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做枚绿叶又何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做枚绿叶又何妨

2020-05-09 08:37:03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做枚绿叶又何妨

  平凡如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身边花儿怒放,虽打心底羡慕们那绽放枝头艳丽,但深深明白自己只是一片绿叶,无论如何也开不出绚烂花朵,那就做枚幸福的绿叶吧!春来了护花,夏来了葱荣,秋来了枯萎,冬来了化泥。从从容容的走过春夏秋冬平平淡淡的看花开花落。只用或浓或淡的绿来诠释生命热爱

  我出生在舞阳最偏西的一个村子里。在我的记忆里,童年生活虽然称不上很快乐,但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小时候里穷,而我是家中的老大,于是小小年纪的我就学会了洗衣做饭,帮父母干活,最清楚的记忆是,每天晚饭做好后,就带着弟弟妹妹坐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下等着去地里干活的母亲回来。而我也总是不明,为什么劳累一天的母亲回来看到老槐树下三个挤在一起睡着了我们时,为什么总是偷偷抹眼泪。那个时候,父母在我的中,都是我最佩服的人,佩服母亲的坚强能干,佩服父亲聪明,什么难题到了他那里,都会迎刃而解,佩服他的巧手,什么东西看下就会做,家里的小桌子,小凳子篮子什么的,甚至我的小床,都是父亲做的,而我,在父亲外出打工时候,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母亲的帮手。或许是生活磨砺,造就了我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性格

  小学生活是轻松的,而每天中午于我来说则是最快乐时光,那个时候评书让我着迷:《三侠五义》、《侠五义》、《岳飞传》、《杨家将》、《大西唐演义》……《隋唐演义》……不过最让我恨的牙痒痒的就是,每次听到最精彩的时候,就要来一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那个心急,那个无奈,恨不得抱着收音机去上学,而第二天,一准会早早的等着,要是哪一天有什么事情没听到,有时候会懊悔好几天呢。听书的另一点好处是,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本繁体字的《隋唐演义》,竟然半看半充的读完了,和心中所记情节对照,竟也认识了一些繁体字(意外之喜了)不过现在估计完了吧。

  小学初中,在我的印象里,好像没有童话影子,一来是我们穷乡僻壤的没有书店,二来即使有,估计也没钱买来看的,我的童话,竟然是和儿子一起读的,《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后来还有儿子绘本。这一课,我是和儿子一起上的,与儿子一起畅游在通话的世界里,也别有一番滋味,也算是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童心吧。初中时候的我,最喜欢的是语文,最不喜欢的是我的语文老师,不喜欢的原因简单,只是因为我是中途转到新的班级,好巧不巧第一次语文考试,和另一个美丽女孩子一起得了个第一名。于是语文老师就问我,是不是抄她的。许是这样,从此以后,再没那么喜欢语文。而在自己的性格里,无形中似乎多了些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也以此为戒,在自己为人师之后,绝不步之后尘。

  93年,我,踏进了师范的大门,从没走出乡村的我,第一次坐那么远的车,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的校园,而最吸引我的,还是学校的图书楼,借书的时候是最兴奋的。每到周末,在别人逛街的时候,我把自己埋在图书馆里,静静地读自己的书,《平凡的世界》好像是那时候读的第一本书,在心中唏嘘不已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叹作者的文笔。或者借了书抱回宿舍,如饥似渴的读。也就在那个时候,囫囵吞枣的看了《红与黑》、《羊脂球》、《乱世佳人》、《简》、《基督山伯爵》、《飘》、《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装在套子里的人》、《茶花女》、《呼啸山庄》等名著。看过了只是看过了,大多转眼也就成了过眼烟云,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是简爱,那个一贫如洗,长相平庸,默默无闻的简·爱,她以她独立的人格,独有的个性,独特的魅力,让我深深的折服,她教会了我坚强的面对一切。还有一个就是马蒂尔德,真的要感谢她,是她让我看到了诚实坚毅的魅力,也是她让我知道,幸福与否,不在于有没有华丽的衣物首饰,只在于自己内心的感受。

  作为女孩子的我,也痴迷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曾梦想,自己是个琴心剑胆,侠骨柔肠的侠女,仗剑走天涯。可惜只是梦想。后来看到三毛的书,一时成为最爱,《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闹学记》……心也随着她去远行。那个时候,还读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言两拍》等,好像琼瑶的书籍时也看了不少。四大名著也是此时读的吧。好像苏童的书也没少看,但也只记得那些懵懂的少年,一些萌动的青春的故事了。其他的好像记不得了。也喜欢诗歌,汪国真的,席慕容的,自己也认认真真抄写过喜欢的诗歌,精美的设计,工整的字体,有时候自己也“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写下一些现在看来有些无病呻吟的语句。

  师范三年,还真说不出自己学到了些什么,96年师范毕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教学,远离县城,交通闭塞,那一段时间,不曾记得自己都读了什么书。唯一的收获是,在这几年里,函授大专,本科。现在想来,那人生最美的年华就这么悄然而去,回首时已是枉然。

  08年,应该是自己工作的一个转折吧,买了电脑,忽然觉得世界在自己的面前一下子多彩起来,知道了自己的浅薄,还是一次听报告时候,知道了教育论坛,于是那个时候开始读书,并记录自己生活,教学的点点滴滴。没事时候把自己丢在网上,那段时间,先后读了毕淑敏的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紫色人形》,散文集好像看完了,但是现在能记多少,真不知道了。张晓风的散文,张爱玲的小说也是找来就读,由一篇《心田上的百合花》让我认识了林清玄,继而找了他的《心若菩提》、《情若菩提》仔细的品味。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借我一生》等也看了,只可惜现在只是记住了书名。

  自己喜欢读书,也喜欢在课堂上给学生推荐,曾经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文章打出来念给学生听。也曾经给学生读张晓风、毕淑敏的散文,喜欢那些文字,也希望我的学生喜欢。对宋词的喜欢也是那个时候吧,一本厚厚的书,反复的翻看,背诵,也做些批注,于是,在上课时候,在讲到宋词的时候,自己也就把这份喜爱传递给了我的学生,于是,有时候我们的课前演讲,就会有学生把宋词抄下来,我们会一起背诵,那段时间是快乐的,而这些背诵也让我的学生们喜欢上了宋词,在他们的文章中,也有了些诗的韵味。

  接触教育类的书籍,也是在这个时候。或是别人的介绍,或是看了别人的帖子中提到的,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知道,班主任可以这样的管理,也可以如此的轻松。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让我觉得,做老师,做语文老师,做班主任是幸福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些名家的书让我深深知道了自己的浅薄,可想改变自己又谈何容易,就这么摇摆不定时,几年的时光又是匆匆而过。

  这个时候,为了孩子,也读了《好妈妈胜过一所好学校》、《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等书籍。还读了些绘本,只是希望在给儿子推荐的时候,能有所了解,还有一些儿子喜欢,学生也喜欢的西顿动物小说,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不过这些,我家儿子读的倒是比我多呢。后来和我的学生一起写随笔,一起写班级日志,前几天还看到08年我们一起记录的班级日志,看着那些有些发黄的纸,有些模糊的字迹,想着他们的模样,满心的感动。

  看别人的文字,但对于自己来说,没了外来的压力,自己的内驱力也就没了,那段时间,疏懒很多,每次打开电脑,也只是匆匆浏览,翻看别人的精彩。

  今年,参加了我们县教研室组织的“反思型教师”,给自己压力的同时也有了动力,于是重新点燃自己的梦想。《第56号教室》、《用生命润泽生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今天怎样做教科研》、《中国教育史》、《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下子拥有了这么多的好书,真让自己欣喜了很久,捧着它们,只希望借助阅读,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一个学生喜欢、自己满意的语文老师。

  虽然知道自己起点不高,没有好的基础,但只要静下心来,慢慢读书,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优培小组就如一个五彩的花园,这里繁花似锦里,我在欣赏着,惊羡着花儿美艳的同时,也

  全然了解,花有花的灿烂,那叶也自有叶的风采,做枚绿叶又何妨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做枚绿叶又何妨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