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的乡村教育英语
说起英语,作为一门外国的语言,与我们乡村之间横亘着何止是千山万水。然而,在乡村教育中,英语却与乡村孩子的命运紧紧地绑架在了一起。
这几年来,特别是自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以来,我们乡村英语教育的薄弱日益凸显,越来越成为了刻在我们乡村孩子心上的一道硬伤。具体表现在成绩上,就是英语考试分数之低,令人汗颜。就拿我们最近一次的期中考试来说吧,我们三个级部每班前三十名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都在30分上下徘徊。具体情况是,初一级部均分31分,初二级部均分30分,初三级部算的是前20名,均分只有33分。可别小看就是这个数字,如果与周边学校相比,还算不错呢,依照我们学校教师考试成绩量化办法,我们的英语老师平均比值全部过“1”,也就是中等偏上,真是可喜可贺。
曾几何时,我的初中时光也是在乡村中学度过的,abc也是从初中开始学习的。那时,教我的英语老师一律都是民师,根本就谈不上什么专业。曾一度教过我,我们村上的那位英语老师就是本家叔。据父亲说,他只有初中文化,教英语也是勉为其难,现学现卖,老师读什么我们就跟着读什么,反正英语好糊弄,即使读错了我们也没地方去校正。只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我们初中老师教过的一些单词有不少读音有误。然而,那时的英语成绩,竟出人意料地好。绝大部分学生的分数都在及格以上。当时,我的英语在班里不算很好,可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的成绩却一直保持在七八十分以上。我想,也许就是因为我的英语没有落下,才使我一举考上了县重点高中,赢得了改变命运的契机,以致于我今天才有机会站在这三尺讲台之上。
与过去相比,我们乡村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都有了较大改观,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在我们乡村中学,就有不少英语老师都是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其业务能力不容置疑。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学生的英语成绩却大不如以前,一落千丈。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我们英语课程的下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然而,同是英语下放到了小学,城市孩子在英语方面的成绩却远远优于乡村孩子。就拿我们学校王老师的孩子来说,他从小就在城里学校上学,如今已经上初一了。前段期中考试,与我们乡村学校用的是同一套试题,结果考了76分,这使身为学校英语老师的王老师很是生气。他说,孩子这个分数在班里仅属于中等水平,不少学生的英语成绩都在90以上。我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据我所知,在我们乡村学校这次期中考试中,整个初一级部,240多个学生中,及格者如晨星,只有三五个,其中最高分仅为74,大部分学生的分数都在三四十分,甚至在二三十之间。
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乡村英语成绩如此之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几年来英语课程由原来的初一下放到了小学三年级,而我们乡村小学又普遍欠缺英语专业教师,这必然造成小学英语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小学生到毕业英语基础近乎为“0”。等到了初中,英语学习一切还要从“0”开始,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分数低也就在所难免了。
那么,在这分数悬殊的背后,又掩盖着什么呢?
显而易见,小而言之,是升学;大而言之,是命运。我们知道,中考招生是“公平”的,既不因为城市孩子英语素质高,试题就难;也不因为乡村孩子英语基础差,试题就易,它对城乡孩子不偏不倚,一视同仁。这样,结果就可想而知,城市孩子的英语成绩高,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乡村孩子英语成绩低,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就现阶段来说,考不上重点高中,就等于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不上重点大学就等于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是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如此恶性循环,我们乡村孩子出路又在哪里呢?
换句话说,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英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真的就如此重要吗?难道非得把英语教学提前到小学三年级,甚至是一年级吗?我看也未必。如果是从语言学习的最佳期来说,还可以理解。但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简直就是不可理喻。有的孩子连母语还学不好,却非要逼着他去学与他生活毫无关联的英语,我们是不是想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翻译家或者是外交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长大后都能走出国门?如果不是的话,这种做法要不是崇洋媚外,看着人家的月亮比我们自家的圆,肯定就是疯了。
可喜的是,在一些清醒人士的大力呼吁下,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今年,上级已经发文说中考取消英语听力考试,相应地,英语分数由120降至100。另据悉,2014年高考亦取消听力考试。
这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我们乡村孩子。
乡村英语教育,真的伤不起。