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鲍伊:五年》影评100字
《大卫·鲍伊:五年》是一部由Francis Whately执导,大卫·鲍伊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本也没太多期待,但实在是超出了预期太多太多。采访了好多录音乐手,大牌的,唱和声的,还有好多史料视频。
●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是不能给五星的,但是大卫鲍伊给一百星都不够。
●大卫鲍伊还演过象人
●4.0 紀錄片本身沒什麼好說的,但就衝著David Bowie這最特別的五年裡短短的資料片段就已經讓我看得很激動了...T T 帥一生
●Oh he's such a fake.
●要这样往死里夸么,俺老大还没死好么!BTW,学到了很多单词。包括erection 哈哈哈哈哈哈哈。
●1.只展现不评判。2.他模仿但他会融合。3.他有意识地让自己成为明星,之前在这个领域没人那么做,那是好莱坞领域的做法。4.究竟他是如伴唱Ava所认为的那样计算好了自己的每个形象,还是只是喜欢不断尝试?5.了解到名曲是如何诞生的,频起鸡皮疙瘩。6.为象人设计了一种声音。7.居然害羞地说自己不害羞。
《大卫·鲍伊:五年》影评(一):不好意思加入个特斯拉(٩(//̀Д/́/)۶)
两个宇宙男神:尼古拉·特斯拉|大卫·鲍伊。特斯拉1对女人不感兴趣只爱实验室机性恋还有就是喜欢动物终生未婚无子2疑似通古斯大爆炸始作俑者大手笔3长期被爱迪生欺负一次称体重被吃豆腐终于在展览会用交流电赢过直流电4好友马克·吐温在短篇小说称他为天使引路人5宣称月球是被造出来的人类被关在太阳系6预言未来女性主导社会结构类似蜂房7少年时期不断的清明梦白日梦快病死的一次看马克·吐温小说痊愈几乎不睡觉8放弃高额的发明专利收费9二战期间把资料同时卖给美苏10劝说投资商摩根不要乘坐泰坦尼克号成功。鲍爷1在致命魔术里演过特斯拉2对美人感兴趣双性恋变色龙雌雄同体3演过外星人唱过火星歌搁在火星救援真合衬4年轻时各种男男女女八卦演唱会上的禁忌挑逗动作5最适合演吸血鬼也确实演过千年血后6给很多电影配过乐。
《大卫·鲍伊:五年》影评(二):关键的五年
C良心出品,David Bowie旁白,看上去很散,其实衔接连贯非常好。最出彩的还是各位合作人员的回忆和专业音乐解读(终于明白life on Mars为什么听起来这么抓耳了吗,于是你又想去捡钢琴了,就是想想而已)。“最优秀的艺术家在于推陈出新,在于不仅仅做出突破,还能迅速改变”。“六十年代还有人说我太标新立异而无法成功”,事实上他是我见到的把个人革新与商业成功结合的最好的艺术家之一。虽然他不喜欢安迪沃霍尔,但他无疑学到了很多。又听到那首被他赋予个人重生,却带来推倒柏林墙力量的Heroes: We can be heroes. Just for one day. 有一个画面在纪录片中反复出现,他坐在一张长沙发上,在灰白的背景里白得透明。背后大玻璃窗后,人们在一个类似舞厅的大厅里来来往往,他凝视前方,思索着,而我在他眼睛里看到了整个世界。
《大卫·鲍伊:五年》影评(三):豆瓣处女影评给我宝了。。
1.5倍速看信息量太大得喘喘气儿理理思路。。想写的太多了短评写不下。才知道宝是用左手而且也喜欢枯山水?Bowie studied art, music, and design, including layout and typesetting演唱会海报自己画,mtv分镜自己画,太强了…… 第一次看他照片就觉得,怎么说,有点恐怖,那种眼神,尤其是老了以后,特别犀利,绝对清楚自己的目标,能够操纵一切。很难说变色龙式的风格是他的有意为之还是只是喜新厌旧,早年他的眼神迷乱多一点,之后就是犀利更多,反正就定好一个idea之后就朝着那个方向去。之前看完波米还在想为啥大宝不组乐队(虽然少年时期加过几个)看完这部片觉得他就是只需要在合适时间利用对的人实现自己的想法就行了,真正的天才就是这样,他的作品不是磨出来的。片子拍的还行,字幕挺差的,中文字幕已经很差了英文字幕还有错译,看来以后还得看饭制的字幕。。宝说话声音太性感了有几段他特美特可爱特傲娇,明人不说暗话想操。总体来说不喜他young americans时期很蠢,地下丝绒时期最雌雄同体,橘子头时期也挺美的。片头一开始一个采访他就表示拒绝Rock n roll的贴标签,觉得宝是无法定义的,他的操纵能力使得音乐人这个角色(姑且如此定义)只是很多个选择中随便选的一个,他和Nick Drake简直可以组个绝佳反义词组。。后者更像音乐的殉道者。。写不下去了,总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抗拒得住,弱者为他倾醉,强者感到英雄相惜吧。我只觉得他像毒药。
《大卫·鲍伊:五年》影评(四):二刷,个人摘
[关于音乐和创新]
I’m fairly a good social observer, and I think that I encapsulate areas may be every year or so. I’m trying to stamp that down somewhere, the quintessence of that year.
I’d found my character. One man against the world. It really reverberated in my mind.
The minute you know you're on safe ground, you're dead.
[关于雌雄同体]
Ziggy was the kind of mythological priest figure.And I only say that in retrospect cos I didn't quite know what he was then, but it does occur to me now that the androgyny of some of the tribal priests throughout history have been transvestite in nature. I only know this because I read Camille Paglia on the subject.
[关于毒品]
The thing that was most exciting about it all is that I found that without drugs I was still writing very well. You know, and that was probably the most rejuvenating aspects of it all is that you don’t need to get stoned out of your guard to write well, you know? I think that was an incredibly important period for me.
[英文表达]
I was tumbling over myself with ideas.
honed in on
ihilistic 无政府主义的
《大卫·鲍伊:五年》影评(五):跟着老大学想红 yesfire!
这是“yolee想红研究会所第一节学习探讨课”,来让我们从大胃暴衣同学开刀入手。
这个纪录片讲的是暴衣爆发的这段时间(1970s-1980s),从中摘取了5年,顺便搭便车了红歌five years,浓缩起来呢,就是暴衣如何红起来乃至震名全宇宙的整个过程。
用片子里面的说法,是在经营一个brand,那个时期大概正式开始计算自己形象问题的,一步一步去落实,就是暴衣同学了。
从cult star到mainscreen,一路走来,暴衣同学拥有这样几个制胜点,我作为一个未来炒作手这样归结到:
1.惊人美貌且从小自知,有才又多面。确保他想红的时候有能力,暴衣同学精通的乐器包罗万象,而且他对于知识极其渴求,有段时间他说他看到什么都拿来阅读,不管什么流派都进行吸收,这全部的全部,对于他的70s爆发有着不可磨灭的助燃力,可以看出后来的歌曲受到很多人的影响,由此可见功底之深厚,绝对不是临时抱佛脚或者草草了解背景知识就可以得到的,这是通过系统而勤奋的学习和不断尝试获取的。借助美貌可以让有价值的人们帮助自己。这是善于整合资源的优秀案例。
2.放低自己,随时准备学习。OK,如果你硬要说那是剽窃也没问题,但是为什么你个原创没红,暴衣同学却红了呢?这一方面和撞衫一样,和穿的人有关系,一个人撞衫不要紧,要紧的是后面来的对方穿的比你好看比你潇洒,这就是大问题了。这里有个段子,说“千万不要在暴衣同学面前show off你的新靴子,因为隔天就穿在他脚上了,而且他还有本事穿的比你好看好几个level”,所以,说明了如上问题。另外一个方面,暴衣同学并不是完整的复制,他是经过自己消化再吐出的,绝对附着浓重的暴衣影子,所以无论他和谁合作,他被什么东西影响,但是最后出来的东西,绝对就是他的作品。
这种呢,你说他投机倒把,你说他见风使舵,你说他变色龙,都没问题,唯一能看出来的,就是暴衣同学够聪明,他知道坚持不变和时刻想着改变一样重要,就看怎么结合怎么调整百分比了。
3.戴面具。暴衣同学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除了他的作品他的狂野做派(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和他的容颜气质,就是他的面具。
他到底有多少面具?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一个天生的明星,他会为自己准备rock star的早餐,他生活中的一切做派都将是growing的star感觉,因为这就是他渴望成为的样子。
那真实的样子呢?
我觉得也许除去一切伪装,所有的,故意的和不在意的。真的暴衣同学,也许是空的,是隐形的。他更像是一个空的容器,装的下任何东西,伪装成任何人都很像,乃至他一直在假扮自己。
一个摩羯座,疯狂的工作(扮演他人),努力地给自己添加价值,吸收精华,转而展现在外在,是不是有可能,他其实除了面具,低下是空气。
所以,一个star,是一块海绵是一个空容器,我一直这样觉得。是一块可以被塑造的材料。随时和生活保持着jam。三观不稳定,变来变去。但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一天24小时和面具为伍,乃至早已忘记了曾经戴上的面具。(貌似和暴衣自己演的一出短剧有点像,他是不是自己也意识到了呢?只是他的解决方式,是不断换面具,而不是摘下他们),maybe kurt cobain选择的就是摘下面具(bang了自己)。
4.保持神秘感。一个star最要不得是什么,就是一眼被看穿(参照第3条面具理论)但是如何维持逼格足够高的神秘感,是个很大的问题,尤其在现在咨询这么发达的网络时代,你要每天学习很多很多新东西才能在高逼格中屹立不到。
看看暴衣同学如何做的呢,一方面,他尽量少说话,或者罗嗦起来就语焉不详或者用词高深,但是这个需要人够帅才行,不然一个丑逼谁高兴听你在说什么,这方面bob dylan也做的很好;另一方面,少露面,这个暴衣同学在老年时代变本加厉,每天都躲在家里不出来,倒垃圾也不干,生怕被门外痴汉生吞活剥了吧。年轻的时候呢,他也少曝光,他每次给一点给一点,好似毒贩卖白粉,能少给你就少给你,这样缺斤少两的结果就是,你日渐加强了对他的依赖。(不晓得这是不是在毒贩和二道贩子那里学来的独门密学)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你就从“有好感”变为“宝爷粉丝会终生荣誉会员”了哟,各方面受影响简直难以挣脱(鄙人就是的QAQ,暴衣老大求放过!让我停止幻想自己就是china girl吧!求你了!)
5.顺应潮流,乃至超越后创造潮流。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躺在过去的荣耀上睡大觉,当然了这得首先你有过去得荣耀可以睡哦!其中暴衣同学在berlin的时期,是人生低谷,离婚,团队解散,自己沉迷毒瘾。三张专辑,从《low》《heroes》《lodger》是他的一次救赎之旅,他个人的解读是“哎哟,不错哦,除了毒品我也可以写出好作品我好吊哦!”于是信心重燃,怒写赞歌。当然整个人的状态也从low变到慢慢好,最后到《lets dance》的时候已经是谈笑风生,不再需要药物了。
当然,我要讲的绝不是励志故事和心灵鸡汤。是暴衣同学对新东西的触觉太敏锐。他看到了德国的KrautRock兴起,他没有抗拒,而是觉得新鲜有趣,于是找来了大量合成器和KrautRock的代表人物,大家交朋友(互相利用),制作了专辑《low》,本来是《坠入地球的男人》的原声带,但是貌似泰国怪异没有被采纳,于是变成专辑发售,但是,大家从这张当时完全不一样的专辑中被震惊了,holly shit!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哎哟妈呀是不是未来趋势?我是不是应该也fo一fo!fuck!这样的想法大概不绝于耳吧。但是暴衣同学唯一确保的事情是,所有的作品都是bowie感觉的,而不是eno,虽然有他参与的大功劳。
6.就是承接上面的,保持个人的DNA。暴衣同学的作品,风格各异,散落各地,但是唯一一个共同的,就是bowie DNA,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大概和人格魅力之类的东西一样,玄玄的无法被道破,唯有意会了。好比《life on mars》如果是大家一定是xxx走势的旋律,在暴衣同学的手里却一定是持续上扬的高跟猛进,带着一种孤傲的歌剧感觉。这种不寻常的做派,被写进了bowie DNA中,说也奇怪,虽然他常常背道而行之,但是往往一点也不难听,往往还要比“通常”好听很多。这大概是天生审美的关系。
当然啦,一个人能红,少不了老天的帮忙。或先天关照,或后天保佑。大家努力祈祷吧。
最后,用暴衣同学自己的原话总结“I've always found that i collect, I am a collector and I've always just seemed to collect personalities,ideas” 或者另外的, "I am a story teller I love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