,也没什么心态不好的。
第二, 我一直在观测的几个指标,有正向变化。
2016年那一轮上涨之后,我就说以后一定要看牢深圳。
作为改开的最前沿城市,楼市三个一线城市中的一个(注意,楼市的一线只有京沪深,不是北上广,论楼市,厦门都超越广州。),深圳的房价有着风向标意义。
上一轮,就是深圳领涨全国。
深圳在2015年就已经涨起来。
我们杭州跟其他新一线城市差不多,在2016年2月契税减免政策出台后开动,到8月G20时越演越烈,当年年底政府限购,全力摁住。
而我老家三线城市呢,是2017年才涨的。
房价如果要涨,是会有这么一个从一线到二线再到三四线,水一级一级往下流的趋势的。
数据上看,深圳现在又抬头了,虽然只是微涨。
跟几个在深圳的朋友一聊,都表示“水深火热”,说家里小区的挂牌价格,已经比去年年底大幅调高。
尤其是学区房。
我所在的杭州,原本实行的,是民办学校自主招生,一般在公办学校报名之前招考。
那么孩子可以先去考好的民办学校,尤其是没有学区房的优秀孩子,万一考不上民办,再根据家里的属性读附近的公办。
去年实行“公民同招”后,两类学校招生时间基本一致了。
民办学校也不允许自主招生了,全部靠摇号,一旦摇不中,那回过头去报名家附近的公办,还会被排在后面。
个么人家就不敢去摇民办了,还是买学区房吧。
于是二手房市场经过两三年的沉寂之后,又热起来了。
二手房一热,整个市场就躁动了。
宝爸宝妈想方设法要换成学区房,已有学区房但没人读书的人家,则可以趁机去摇政府限价的一手房……
第三, 我现在住的城市,是一个人口净流入,有支撑面的城市。
如果我还在老家三线城市,我就没那么热衷搞房子的事情了,钱还是拿在手里吧。
老家年轻人少,还在不断流出,孩子读了大学都想留在大城市不愿意回去,整个小城的年龄也在上升,在变老。
按我妈的说法,房子挂出去,一两个礼拜也没人来看,卖不动。
要换成在杭州挂房子,五分钟后就会有人打电话进来。
之前也说过,整个疫情,就是全国各大城市能力的一次集中展览。
疫情之后,人们会更向往那些有长期发展动能,政府廉洁高效,医疗资源好,企业活力强,高校科研能力大的城市。
杭州虽然不是一线,但是这些方面都有亮点。
关键是房价还不过分,从1万多到10几万都有供应,丰俭由人,普通老百姓也不会觉得可望不可及。
2019年,杭州人口增量55.4万,超越深圳成为第一。
把这三条细细想过,我觉得要是有检漏机会,我干嘛不考虑?
总的来说,我觉得买房跟结婚一样,没有最好的时机,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
【the end】
创作不易,喜欢的话请帮我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哦
上一篇:
中年人最美好的样子,就是傅首尔
写给未来白富美的人生解决方案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见小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